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幸童年≠痛苦一生|成功摆脱“童年逆境”的人,做对了什么

 一杯咖啡心理 2024-05-13 发布于上海

适合大众的心理书单(2023-2024版)
给专业人士的心理书单(2023-2024版)

文章编号:F20240101
家庭亲子专刊
本文系咖啡心理英语小组翻译 第 873 篇文章

童年的痛苦经历,常会导致很多人成年后的生活过得不好。

但并非所有人皆如此,有些人能够将自己调整到积极的生活状态。

那么,是怎样的个人优势,让他们能与童年的阴影相抗争?

或者说,他们做对了什么?

美国南加州大学的一位教授珍妮特·施耐德曼(Janet Schneiderman)就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了研究。

为研究这一问题,施耐德曼和她的合作者们采访了21个成年人,采访内容是关于他们童年遭受虐待的亲身经历。当他们还是孩子时,曾被洛杉矶儿童与家庭服务部救助,有些被送往寄养家庭照顾。

研究人员主要询问的方面是他们的性格特质、家庭互动以及帮助,或阻碍他们取得成功的因素。以此作为根据,研究人员从他们的叙述中展开分析,得出要点。

研究结果令人惊讶。

研究得出了四个总体的主题,每个主题又可拆分为几个小点,下面是对于研究结果的总结,供大家参考,也希望一样遭遇“童年逆境”的你,也能早日摆脱梦魇。

主题1: 从积极的角度看待自己

这些受访者的叙述包含了对他们个人和职场成功的回顾思考,可拆分为以下两个小点。

(1)拥有自我价值感。

受访者从他们的学业、工作和总体生活上的成功看到了自我价值感。

有些人说,他们必须克服逆境和糟糕的情绪,努力获得自我接纳感。

一位受访者分享道:

“我要重新爱自己,看看在我的生命中,我想要些什么,因为曾几何时,我一度迷失”。

(2)助人。

对于这些人而言,助人意味着分享自身经历、给予经济上的资助、扮演帮助者的角色,帮助孩子们和他们的家庭。

在被访问的人之中,有些人受到自身困苦经历的激励,从而前去帮助他人。

其中一人说道:

“我能够成为其他人的榜样来鼓励他人,或者就对别人说'你们能行的’”。

主题2:勇毅前行

受访者还深入探讨了他们如何通过继续自己的生活之旅,来获得更大的幸福感。这里也可以分为两个小点。

(1)放下过去。

受访者表示需要改变既往思考方式,原谅那些在过去对自己造成伤害的人。

其中一位受访者讲:

“曾经,我是一名受害者,总是在说我遭受了什么事情。而现在,我是一名幸存者,我说的是自己怎样克服困难,怎样变成了今天的自己”。

(2)放眼未来。

受访者对未来的规划包括教育、工作/职业、生活、财务、家庭和旅行等多个方面。

主题3:应对生活

受访者凭借不同的应对技能来处理困难的生活处境,这些技能可归纳为以下三个小点:

(1)设立边界。

受访者表示,需要远离有毒、可怕或妨碍成长的人或环境,而且这些人或者环境有时会涉及到家人或朋友。

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设立边界保护自我,选择谁能够进入自己的生活。

一个受访者说道:

“我挑,我选,就是这么回事,我选择谁可以成为我的家人,我选择谁可以作我的朋友”。

(2)建立日常秩序。

有一个日常活动或计划安排,不管是自己制定的还是来自于他人的,都能够提供必要的生活架构

受访者也表达了他们觉得生活的可预测性和确定性是很重要的,尤其那些关于他人期望的事物。

(3)自给自足。

这个小点包括不依赖他人,追求目标时坚持不懈和强调自己的独立性。

下面是其中一位受访者的思考。

“我不得不依靠自己,只能靠自己,因为在这里我没有父母。

我没有任何人可以去指望和效仿,就算是我的爸爸妈妈也不会来找我。

而且我爸爸总是不着家,他以前还经常打我妈,那些对我来说都是不好的回忆”。

主题4:创造意义

这个主题展现的是受访者如何赋予自己的生活经历意义,可分为以下三个小点。

(1)被不好地对待的意义。

受访者回顾了自己曾被不好地对待,是如何影响自己与家人、别人的关系的,他们又是如何处理自己的这些创伤经历的。

一个受访者说:

“我看到另一个人或另一段经历比我还糟糕,但是那人还活着,这或多或少会让我觉得我也能好起来”。

(2)寄养家庭的意义。

受访者在寄养家庭的经历是错综复杂的。

很多人都讲到了失去原生家庭的艰难,但另一些人认为这段经历是宝贵的。

许多受访者从这段经历中总结出重要意义:

对那些试图在人生旅程中帮助自己的人心怀感激。

一位受访者表示:

“我觉得能够碰到那位女士真的是很幸运,她确确实实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总是将遇见她看成一次珍贵的机遇,让我成为一个新的人”。

(3)形成个人见解。

通过自我反思,受访者认识到他们希望获得幸福,他们对拥有的东西心存感激,通过不断适应来提升自己,也懂得了人们和这个世界是会变的,且一直在变化。

“不管我遇到了什么,我都会充分利用,因为我不知道我所在何处,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事情会发生,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我当时想,嘿,你只有一次获得幸福的机会,那就是要吸收负能量,然后把它变为正能量”。

参考阅读:

End

作者 |维尼塔·梅赫塔(Vinita Mehta),博士,教育学硕士,临床心理学家,记者,曾是PBS《情绪生活》节目的制片人和科学编辑。

翻译 | 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晓雯(155)

校对 | 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校对团队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编辑 李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