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靖江历史上的治水工程

 清风徐来170 2024-05-13 发布于江苏

  7月以来,我国南方多地遭遇因强降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受长江大通来量不断增加和天文潮汐影响,长江靖江段也是持续超过警戒水位。在水利等相关部门强有力的防洪防汛措施保障下,生活在百里江堤内的市民们,生活似乎并未受到太多影响。然而,往前追溯,我们这个滨江城市自诞生起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前,就与水灾、水患紧密相连,靖江人与洪水搏斗的故事频仍而悲壮。

图片

上世纪70年代的靖江江堤,狭窄、低矮,难以对付狂风巨浪

579年内,共发生较大水灾157次


  靖江最早为吴越地区正北的江中沙洲,是长江浪花捧出的土地。历史研究者们从前人留下的史料中考证得出,靖江因水而起的灾害大体分为“坍没”和“水灾”两种。

图片

上世纪70年代,靖江县组织民工加固江堤


  马洲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泰州市水利局原局长董文虎是一位水文化研究学者,据他考证,靖江历史曾发生由两地的巡抚呼吁、两江总督及总河亲自履勘、清仁宗亲自过问大面积坍江治理工程。

  水灾就是涝渍洪灾了,它是靖江主要灾害之一。据史料记载,自明永乐三年(1405)至1984年,579年内,共发生较大水灾157次。其中明朝77次,清朝41次,民国19次,新中国成立后10次,平均每3年8个月一遇。2种灾同时并发的有58次,3种灾并发的有16次。

马洲文化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常永明(已故)曾在文章里写道:

靖江水灾多数是由江洪暴发而引起。每次大的洪灾发生,沿江圩区决堤倒坝尽成泽国,老岸地带北水南压一片汪洋,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特大水灾历史上有18个年份。明成化十七年(1481),即靖江建县的第十年秋天,是年大风雨潮,三种灾同时并发,“全邑田庐淹没,人多溺死”。明弘治元年(1488)五月,大风雨潮,全县淹死2951人,漂去民房1543间。明嘉靖元年(1522)七月二十三日,大风暴雨,潮涨如海3天,房屋崩塌漂没,全县4万余人就淹死数万,此次水灾是靖江遭受损失最大的一次。明隆庆三年(1569年)闰六月,潮大涨,其势甚猛,漂去民房无数,淹死者万余,七月十五日大风雨潮,连续3天,平地水深5尺,禾苗皆死。另外,如1624年、1633年、1781年、1848年、1921年、1931年、1932年、1946年、1949年、1954年等数十次水灾,大多数是因洪水泛滥造成的,不仅受灾面积大,而且灾情延续时间长。特别是民国10年(1921)洪灾,全县淹没土地10万余亩,致使大灾造成大荒,次年全县饥民5.6万余口,成批逃亡苏南各地。
  殷云宵,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正德六年知靖江。靖江其时水灾严重,看着水深火热中的百姓,他写下了《水灾诗》,表达了身为父母官心底的无奈,只得和着眼泪认真地将此惨景绘制成图,上呈朝廷,企求拨款赈灾、治水。

断荇飘蓬挂树梢,水痕深没石塘凹。
潮连野廓蛙生灶,浪卷茅次燕失巢。
横道死亡于我愧,隔江啼哭是谁抛。
丹青仔细图真像,归献君王涕泪饶。
图片

图片

1974年夏秋之交,新港东侧江堤倒塌时的情景

治水故事


  有水患,就得治水。靖江人民的治水故事,在历史研究者们的努力下,走出时间的迷雾,清晰地来到我们面前。

  明成化元年(1465),靖江史载第一座公共建筑,就是名为“水次仓”的国家专有粮食仓库。粮仓用了与水相关的通名。水次仓,又称中转仓、转运仓、转输仓、转搬仓,是中国古代封建政权为转运、存储粮食,在运河或自然河流沿岸设立的国家级粮仓,以方便运输。

  靖江城市,设于原为张士诚所部朱定、徐太二用以对抗朱元璋所筑水寨旧址,靖江城市之根在水寨。水寨者,临水筑寨,凭水御敌。

  明崇祯元年(1628)知县叶柱国首倡开挖之团河以产生“会通”的功能。叶公任内第3年,按惯例是他即将届满的一年,他还是采纳了百姓的请求,并认真查勘了地形和水势,上报开河获批,通过摊派和筹资,加上自己捐出的俸银200两,动员了万人以上的民力,花费2个月的时间,为靖江开了一条“自县北以达于东西两乡”长90多里的东西向人工河道。他据《地志》“水势聚,则地脉固而发灵长。民生由此而阜,府库由此而充,礼乐人文由此而盛织”用典,为此河起名为阜民河。

  明崇祯十年(1637)知县陈函辉改建钟楼、凿四眼井,为靖江留下了宝贵的水文物。崇祯十一年(1638)知县陈函辉,又完成了叶柱国有志而未竟的团河,河长70余里。《志》载:此河“其利有八:免江潮之冲没一;遏海冦之长驱二;备旱涝之蓄泄三;轻输运之负载四;可以招商土产不至于坐费五;可以引灌飞沙不至于荒芜六;夏之桔槔无候潮之争七;冬之疏浚无每岁之役八。”明崇祯十二年(1639)陈函辉开挖团河时,先后建寒山、平山、东山三闸,“费约两千余金,出自俸锾公帑,不派民间一缗”。陈函辉建所寒山闸,为条石结构,门宽约8米,以石座、木绞关,绞大方木叠于门槽内,用以阻止潮水入侵。直至1973年开横港时才拆除,前后发挥作用长达334年。光绪版《靖江县志》还记载了靖江各港“近江二三里处俱筑浅水坝”“使外水大则可入,内水大则可出。长江舟楫不得辄入,小有旱涝不得轻启。各坝设立坝夫二名,与团保协管,轻启者罪之。”有创造,有管理,有制度。
图片

图片

1968年冬,马桥公社民工在水利工地上

“六竖一横”成为靖江的骨干河道


  靖江历史研究学者郭寿明认为,“六竖一横”是靖江的骨干河道。“六竖”是夹港、上六圩港、下六圩港、十圩港、罗家桥港、安宁港;“一横”是横港。它们把全市95条通江港道和5000多条排灌沟河串联起来,构成纲目分明的水系网络,给靖江的农田排灌和水上交通带来极大的便利。靖江“六竖一横”的形成有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的基础是五大港,即蔡家港、庙树港、柏家港、石碇港和夏仕港。提起五大港,就不能不首先提起一位贤能县官郑重。

  清康熙二年(1663),福建建宁人郑重到靖江上任知县,不久即去农村察访。百姓纷纷向他诉说多年来所受的水害之苦。受害的原因是靖江虽有不少河道,但绝大多数不与长江相通,以致涝不能排,旱不能灌。加之邻县泰兴和如皋地势都比靖江高,一遇暴雨,上游来水奔涌直下,靖江的农田全部被淹。要解决这个问题,非开几条通江河道不可。但这是一项浩大工程,而且牵涉到泰兴和如皋,非靖江一县所能为。如果邻县不与靖江合作,开河乃是一句空话。郑重上书常州府衙,请求知府予以支持,协调三县治水。知府很为难,因为靖江隶属常州府,而泰兴、如皋则分属扬州府和通州府,他无权干预泰、如两县开河的事。于是他便将这一情况向省巡抚衙门汇报,请巡抚大人协调此事。巡抚知道此事关系重大,便责成管水的官员会同靖、泰、如三县县官去三县实地勘察,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勘察结果,大家一致认为要在靖江境内开挖五条通江大港,方能解决水患问题。施工方法仍然是靖江出土地,泰兴、如皋出劳力。具体分工是:柏家港南通天生港,石碇港南通蟛蜞港,蔡家港南通陈公港,庙树港南通大澜江,由泰兴县开挖;夏仕港南通安宁港,由如皋县开挖。在三县的共同努力下,仅用一个多月时间,五大港即宣告竣工。竣工后,三县均受其益。此后,凡县官到靖江上任,都把疏浚五大港作为施政的要务。从清乾隆十七年至光绪三十一年,153年间五大港共疏浚7次,7次疏浚都是大工程,其间有许多小工程,史料没有记载。

图片

1974年冬,红光公社开挖穿心港,立新大队社员在开港
  回过头来看一看五大港和现在“六竖一横”的关系。“六竖”中的罗家桥港,就是当初的柏家港,新中国成立后称罗家桥港。十圩港,就是当初的石碇港。当时北段称石碇港,南段称十圩港,后来统称十圩港。下六圩港,就是当初的蔡家港,新中国成立后拓宽浚深,裁弯取直至下六圩入江,现称下六圩港。“六竖”中的上六圩港和安宁港何时开凿无考;夹港是在清咸丰二年(1852)开凿。也就是说,现在的“六竖”,至少有“三竖”是清康熙五年留下的“遗产”,那时即已开凿的夏仕港和庙树港尚不在“六竖”之内。

图片

新中国成立以后,靖江治水成就卓著


  新中国成立以后,靖江治水成就卓著,把旧时多次出现水灾的靖江,变成了“洪能挡,涝能排,旱能灌,渍能降,高低分开,引排自如”,风雨潮无扰,田禾茂盛,五谷丰登,百业兴旺,城市繁荣的靖江。

  董文虎介绍:靖江江堤经1954年、1982年、1997年三次全线的建设,已达“五十年一遇”以上的“长流规”标准。特别是,1982年起经三年努力建成“防洪的阵地、绿化的园地,多种经营的基地”高大的土堤和1997年由笔者提出并着力推进,用“六个一点筹资建高标准(块石砼护坡、堤顶宽筑路)江堤”的理念和靖江做法,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堪称领先。

图片

如今的靖江段江堤(部分)

  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步废港堰、建涵闸,至1982年已建成套闸、节制闸61座,涵洞3772座(其中190余座为闸外涵),桥170余座,形成了界河、横港、沿江三条控制线。这些建筑物凡到使用寿命期的,大多又在1997年后江堤达标的建设中进行了更新。

  长江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长江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如此雄伟壮阔的长江,对靖江始终不离不弃。近百公里的闸外江港堤防护卫着靖江大地;200多座江涵、闸、站,源源不断地吮吸长江之水滋润、哺育着靖江万物生灵;长江又以其宽容和大度,在每遇急风暴雨时,无怨无悔地接纳通过这些引排涵、闸、站吐出的涝水,让老天降临在靖江665平方公里大地上的弃水,顿时恢复平静,真可谓“闸启江水活,堤固民心安”。

图片

(图片来自靖江市史志档案馆。本文参考了《马洲文化》部分文章,谨表谢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