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逻辑的力量:把握逻辑与情感的相互作用,才能作出最明确的判断

 华民 2024-05-12 发布于吉林

思维导图

写在前面

听到《逻辑的力量》这个名字,你大概会想,这是一本讲逻辑思考、推理方法的工具书吧?

没错,这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之一。

但要是仅此而已的话,我不会推荐它。

因为这样的书实在太多了,如果再来一本,无非是重复逻辑的“三段论”、逻辑的“四定律”、怎么辨别逻辑谬误等方法和套路,不会有新的启发。

这是我们要尽量避免的。

那么这本书有什么新意呢?

简单地说,它不仅展示逻辑的力量,也强调逻辑的局限;

它认为要想正确运用逻辑的力量,必须知道逻辑的局限;

并且因为这种局限性,我们要把逻辑与情感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这么说好像有点空泛,咱们来看两个例子。

打个比方,有一家两口子吵架。

妻子说:“你从来不打扫房间!”

丈夫说:“你胡说!上个月我就打扫过!”

妻子又说:“你总是把厨房弄得一团糟!”

丈夫又说:“我刚去厨房倒了一盆水,你去看厨房是一团糟吗?”

我们站在旁观的角度看,多半是这位妻子的说法有漏洞,而丈夫说的是实情。

但是这位丈夫的回应合适吗?

它有助于解决问题吗?

显然不。

因为它仅仅追求事实与逻辑的准确,而忽略了对方的情绪和感受。

再打个比方,现代社会通常认为,宽容不同的文化,是社会进步的象征。

但问题是,如果某种文化不主张宽容,而是倾向专制,社会是否要宽容这种“不宽容文化”呢?

我们无论说是或不是,都会陷入矛盾的困境。

这就是悖论。

因为悖论,人们很多时候无法靠逻辑作出明确的判断,只能靠经验或直觉来作选择。

可见,逻辑是有局限的。

而这本书的特点是正视逻辑的局限性,告诉我们如何更好地运用逻辑。

封面

本文共计7963字

阅读时长约24min

逻辑的力量

这本书的作者郑乐隽,是一位在英国长大的女性华裔数学家。

她曾在剑桥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尼斯大学任教,并花大量时间从事科普写作,还入选了英国《卫报》评选的“科学与自然”类新锐作家排行榜。

是一位爱好广泛、关注社会问题的优秀跨界学者。

郑乐隽

她写这本书,有一定的社会针对性。要知道在所谓的“后真相”时代,舆论越来越受人们情感和信仰的影响,而事实显得没那么重要。

网络上充满各种冷嘲热讽和人身攻击,为了吸引眼球,“标题党”耸人听闻,极端的观点大行其道。

让人不禁担忧:

社会是否丧失了理智?

逻辑是否走向了没落?

人们的观点是否注定要极端分裂、远离共识?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通过本书来重申逻辑的重要性,也提醒人们正视它的局限性。

她在书中分析了性别歧视、种族主义、虚假新闻等社会问题,同时指出,逻辑不能解决这些问题,但能理清讨论问题的思路。

并且逻辑与情感不是敌人,我们应该用情感支撑逻辑,用逻辑理解情感,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在真实社会中有效地使用逻辑。

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理解这本书:

第一,为什么说逻辑很重要,逻辑运用的重点是什么;

第二,为什么说逻辑有局限,它的局限表现在哪些地方;

第三,为什么说逻辑和情感是互补的,怎么把它们结合起来解决问题。

希望听完之后,你能看清逻辑的作用和局限,并且在真实世界里有效地运用逻辑。

逻辑运用的重点

首先我们来看,逻辑为什么很重要,以及逻辑运用的重点是什么?

关于这一点,万维钢老师打过一个比方,他说:

逻辑有点像交通规则。

我们都知道,开车不能闯红灯,骑车要走马路两侧,过马路不应该横跨护栏等等。

要是没有交通规则,或者大家不守规则,交通就会堵塞,秩序就会混乱。

那么逻辑的基本规则是什么呢?

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逻辑四大定律: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关于它们的具体内容,在大多数基础读物中都能看到,这里不再展开。

总的来说,就是要求我们的思维和表达要有一致性,不能自相矛盾、模棱两可,要有前因后果。

否则,就会出现混乱不清、莫名其妙的状况。

有一本书叫《魔鬼逻辑学》,里边有这样一个场景。

假设你是一位老板,有个下属对你说:

“老板,我发现最近的原材料涨价了,但是包装纸没涨……刚才物流公司也打电话来说要提价,我又比较了其他几家的价格,发现他家不是最贵的……还有,我们的竞争对手也涨价了……但是幸好,我们的广告费花得比较多……”

这样的话,你听了是不是一头雾水?

但如果他这样说:

“老板,我认为咱们的产品应该涨价20%,而且要超过竞争对手。

因为第一,最近原材料都涨价了,物流成本也上涨了;

第二,竞争对手全都上涨了10%~20%,我们应该跟进;

第三,因为广告费超标,我们还应该留出广告费的空间……”

这样的话,你才知道他要说什么。

这就是逻辑是否清晰的差别。

逻辑第1作用

除了清晰表达思想,逻辑还能帮人们取得共识。

因为逻辑推理有一定的规则,对谁都一样。

如果两个人对一件事有争议,可以把各自的逻辑摆出来,看分歧到底在哪儿,努力寻求共识。

比如,两个人对房地产税的意见不一致,可能是对是否应该收房地产税有分歧,也可能是对收房地产税的具体方式有分歧。

这两种分歧不一样,讨论的重点也不一样。

当然,很多交流之所以混乱,不是当事人不懂逻辑,而是有的人有意无意地违反逻辑。

就像大家都知道交通规则,但经常有人为了省事而违反交规一样。

这是我们要注意的第一点。

逻辑的第二个重要性,是它能举一反三,由已知的东西推出未知的东西。

逻辑第2作用

这些新知识因为经过了逻辑推导,是值得信赖的。

关于这一点,经济学家张维迎曾说:

“我相信逻辑。比如说,有一个峡谷,所有的人都说过不去,那里是万丈深渊,但如果逻辑推论出那里应该有一座桥,我就会走过去。”

可见逻辑对学者来说是多么重要。

逻辑为什么值得信赖呢?

打个比方,你听这样一句话:

“人都是要死的;秦始皇是人;所以秦始皇也会死。”

这个句子是无懈可击的,这个推理方法就叫“三段论”。

它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来的,也是逻辑思维的核心。

所以逻辑通常被定义为,构造有效论证的规则,或者叫必然推理的规则。

它是非常可靠的。

你可能会说,三段论的推理正确是正确,但听起来好像是正确的废话,没有什么新东西啊?

这话说对了一半。

逻辑推理不会增加新的信息,但是会增加新的见解。

比如,“人都是有感情的,所以军人也是有感情的”,这句话没有增加任何新的信息,但是展现了一个新的视角,让我们对事物的理解更丰富和全面。

更重要的是,因为世界上大多数事物或多或少都有一定联系,所以逻辑可以通过这些联系,推出一些我们未知的真相。

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

美国前财政部长保罗·奥尼尔,曾主持一项研究,要查明为什么美国婴儿的死亡率比欧洲国家更高。

他发现美国婴儿夭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产妇长期营养不良;

而在美国,这不是因为缺乏食物,而是年轻的母亲们缺乏营养知识,不注重饮食造成的;

而年轻的母亲们缺乏营养知识,是因为在高中或大学里的营养课程没有跟上。

由此产生一个惊人的推论:

如果改进美国学校里的师资和营养课程,将有助于减少美国婴儿的死亡率。

这就是在现实中通过一长串逻辑推理而得出重要结论的案例。

这样的推论告诉我们,逻辑不能让假的变成真的,但能揭示更多真相。

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如果你的推论每一步都由逻辑驱动,它们可能仅仅是某些定义的拆解,看起来平淡无奇,但是串联在一起,就会得出某些全新的结论,甚至构建出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

说到这一点,就不得不说几何这门学科的建立。

几何原本

众所周知,几何成为系统的学科源于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撰写的《几何原本》。

在这本书里,作者凭借5个基本设定和5条公理,推出了460多个命题。

他先是对基本问题作定义,从定义和公理出发,得到相关定理;

然后再定义更多的概念,用公理和定理推导出更多的定理;

这样不断循环,就构成了系统的几何知识大厦。

在这个过程中,以三段论为核心的形式逻辑,是从一个结论通向另一个结论的唯一通道。

所以,包括几何在内的数学跟逻辑密不可分。

数学的正确性,取决于公理的正确性和逻辑的严密性。

我们应该知道,数学是科学的核心,但数学和科学有所不同。

数学用的是逻辑,科学讲的是证据。

数学与科学

数学和科学的发展,是逻辑运用加实验观测的结果。

在自然科学中有很多重大发现,最初不是靠直接观测,而是由数学和逻辑推导出来的。

举个例子。

人类历史上最先研究自由落体的,是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

他提出:

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物体本身的重量决定的,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物体越轻,下落得越慢。

这种理论一直被认为是正确的。

但是到17世纪,伽利略发现了其中的逻辑问题。

他想: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假设有两块石头,大的重量为8,小的为4,那么大石头的下落速度是8,小石头的下落速度是4。

当两块石头被绑在一起下落的时候,大石头会被小石头的速度拖慢,它们的下落速度应该在4到8之间;

但是,两块绑在一起的石头,整体重量是12,下落速度应该大于8,这就跟前面的结论自相矛盾,说明它可能错的。

后来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两个重量不同的球从高处同时下落,结果是同时落地,由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类似的例子还有,血液循环论、现代原子论、黑洞、引力波等科学发现,最初都是建立在逻辑或数学推导上的假说,后来才被实验和观测所证实。

由此可见,逻辑在数学和科学的发展中至关重要。

它不仅让数学成为可能,又像黑暗中一束巨大的光源,照亮了科学前进的道路。

总之,逻辑是通过严密推理来论证事物关系的过程。

人们通过逻辑的一致性,能够清晰地表达,有效地沟通;

又通过逻辑的延展性,从已知信息获得更多的真相;

再借助它的洞察力,不断推动科学的发展。

这就是逻辑的重要性。

逻辑的局限性

那么,逻辑有没有局限性呢?

如果有的话,它的局限是什么呢?

作者的回答是肯定的,并且打了个比方。

她说:

自行车是一个很好的发明,但是当你发现自行车不能飞的时候,你会扔掉它吗?

不会。

你只要在使用时不超越它的极限就可以了。

比如在高速公路上或珠穆朗玛峰上骑自行车,都不太合适。

逻辑作为推理工具也有局限,但这不意味着逻辑是失败的,只意味着我们不应该把逻辑推到它的局限范围之外。

逻辑的局限之一,是:

逻辑有“极限”。

逻辑极限1

什么意思呢?

前面提到,逻辑是有效推理的规则,它本身没有起点。

换句话说,逻辑必须从某个前提开始,这是没法论证,又毋庸置疑的东西。

它在数学中叫公理,在生活中就是信念。

比如在平面几何中,“两点决定一条直线”就是一条公理;

而在生活中,“人人生而平等”就是一个信念。

在这些问题上,我们无法争辩对错,只能接受或不接受,否则逻辑无法开始。

反过来看,逻辑在这些问题上是无法追溯下去的,所以称之为极限。

这就是为什么遵守逻辑的人仍然可能产生分歧,因为逻辑的起点设定不同,结论也就不同。

这样你就知道,在观点交流中,有时候在某些节点上,我们只能停止追问和辩论,接受分歧的存在,否则永远不会有结果。

往往这个时候,就不得不求助逻辑之外的东西来得出结论。

比如,在法庭上,就是听法官的或陪审团的;

在政治上,就看政治博弈的结果;

在市场上,就看消费者或投资者的选择;

等等。

逻辑的第二个局限,是:

逻辑含着自我否定的隐患。

逻辑局限2

前面我们讲到了逻辑的方法和守则,还有逻辑在生活与科学中的运用。

其实不管说到哪儿,逻辑最重要的是一致性,也就是不能自相矛盾。

我们不能在思维过程中认为某个事物既对又错,既是又非。

比如,我们不能说一个人既是死的又是活的,既是醒的又是睡的,既是饱的又是饿的等等。

这是讲逻辑的基本要求,也是定义逻辑规则的核心。

但是,人们在思想探索中发现了一种奇怪现象,对逻辑规则的核心构成了挑战,这就是悖论。

悖论的奇特之处在于,我们按照公认的逻辑推理方式,可以从中得出自相矛盾的结论。

它暴露了逻辑含有自我否定的陷阱。

关于这一点,历史上有很多哲学家、思想家做过深入研究,流传了不少著名悖论,包括这本书中提到的说谎者悖论、理发师悖论等等。

不过由于它们年代久远,和当代生活有隔膜,这里暂且不说。

这里要提到一本书,叫《无逻辑,无生活》,其中讲了一个贴近当代生活的故事,可以用来说明悖论是怎么回事。

话说有一家人,家里有两个孩子。

这天是四月一号愚人节,一大早哥哥就跟弟弟说:“弟弟,今天是愚人节,我要好好骗你一回,你要小心哦。”

弟弟一听,赶紧提高警惕,一整天都防着哥哥。

但是直到晚上快睡觉了,也没等到哥哥骗他。

他很生气地跑去对哥哥说:“你骗我,你没骗我。”哥哥听了哈哈直乐。

现在的问题是:

弟弟被骗了没有?

如果说他被骗了,那么哥哥对这件事早就打过招呼,说明他没有被骗;

如果说他没有被骗,那么哥哥说要骗他的话就是假的,说明他被骗了。

这时候无论你作任何判断,都会得出自相矛盾的结论。这就是悖论。

你可别小看这个故事,它的原理非常重要。

因为悖论会产生一种特殊效果,就是对命题的肯定会导致对命题的否定;

对命题的否定又会导致对命题的肯定。

这就触及了逻辑规则的核心,动摇了逻辑的根基。

直到今天,某些悖论仍然是认识论中的未解之谜。

生活中有些纠缠不清的判断,比如要不要宽容“不宽容文化”,对“适可而止”这件事该不该适可而止等等,就跟悖论有关。

它的存在提醒我们,要对逻辑的缺陷有清醒的认识,并且高度重视它。

逻辑的第三个局限,是:

理性的局限。

逻辑局限3

你可能知道,经济学中有一个基本假设,叫理性人假设。

就是说每个人都能通过理性思考和选择来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

而在理性思考和选择的过程中,逻辑推导无疑是核心。

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说,理性思维就是逻辑思维。

但在有些学者看来,理性思维是有局限的。

比如在紧急状况下,我们没有时间调用逻辑推理,只能靠本能反应来避免危险。

就像大街上突然冲出一辆汽车,或者听到身边传来爆炸声,我们不会进行逻辑分析,而是本能地进行躲避。

这时候讲逻辑是危险的。还有前面提到的例子,在夫妻吵架时,往往是一方要表达某种情绪,寻求心理安慰。

这时候另一方按照“一是一,二是二”的逻辑思维来分辨对错,结果可能适得其反,激化矛盾。

理性思维的另一个缺陷是,个人认为是理性的选择,可能对集体来说是不理性的。

比如在没有红绿灯的路口,大家开车都抢行,就会造成交通堵塞,结果谁也走不了;

比如在看演出的时候,一个人站起来能看得更清楚,但所有人站起来只会让大家同时受累;

再比如在应试教育中,一个人参加课外培训可以提高分数,所有人参加课外培训只会提高分数线。

这就是所谓的“内卷”。

它说明个体的理性选择可能导致对集体不利的结果,体现了逻辑的局限性。

总之,这本书认为,逻辑是重要而有用的思维工具,但它是有局限的。

首先是逻辑的起点我们无法用逻辑证明,因此难免有分歧;

其次是逻辑的运用可能隐藏着悖论,我们无法作出明确的判断;

再次是根据逻辑作出的选择,可能对我们自身不利。

因此,我们要谨慎、适当地运用逻辑。

逻辑与情感

那么怎么适当地运用逻辑呢?

这本书选取了一个角度,就是逻辑与情感的关系来说明。

它认为逻辑和情感看似对立,其实可以互补。我们应该用逻辑理解情感,用情感支撑逻辑。

这样才能清晰地思考,有效地沟通,更好地解决问题。

说到逻辑和情感的关系,当然首先要承认,它们有不一致的时候。

比如有时我们听说,某个熟悉而又年轻的人去世了,就会非常惊讶,在理智上知道是真的,但情感上无法接受。

再比如有时家里人生病了,想吃某些食物,但医生叮嘱不让吃,在情感上我们当然想让他吃,但出于理智还不能让他吃。

这就是逻辑与情感的矛盾。

另一方面,逻辑和情感也有一致之处。

比如我们喜欢一个人,就会想方设法对他好,从各个方面、用各种手段增加他的利益。

再比如我们通过理性分析,选择了一份工作,干的时间久了,也会对这份工作产生好感。

这是它们统一的地方。

这样看来,逻辑与情感就像两个集合,中间有交集,但各自又有区别。

作者建议,要尽量扩大它们的交集,充分发挥两者结合的优势;

要尽量避免非此即彼、偏执一端的选择。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人在逻辑世界里生活太久,跟其他人打交道会有困难;

而人在感情世界里生活太久,跟世界打交道会有困难。

金句摘录

比如,有些学究气很浓的人,看上去不懂人情世故,跟社会格格不入,就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其他人不会完全按逻辑来思考和做事,所以他跟别人对接不上。

反过来,那些沉浸在情感世界中,过于感性,缺乏逻辑训练的人,也会在真实世界里遇到麻烦,因为他们没有能力理解复杂世界的运行规律。

这两种极端我们都应该避免。

那么应该怎么把逻辑与情感结合起来,发挥它们的优势呢?

一方面,要用逻辑去理解情感。

或者说,要找出情感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要知道,情感不会说谎,如果你产生某种情绪或感受,它总是有原因的。

我们应该理解和回应这些情感,而不是否认或压抑它们。

再用前面的例子来说。两口子吵架,妻子对丈夫说,“你从来都不打扫房间”,这是什么意思呢?

是妻子真的认为丈夫从来不打扫房间吗?

不是。

这是一种情绪表达,她认为丈夫平时干活太少,而自己干活很辛苦,所以很不满。

如果丈夫能理解这种情绪,和情绪背后的逻辑,就不会像前面描述的那样,用一个逻辑精确的事实去反驳她,造成矛盾升级。

而应该从安抚她的情绪出发,承认自己干活太少,说老婆大人辛苦了,今后自己要努力改进等等。

这样才能化解抱怨,解决问题。

这就是用逻辑理解情感,而不是用逻辑挑战情感的效果。

另一方面,要学会用情感支撑逻辑。

作者认为,情感的注入是让人信服真理的强有力方式。

如果缺乏情感,科学、数学以及逻辑都很难被人内化。

甚至可以说,情感能让人信服任何事,不管它合不合逻辑,真实不真实。

这是需要我们重视的。

那么怎么用情感支撑逻辑,让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呢?

一般来说,像讲故事,利用人的从众心理,诉诸同情或恐惧等,都是常用的方式。

而在这本书里,作者特别强调了类比——也就是通过展示不同情境之间的相似性,来传递观点的方法。

举个例子。

二战期间,一开始希特勒的军事力量很强大,英国、苏联等国家几乎抵挡不住他的进攻,它们迫切需要美国的武器援助。

罗斯福总统知道事态很严重,但当时美国是中立国,政策和民意不允许美国援助其他国家。

怎么办呢?

罗斯福对公众发表了一次谈话,他说:

如果邻居家着火了,急需帮助,我们只能把浇花园的水管借给他去灭火,否则火势蔓延起来,大家都会遭殃。

他用这个类比触动了民意。

罗斯福演讲

不久后,美国通过了《租借法案》,向反法西斯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资和武器,极大地扭转了二战战局。

由此可见,类比的力量在于通过情感的共鸣来完成观点传递,而不需要深入逻辑细节,因此有很强的传播力和渗透性。

但正因为如此,很多不合逻辑或违背事实的观点,也能借助情感的力量广为流传。这是一把双刃剑。

正像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

在网络时代和“后真相”世界里,很多人为了追求流量,吸引眼球,不惜把事实跟情感混为一谈,甚至用制造震惊和恐惧的方法,来歪曲事实,破坏逻辑。

这就走向了问题的反面,是需要我们警惕和节制的。

那么怎么防止情感被滥用,导致事实被歪曲,逻辑被破坏呢?

这本书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答案,但它提醒我们:

这个世界上的很多问题,都有灰色地带,不要轻易做二元对立的划分和非黑即白的判断。

金句摘录

就像逻辑与情感的关系,我们不能把它们割裂开,走任何一个极端。

因为我们要想跟他人和谐相处,就不能只讲逻辑,不顾情感;

而要想认识并改造这个世界,就不能只有情感,不讲逻辑。

当然,怎么将逻辑与情感适当地结合,是一种生存的艺术,也是需要我们继续思考的一个难题。

但无论如何,作者相信,能够将逻辑与情感结合起来的人,一定是善于沟通、乐于助人、充满智慧的。

因为只有通过它们的共同作用,我们才能获得更好的感悟力,对世界以及人与人的关系达到最深的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逻辑的力量。

最后

最后,我们再回顾下这本书的重点。

按照这本书的重点,首先介绍了逻辑的重要性,包括它能帮助人们清晰地表达,有效地推理,以及促进科学真理的发现;

接下来我们跟着作者的思路,发现了逻辑也有自身的局限性,不能指望用逻辑解决一切问题;

最后根据作者的观点,我们看到了为什么要将逻辑和情感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逻辑的作用。

总之,作者认为,逻辑是非常重要和有用的思维工具,但要知道逻辑的局限,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力量。

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理解逻辑,还要理解情感,最重要的是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真实的人类世界里更有效地使用逻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