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咬文嚼字|莫把“腹笥”误作“腹笱”

 老沈阅览 2024-05-13 发布于广东

某文有这样一段话:“作者腹笱丰富,加上'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创作规律的指引,其诗词作品必面目独具,自在情理之中。”这里的“腹笱”错了,应写成“腹笥”。

笥,读作sì,指的是盛饭食或衣物等的方形竹器。若用来装书,则相当于书箱。“腹笥”典故出自《后汉书·边韶传》:“边为姓,孝为字,腹便便,五经笥。但欲眠,思经事。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师而可嘲,出何典记?”这个典故说的是,东汉时陈留郡浚仪县(今河南省开封市)读书人边韶(字孝先),学识渊博,而且有口才,以写文章著名,教授学生数百人。一次,他给学生讲完课后因疲劳而白天打瞌睡,学生就编顺口溜讥笑他肚皮肥大,他以顺口溜回敬说自己肚皮大是因为装满了经书,让嘲笑他的学生十分惭愧。后因称腹中所记的书籍和所有的学问为“腹笥”,腹笥丰富即形容人学识丰富。如清代纳兰性德《与韩元少书》:“钱牧斋腹笥既富,文笔又长,援古证今,每发一端,便如瓶水泻地,迸注分流。”

笱,读作gǒu,一种用细篾条编成的捕鱼竹笼。口大窄颈,腹大而长,无底。颈部装有细竹的倒须,捕鱼时用绳子缚住笼尾,鱼能进而不能出。“腹笱”难以索解,误“笥”为“笱”应是形近所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