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看这些经验,“三个体悟”,有时间多体会

 tjboyue 2024-05-13 发布于四川

孤峰之巅,观千江入海。关节缝隙,穴位空间,统称关窍。练拳时,所有关窍,不能乱动,而是顺着节奏,依次开合,依次旋动,身体之中,有一股波动柔劲。即使不练拳时,念头一动,这股频率,也会在体内流动。

轴往外转,门向里开,人立中堂。高手练球劲,会用腹压按摩膈肌,用膈肌揉膻中,胸部非常虚灵。肋间肌筋膜,被张力充分摘开,如蜓翅般的,轻轻颤动。打拳时,膈肌渐渐的,旋出一种频率,呼吸自然而然,变得深细均长。

百花齐放,各有巧妙。老张打拳,大气飘然,浑身如波似浪,内气浑厚盘旋,一派皇家气象。老李打拳,招式至简,天然质朴,功密气圆,大巧不工。老王打拳,小巧精悍,虚实灵动,角度莫测,细节入微。

图片

大雪满弓刀,单于夜遁逃。马再快,快不过箭。劲在疾,疾不过意。意在劲先,劲未出手,意已穿过彼身,神意未衰,还在前行。一根烛火,跳跃忽闪,蜡烛本身是稳的。一根钢丝,轻轻弹颤,两头是拽着的。

崖边立,冰上走。这人身上劲好,细节丰富,可就是迈不开步,脚底冥顽不灵,定步时,下盘确实挺稳,遇到步法移动,腿却抬不起来,胯僵硬卡死,步法拖拉迟笨,像陷在泥里,这属于双重。

水长流,云绵柔。行拳时,周身绵柔圆活,关节缝隙之间,都已被摘开,内路非常畅通,越不使劲,就越感觉得劲。我们练拳要经历,抻筋拔骨,旋筋拧骨,揉筋波骨,才得真正柔劲。某种角度看,松沉绵柔是练出来的。

图片

一,活桩为拳。站桩目的之一,培养底衬结构。拳式变化万千,一招一式之间,却暗藏桩劲。松沉吊坠劲,六面扩张劲,抱球筒子劲,裹裆开胯劲,样样都具备,这是好的。桩教你怎么立,拳教你怎么动。桩与拳,本质是一个东西。

二,掌裆同频。行拳时,手掌或掤或捋,行弧划圈,交错螺旋。手掌一切动态,或圈或弧,都要体现在裆下。换句话说,裆劲是活的,手圈即是裆圈。手上有圈,裆下藏个陀螺。开胯缝,旋活髋,练出360度轮子劲,非常重要。

三,初学太极拳,只有外在公转,等招式练熟,关节与穴位,沟窝与缝隙,都要练出一种自旋小劲。用关窍自旋劲,带动外在大圈公转,这是行拳要诀。所谓欲左先右,又或左顾右盼,都暗含关窍的小圈自旋,也叫做转关。如此练拳,功劲会越练越精深。太极浮屠原创文章,感谢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