分享

武汉大学万献初教授《周易讲辞》:屯卦

 中孚nsrjcpy5jt 2024-05-12 发布于北京

万献初解字讲《周易》之“屯卦”:万事开头难,功到自然成

作者简介

万献初,武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字研究所所长、明伦书院国学顾问等。

万老师是当代中国最顶级的文字学专家,章(太炎)黄(侃)学派嫡系传人。受聘于明伦书院、乾元国学、华夏儒商国学院等多家传统文化机构,用“解字讲经”方法讲授《说文解字》、《千字文》、“四书”、“五经”、诗文讲析等小学与经学课程。任《辞源》第三版分主编,《中华大典·语言文字典》编委、《中华大典·音韵分典》副主编、主持编撰完成“近代音总部”,著有《古代汉语》、《音韵学要略》、《汉语构词论》等。

屯卦(水雷屯)

1、水雷屯,水(坎)在上,雷(震)在下,坎为止为陷,欲动而受阻。雷电多在云层内或云与山头树木相接处屯聚而发生。如果雷电屯聚于水(积雨云)中,受阻而蓄势,便难以发生,所谓“屯然而难”也。

2、 屯,(甲二八一五),(后上一五·一二),(颂鼎),(克钟),《说文》:“屯,难也。象草木之初生,屯然而难。从屮贯一,一,地也。尾曲。《易》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广韵》陟纶切,知母谆韵平声,今读zhūn,为卦名;又《广韵》徒浑切,定母魂韵平声,今读tún,为屯聚义。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屯,张伦反,难也,盈也”。又“屯,聚也”,《楚辞·离骚》“屯余车其千乘兮”。甲骨卜辞用于人名、地名,邨(屯—邨、村);旾(旾-春),古春字。春天,草木发芽,芽头(屮)突破地土(一)往外长出,为艰难屯生之象,有屯生、屯聚、屯难等词义。

2、犹如屮穿地而生,万事开头难。然新生力量的发生成长虽困难重重,但终究会长出,且生机勃勃。屯卦毅然拒斥野蛮,屯生全新的社会力量,是关于周族初期社会特征的探讨。

屯,zhūn: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1、遇此筮在大享祀之时,周迁岐山新建邦国,下震动而遇上坎陷,开初自然会遇到种种困难。然当有决心,建立稳固定居的侯国,屯聚定居,不再是居无定所的游牧部落了。

2、利贞,利建候 。有攸往,有所往。 建,,《说文》“建,立朝律也”,手执笔(聿)写下当行(辵)之道路,意谓建立法度。周定居岐山后,广建族类,封于各地,为君王之斥候,各治封邑,定期汇报,形成纵横交织的分权治理关系。《周易》“利建侯”凡三见。豫卦“利建侯行师”,乃文王受封为西伯,专征伐之事。屯卦卦辞与初爻“利建侯”,是指周初迁岐山建立邦国,分封部族诸侯之事。

3、《序卦》:“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乾坤二卦论天地之后,万物开始出现、初生。屯卦象征万物开始出生的“万事开头难”阶段。

4、下震为雷为威而有君象,二三四爻互坤为国为众,初爻至五爻交互为小颐卦,合起来为立君以善养民之象,故占曰“利建侯”。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mèi),宜建侯而不宁。

坎为水为坎陷,震为足为行动,行动受止于坎陷,有回旋难进之象。阴阳二气开始交流,行动(震)于困难(坎)之中,经历练而能成就大事。大雷雨能够布满大地,在蒙昧草创时期,利于建功立业而不懈努力进取。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云,水在天未下雨为积雨云。经,经营;纶,筹划。君子要未雨绸缪而化解困难。《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初九:磐桓(huán),利居贞,利建侯。

《象》曰:虽磐桓,志行正也。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1、初九是主爻,为内震之主动力。震为动,总要有所作为,其初九正是发力所在也是本爻的“志行”所在。所行合下民利益,自然

大得民心。

2、 磐,《说文》:“磐,大石也。” 桓,“桓,亭郵表也。”《檀弓》:“四植谓之桓。”建于邮亭、宫门之前,观测日影以正方位的木柱。“桓”又称“和表”或“华表”。 居(凥 ),,,人(尸)处几(几)上,有居处、居住义。初九阳爻在下,上面有三阴爻互坤为民众,众人支持我,故利安居,利建侯。

3、《史记·周本纪》:古公自豳迁岐,“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民皆歌乐之。”或曰:下一阳爻象地平,上互坤象两桓表矗立于门阙,为古公亶父立桓表而定居岐山之象。

六二:屯如邅(zhān)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象》曰:六二之难(nán),乘刚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1、“ 屯如”至“婚媾”,为象辞。 邅,《集韵》:“邅,屯邅,难行不进貌。”亶, ,仓廪多谷,有实、笃厚义。 乘,,人登上树顶,有登乘、乘势义。 班,,分玉,有班分、整齐义。 寇,,手持器(攴)入室(宀)抢劫杀人(元)。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占辞。“十”有两说:一是十为数之终,只要坚持到底,总会归于正常;二是十为坤之数,六二在互坤之中。字,“乳也”,在房中(宀)产子(子),有妊娠、生子、抚养、教育等词义。这里“字”指出嫁,《正字通》“字,女子许嫁曰字”。《礼记·曲礼》:“男子二十冠而字,父前子名,君前臣名。女子许嫁,笄而字。”

2、上卦坎为水,三四五爻互艮为山,六二在大山大水阻隔之下,马车团团转而走不动。震为雷,互坤为地,雷电在地,有屯聚之象。震为动,艮为止,欲动而止象。震为善鸣之马,互艮为门阙,列马于门前不能进之象。六二爻变下卦为兑为缺失,上坎为盗寇,非盗寇之象。下震为长男,六二爻变为兑为少女,有求婚媾之象。

3、或曰:六二爻变为兑为少女,互艮为门阙,少女在室中之家;下震为长男,求婚于门外之象。少女不愿嫁中年男子,找借口筮占,得互坤数十,谓“十年不字”,拒绝求婚。表明女方已有一定的自主选择,当是掠夺婚向求取婚的过渡,即戎狄风俗向文明风俗的过度期。六二为互兑少女,不屈从强行掠夺的初九,而等待坎陷中的九五,中隔互坤之数为十,故谓“十年乃字”。

4、周初定居建侯,创建新的社会秩序,困难重重。下层婚俗的改变,由掠夺婚向求取婚过度,是向落后婚俗宣战的“反常”行为,尽管艰难,但代表文明与进步,必得坚持。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君子几(jī),不如舍(shě)。往吝。

《象》曰:即鹿无虞,以从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穷也。

1、 即鹿无虞,惟入于林,象辞。震为雷为惊走为鹿,所以说“即鹿”。 即,,“即食也”,人到食盒旁吃饭,有就席、靠近、跟随、即将等词义,此处为追逐义。 鹿,谐音禄,暗喻官位。 虞,,《说文》“虞,騶虞也,白虎黑文,尾长于身,仁兽,食自死亡肉。从虍吴声。”或谓象戴虎头张口大喊之形,有猜料、备戒、忧虑、侯望、欺诈等义。“虞”为西周官名,管山泽之官,即管林官。《尚书·尧典》孔传:“虞,掌山泽之官。”林,三四五爻互艮为山林。君子几(jī),不如舍(shě),往吝,教诫之辞。几,“几,微也”,幽微的迹象。

吝,“吝,恨惜也”,有咎,《系辞》上“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吝”作断辞时,一般用于对较小损失或德行失误的价值评判。

2、君子狩猎逐鹿于山林,如无虞人引导,应当见几而止,不可深入丛林,以免遭灾害。在建立管理制度的初期,狩猎者当服从林官(虞)的指引,不可随意深入,危害自身。已经有重视专门管理的意识。

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象》曰:求而往,明也。

1、六四爻变,上卦为兑为少女,三四五互艮为少男。二体交互为咸,少男少女互相感悦,为相爱而求婚媾之象。六二长男来求婚遭少女拒绝,六四少男来求婚则得少女允许,故占吉利。

2、六四当位,上承刚辅助九五,下与初九正应,少男求少女婚配,无所不利。六四爻变为随卦,随顺时机,看清明朗趋势,往行而有结果。

3、周初提倡配偶年龄相当,不赞成老夫少妻,以保证所生子女的质量,正是婚姻观的进步。

跟着万献初老师游学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1、 屯其膏,屯积肉食,此处屯(tún)为屯积义。 膏,,“膏,肥也。从肉高声”,有油脂、肥、甘美、恩泽等义。小贞,一般性问题的卜筮。大贞,祭祀、会盟、建国、用兵等大事的卜筮。

2、九五因在坎、屯里面,在大水坎陷之中,虽正应六二,也为小吉,若对应全卦就更难了,效果显不出来。上坎为水,有油膏之象。九五一阳处众阴之中,为屯卦之主。“尔俸尔禄,民脂民膏”,陷于坎中,九五所聚资源用来做小事可以,做大事尚难行。爻变为复卦,当培元固本,综合发展。弃近利,图远功。

3、九五为族长或首领,把肥美肉食屯聚起来,平常作储备是可以的。举行大祭时,如不让众人分享美食,引起愤怒,就会招致凶危了。创业之初,“屯”与“施”关系要处理好,恩泽不普施与下,会带来大麻烦。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1、泣血,阴爻本无动力,靠底下的车马来帮忙。坎为加忧为水为血,坎卦即是血卦,水与血通,哭得血泪涟涟,何以能长久。涟,《广韵》“涟,涟漪,风动水貌”。

2、上六爻变为巽为长女,下震为车马,被掠夺婚的女子居车上,自然血泪涟涟,正是对当时掠夺婚的描述。

3、上六本无动力,又无协助,长期屯聚蓄势,终受泪血之伤,不益反损。周初建侯立国,去蒙昧趋文明是主要目的。应当调整心态,擦干眼泪,进入文明启蒙。

小结:

屯卦,描述周迁岐始作之难,拒绝野蛮而趋向文明,前进的脚步艰难而坚定。周初由豳迁岐后,氏族血缘聚居的共同体正在向个体家庭公社艰难过渡。史载“太王迁岐,民束脩奔而从之者三千乘”。周止于岐下,有“及他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于是按四井为邑的井田制“邑别居之”,是为“利建侯”。

屯卦选取几件典型的事作为“始作之难”的例证。利居贞,建立酋邦制;婚媾方式变革,由戎狄掠夺婚过渡到求娶婚,虽有余悸,仍在实行,且主张配偶年龄对等以保证后代质量;狩猎如何保证安全,强调管林的合理性;屯聚财富备荒与施舍众人的适当掌握,注意凝聚民心。这些都在拒斥野蛮而趋向文明,虽艰难却大有可为。《诗·豳风·七月》所描述的的周族社会,还只是一种父系制的血缘关系的共同体,到岐山的屯卦时期,在大变革中探寻定居与定制,社会正在向文明的方向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