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淮海战役,我军参战官兵60万人,但老乡们支前的牛驴就多达76万头-今日头条

 读万卷书破万里 2024-05-13 发布于河南

1948年11月6日,国共两军之间规模最大的战斗——淮海战役爆发。这场战役在国民党的军史中称“徐蚌会战”,按照蒋介石及其幕僚制定的作战计划,在交战区域的所有国民党部队要向津浦、陇海两条铁路交汇的徐州收缩,然后再向南撤过淮河,屏障长江,保卫南京。

第一阶段黄百韬兵团覆灭

但该计划刚刚开始就起了波澜,位于陇海铁路东端新安镇一带的黄百韬7兵团在撤退途中,延误了整整2天时间,后来又忘了在徐州、新安镇之间的大运河上架设浮桥,结果导致部队被迫分散到多个渡河点,等过河后再度集结时,不仅所属第63军等部已覆灭,四面八方也被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团团围困。

为了援救黄百韬兵团剩下的4个军,从东北战场被蒋介石紧急调到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紧急下令,抽调刚刚撤入徐州的邱清泉2兵团、李弥13兵团,共5个军约16万人,在40余辆坦克掩护下,向东挺进。尽管他们的出发地距离黄百韬所在的碾庄40公里,但在华东野战军的第7、第10、第11纵队等部的顽强阻击下,最后仍未能救出黄百韬,自己反倒损失惨重。

围歼黄维兵团

第二阶段黄维兵团被围歼

黄百韬覆灭后,下一个倒霉的就轮到第12兵团司令黄维。他是从隔壁的华中“剿总”直接调来的,拥有4个军、1个快速纵队,其中就包括位列美械精锐五大主力的第18军。该兵团在黄维率领下,一头扎进了解放军中原野战军的口袋,被围困在狭小的双堆集一带,只能拼命向南京的蒋介石和徐州“剿总”呼救。

不料,负责军事指挥的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非但见死不救,还认为这是个率军南逃的好机会。11月30日,杜聿明指挥徐州内外的30万部队向淮河南岸撤退,不料,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一路追击,衔尾而至,结果将杜聿明部包围在永城东北的陈官庄一带。12月15日,中野会同华野一部实施总攻,歼灭黄维兵团,俘虏了黄维。

第三阶段杜聿明被俘

次年1月6日至10日,华野全歼杜聿明集团(包括“五大主力”中仅存的第5军),俘虏了杜聿明。淮海大战就此结束。在这场战役中,解放军付出了伤亡13.4万人的代价,这也是辽沈、平津三大战役中牺牲最大但也同时创造了“60万战胜80万”的奇迹。

这一奇迹的背后,昭示着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当时参加淮海战役的支前民工达543万人,动用的人力车88万辆、黄牛毛驴76万头、担架29万副,这些给人民解放军提供了有力的后方支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