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川东民居独特的建筑文化特色是如何形成的︱川渝民居

 梦泽赤子 2024-05-12 发布于湖北
川渝民居

编者按:
此文由本研究中心川渝分中心成员刘倍撰写,她是美国波尔州立大学(Ball State Univeristy)理学硕士,专业领域为历史保护。
川渝地区的传统民居作为我国西南地区民居的代表,其风格、结构、平面布局等独具特色。我们将在本系列文章中对川渝地区传统民居的特征进行系统性的介绍。
文章系根据我们的工作经验及文献整理,难免有所疏漏,还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本篇为第一篇,主要介绍了川东地区建筑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在中国广袤的疆土中,在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催生了诸多形态各异、各具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形式:北京的四合院、福建的土楼、黄土高原的窑洞等等。 

其中,在西南连绵复杂的地域形态中,川东民居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文化特色。

川东民居是相对于川西民居而言的,川西民居主要是以川西(成都)平原为中心分布的建筑类型,川东民居则分布在四川盆地东部的山地地区。

在自然环境、人口迁徙等因素的影响下,川东民居形成了穿斗式木构架、竹编夹泥墙、挑檐等构造形式,成为该地民居建筑别样的亮点和特色。

当然,随着历史的变迁,许多更为久远的川东民居建筑已不可考,现存较完整的川东民居建筑则以明清时期为主。

在该时期,大量周边移民迁入,丰富了民居建筑的数量,使川东地区民居形成一定规模的地域体系。


图片
△ 川东民居建筑形式,广安市沿口古镇


-I-
气候条件与挑枋出檐

从地势分布图可以看到,在四川盆地的东部,平行分布着众多的山地沟壑,呈东北-西南向分布。

相比之下,川东地区多山地,这片褶皱地形在湿润气候的影响下,河网水系发达,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水力资源

图片
△ 川渝地区地势图
图片来源 / 自然资源部 CS(2016)1609号

从气候上看,东部盆地山地区属温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暖春旱、夏热秋雨,阴天多、日照少,无霜期长。同时山间云雾弥漫,尤其到了夏天,在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下,河谷热气迟滞,气候变得闷热潮湿。

在该地天气的影响下,檐下空间成为了一种半社交场合,无论是躲雨遮阳,还是社交闲谈,这些需求让挑檐成为该地区民居建筑设计的普遍选择。

屋顶向外延伸需要挑枋做支撑,往往会根据檐口高度对挑枋进行一定的调整,形成更宜居的檐下空间

图片
△ 川东民居的双层挑枋(重庆合川金子沱老街)
图片来源 / 作者拍摄

出挑大致分为两种:

1. 单层挑枋出挑;
2. 双层挑枋出挑。

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出檐距离,双层挑枋出檐距离更长,通过榫卯将双层挑枋与瓜柱相连接,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为居民提供更大的檐下空间。

至于在街道更宽阔的地方,这类檐下空间则进一步演化为檐廊或骑楼

图片
图片
△ 四川广安市肖溪古镇民居出檐,形成风格独特的宽敞长廊,向沿街面各伸出4、5米,檐廊下地面比街心露天地面高出0.5至1米

-II-
地形条件与筑台、穿斗木构架

在地形崎岖的山间,很难做到像平原一样规整的建筑布局。且川东地区大多处于山谷紧邻江河腹地,往往邻水,水系发达促进了该地区漕运商业的发展,形成了许多场镇,许多川东民居也就相应而生

图片
△ 广安市肖溪古镇的邻水环境

由于日照不足和空间有限,川东民居的选址和建造并没有固定的位置和方向,往往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法,灵活变化。

在地形不平的地方会采用“筑台”抬升不平的地面,在河岸边或峭壁边则出现了吊脚楼的构筑形式

图片
△ “筑台”示意(四川陈毅故居)
图片来源 / 佘海超《巴蜀传统建筑木构架地域特色研究》


图片
△ 十八梯吊脚楼
图片来源 / 重庆老照片-吊脚楼. 2020

川东地区地势险峻,这导致了当地居民建造房屋时倾向于就地取材,所以穿斗木构架成为了川东地区民居建造最常采用的一种形式。

穿斗式构架的特点在于用料节省、使用灵活、结构精简。

也正由于这些特点,川东地区的许多民居普遍都使用这类构架搭建房屋

图片
图片
图片△ 岳池县裕民镇彭家场民居的穿斗式结构
图片来源 / 何永平野马

不同于使用梁承担主要力量的抬梁式构架,穿斗结构一般由柱枋及短柱组成,檩直接落在柱头或短柱上,以柱承檩而不用梁,用穿枋穿过柱子,组成网状的房屋构架。

其水平和垂直构件都是相互穿插,共同受力,形成承力连续性强的整体。

每一榀屋架都由一定数量的柱和檩组合而成,这种穿插关系为屋架提供了稳定性

图片
△ 抬梁式结构与穿斗式结构对比

在川东民居的建造中,枋与柱的数量组合遵循一定的传统,其中有最简单的两柱三挂、三柱六挂、四柱三挂、五柱四挂,及进深更大的六柱六挂、八柱六挂等形式。

但这些并非定制,工匠往往根据现实情况灵活增减,尤其是当民居设有前后廊时,穿斗构架也会调整为非对称性布局

-III-
就地取材与竹编夹泥墙

说到就地取材,竹编夹泥墙也是该地营造智慧的一大代表。

在四川的木构民居中,由于房屋墙体大多不承重,只作为围护架构,因此诞生出竹编夹泥墙这一特色技艺。

从川西出土的汉代明器或画像砖中可以看出,竹编夹泥墙在建筑的应用中已有很长的历史。

在湿热天气较多的气候中,显然选择透气吸潮的轻薄墙体是更加明智的选择。


图片
△ 四川出土的庭院画像砖

图片
△ 竹编夹泥墙结构图解
图片来源 / 作者拍摄并标注

竹编夹泥墙的制作材料大都就地取材,节省成本。它使用该地常见的竹子作为原始材料,削成竹篾条之后交错编制成网,再嵌入木柱和穿枋构成的方格中固定搭接,然后涂抹草筋泥灰泥浆,使墙的结构更加稳定,最后一步需要涂抹石灰粉白,增强墙体的美观性

图片
△ 岳池县裕民镇彭家场老宅的竹编夹泥墙

-IV-
人为活动与场镇店宅形式

其实,川东民居的建造结构和风格也并非偶然天成;除去客观原因,人为活动对这一民居体系形成的影响也是不容忽略的。

在历史上,四川经历过多次移民活动,从秦朝开始就有,而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大部分民居古建筑,多是与明清时期的“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处于同一时期,丰富了巴蜀地方民居建筑的特色,增强了民居建筑的复合性。

尤其是川东地区临近湖南湖北,移民更多,因此建筑风格受到南方建筑影响的影响也更大,形成了兼容并蓄的特点

图片△ 旧时江岸边停靠的大量船只

前文提到,自然水系的大量分布,水路运输提高了流通效率,孕育了诸多的场镇和码头,贸易由此兴盛,在人口频繁流动的影响下,丰富了民居建筑的功能性。

由于聚落所处之地并不平缓,可用地范围并不多,我们可以看到不少民居建筑都形成了场镇店宅的形式,下层店铺,上层住宅,在方便居民生活的同时,也提高了居住空间的利用率

图片
△ 广安协兴老街的场镇店宅形式

随着铁路和公路的兴建,这些传统的水路运输集散地到如今以及逐渐走向没落。但位于曾经场镇老街的川东传统民居建筑依然作为见证者,镌刻下了时代的印记。


 参考文献 

[1] 熊梅. 川渝传统民居地理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 2015.

[2] 吴樱. 巴蜀传统建筑地域特色研究[D]. 重庆大学, 2007.

[3] 何晶. 四川汉族地区传统民居中因地制宜的建造智慧——浅析四川汉族地区传统民居中的竹编夹泥墙[J]. 四川水泥, 2019(05) 6.

[4] 佘海超. 巴蜀传统建筑木构架地域特色研究[D]. 重庆大学, 2015.



审阅 / 丛容
编辑 / 丘博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