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严重头痛、失眠6天,经方四逆散服了一次,头痛消失,当夜安眠

 quzhangke 2024-05-13 发布于山东
图片



中医书友会
第3876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本文中,陈建国老师从伤寒论的条文出发,总结条文症状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与病机联系最密切的症状,并结合四逆散方药组成分析,带我们理解四逆散的临床应用的主要思路和指征。读后很受启发。

—本文约2200字,预计阅读6分钟—

图片

四逆散方证

作者/陈建国

四逆散方证是临床当中经常会出现的方证,应用得当则疗效显著。不过,我们领会四逆散证的原始材料,仅为《伤寒论》第 318条: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单依据这条原文,四逆散证的主要症状仅“四逆”一症,结合四逆散的方名看,“四逆”是应用四逆散的重要依据。

临床中我们就会发现,实际上出现“四逆”这个症状的患者,应用四逆散的机会非常有限。类似这样的情况,往往容易令我们将这样的高效良方束之高阁。


但是,我们按照以上的方法(书友会注:为本文之前的书中内容),就会非常清晰地掌握四逆散方证。

首先,我们先认识四逆散的方药组成。四逆散由剂量相等的四味药组成,分别是柴胡、枳实、芍药和甘草。

前文已述,柴胡虽为苦平,却是一味向上、向外升发疏解的药物,推陈致新,机动性强。

其中的枳实苦寒、芍药苦平,两药均属于下法,作用方向为向下。
柴胡与此二药物配合,就会有同时向上、向外、向下疏散的作用。这时再兼以甘草补益调和,就更适用于相对偏虚的证。

四味药相合,就是一张在补益的基础上向周围疏解的方,适用的自然就是人体内的气滞证。也就是说,四逆散这张方,从方药组成看,是向周围疏解气滞的一张方。


其次,我们总结症状的内在联系。原文提示四逆散治疗的症状分别有四逆、咳、悸、小便不利、腹中痛、泄利下重”,这些症状都是正邪交争的结果。

其中咳、悸是上部症状;

小便不利、泄利下重是下部症状;

腹中痛是中间的症状。

结合以上方药的分析,我们就能够领会,这个病理状态是:有实邪郁滞在体内,人体正气欲解开这个邪气,并且通过向上、向外、向下的方向来疏解。但是由于正气不足、邪气较盛而难以疏解。

正邪交争的状态下,欲向外疏散邪气的正气攻冲于上,就可能出现咳、悸这样的症状。

攻冲于下,则可能出现小便不利、泄利下重的症状。

由于邪气就在体内,腹中痛是与病机联系最密切的症状。

四逆是由于人体调动更多外部的气血达于体内与邪气相争,故四末气血相对平素较少,故出现四逆的症状。

四逆散证治疗的方法,就是应用药物帮助人体的正气向周围疏解气滞,气滞得解,则诸症消失而愈。

举一个实例


2019年,笔者接到一个老家亲人的电话,诉严重头痛、失眠6天,严重时因头痛明显而彻夜难眠。到医院做 CT 检查未发现异常,口服多种止痛西药无效。曾因多年前宿疾反复求医,服中药数年而效差,因此对中医治疗未抱希望。

本次因实在头痛难耐,所以打电话向笔者咨询。了解病史,为6天前生气后出现诸症。

  • 解析

此例的病史非常明确,为生气后出现诸症。生气导致气机郁滞,正邪交争对抗这种郁滞的状态,正气的方向为向外疏解,基于邪盛正虚,故正气向外攻冲而郁滞难解,攻冲于上则出现了严重的头痛、失眠。治疗的方法应为使用药物帮助正气向外疏解,如此则郁滞得解,攻冲自平。


基于以上分析,此例在病机上符合四逆散方证,依据病机,脉诊当为左关细弦,由于远程无法脉诊,只能先按照症状分析用药。
四逆散3剂

原方为北柴胡 20g,枳壳20g,赤芍20g,生甘草20g。三剂,每剂水煮沸 10分钟,分2次服。


后来患者打来电话告知,上方服一次(即半剂)头痛即消失,当夜安眠,以求巩固而三剂尽服。

数日后笔者回老家,诉已无症状,脉诊后果然是左关细弦,并且这样的脉仍旧存在,因此属于症状消失,但病机仍在,并未根除,故再予数剂巩固。

图片


此例因远程无法脉诊,故不得已仅能据症状反应处方,所幸获效。

但即使是复诊诊脉,仍旧方证与脉证一致,如能首诊脉证合参,当然更有把握。


人物介绍:陈建国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药经典临床分会执行会长,北京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特聘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客座教授、师承导师,副主任医师,胡希恕“三名”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评选的仲景国医门人、聘请的仲景国医导师。

倡导中医回归经典,用阴阳理论指导中医的理法,以升降理论应用中医的方药,对中医的阴阳盛衰病机进行了发掘和应用,创造性地发掘了“仲景阴阳脉法”,创造性地提出了“神农升降药法”,总结了脉证经方学说。临床注重“观其脉证,随证治之”,擅用运用经方治疗各科疑难病症,药简而效彰。

学术专著:《仲景阴阳脉法》、《神农升降药法》、《经方脉证图解》

图片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