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后服务优秀案例:找准核心,聚焦课后服务精准发力——二七区京广路小学课后服务经验分享

 老胡聊科研 2024-05-13 发布于河南

找准核心,聚焦课后服务精准发力

——二七区京广路小学课后服务经验分享

“双减”工作是党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重大民生问题, 也是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的责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京广路小学的课后服务工作以“社团”形式开展,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坚持加强社团活动的组织管理,对社团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详细记录,教导处对社团活动和学科答疑环节进行定期检查。几年时间下来,学校进行认真自查自省,发现其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例如课后服务关注的角度仍然停留在常规管理和检查,缺乏创新性,缺少对课后延时服务有效性的整体规划,无法体现学校的课后延时服务特色。

通过实践,学校逐渐意识到,“课后服务”的实施是一个学习领悟的过程,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它首先需要管理者更新理念才能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我决定先从解读、共同学习文件入手去梳理工作思路。经过思考和问题整合之后,我们做出了三个“转变”:一是转变管理思路,把对课后服务活动的组织转变到全过程的统筹协调、全员育人上来。二是引导教师转变课后服务观念,将教育和学习的主阵地还给学生,社团活动中的学习成果可以作为个性化或特色作业,让课后服务过程为“作业 ”这个老词注入新活力,赋予新样态形成一种新的主动学习体验。三是建立系统框架思维,把课后服务的项目设计转变为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和发展的需求,实现五育并举上来。

一个多月后,我再次来到该校进行督导时,我欣喜地感到学校的课后服务管理工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首先学校成立了课后服务工作专项领导小组,党政一把手亲自负责,统筹协调,全面指导学校课后服务实施工作。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校在“课后服务”工作中进行了新的尝试: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特色,重新制定了完善的课后服务具体实施方案,以及《课后服务教师岗位职责》,明确了教师的管理和服务细则。同时,学校通过公众号、致家长一封信和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向家长、学生做好课后服务相关政策宣传解读,吸引学生自愿参加课后服务。

学校在营造良好氛围后,分四步打出课后服务的组合拳:

组合拳一

努力提供优质多元的服务项目。学校结合学生成长需求和学校办学特色,把课后服务和作业管理、因材施教结合起来,积极开发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项目,如《在影音课堂中行走河南》特色学习内容,此内容是京广路小学结合自身作为“郑州市数字教材特色实验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发的学习内容,在实施的过程中学校结合了书籍阅读、音像阅读、电影阅读、传记阅读等多种阅读手段和渠道,借助数字教材的丰富资源;融入了解河南、热爱家乡的思想教育目标,引导学生通过生动、直观的视频学习,更加清楚河南的历史和发展,落实五育并举。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入学习到关于河南的地理环境、自然景观、人文风俗等方面内容,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拓宽知识面,拓展更多维度的学习渠道。

组合拳二

二七区京广路小学在教育目标、办学理念的凝练和提升中,非常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和传承。因此,在开展《在影音课堂中行走河南》学习活动的同时,学校还设计开发了《厚重河南》校本课程,课程内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兴趣需求和学校实际,分别从“河南历史—河南文化—河南名人—河南名城—河南美食—河南特产”这一脉络主线进行贯穿,在低段、中段和高段学生中展开主题项目式学习活动,每个学段的内容既能独立成主题,又能融会贯通,成为自下而上,由简单到复杂的螺旋式学习体系,更能与影音阅读结合,成为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和平台。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梳理、归纳、整合、总结等重要学习力都能得到锻炼和提升,从而让课外学习所得助力课堂学习更加高效。

组合拳三

学校还因地制宜,分年级、分层次设置课后服务类别,供学生和家长自主选择,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活动项目有啦啦操、足球、篮球、乒乓球、跆拳道、柳琴、古筝、绘画、陶艺、书法、创客机器人等十多项,内容涵盖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和思想教育五大领域。在这里,学生们能够真正以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为出发点,建立起更为广泛的知识结构体系,接触社会,开展活动,锻炼技能,交流合作,提升素养,充分展现学习的精彩,体味学习的快乐,彰显个性的魅力。

组合拳四

加强作业管理和指导。学校充分用好第二时段课后服务时间进行个性化学业辅导,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加强集体备课质量,指导教师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 的基础性作业; 探索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不断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样化学习需求。学校还积极拓展课后服务渠道,学校联合办事处、社区、郑州市妇联、大河书局等部门,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活动平台,达到整合教育资源,携手形成教育合力,拓宽课后服务渠道,助力“双减 ”落地的目的。此外,像二七纪念塔、二七纪念堂等红色教育基地、社区、展览馆也是学生课后学习实践的好场所。

在实施的过程中,学校注重对工作进行梳理和反思,我们认为在课后服务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1.要不断优化调整服务方案,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主旋律,不断提高课后延时服务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要坚持以生为本育人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课后延时服务内容要与学校整体发展方向紧密结合,能够促进延时服务的内涵式实施。

学校也更深刻认识到,要想做实、做好课后服务工作,一定要与时俱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学习重大教育政策核心要义,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了解课堂改革的模式、思路,以自身过硬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能提出具体可行、行之有效的服务措施。

二七区京广路小学会继续守初心,履行好教育的责任,做好课后服务工作。

(贾琳 二七区京广路小学校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