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洁娟 | 用“不屈”演绎生命之交响曲《淮南日报》发表

 作家邹佩zoupei 2024-05-13 发布于陕西


用“不屈”演绎生命之交响曲

文/莫洁娟

《边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出自湖南凤凰县的作家沈从文之手。

作为“乡土文学之父”,沈从文对湘西本土文化风情有着深刻的体验。作品中,沈先生透过茶峒小镇这一湘西秘境,为我们展现了生命的多维画卷。他以诗意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拨开社会背景的面纱,对美、爱与命运进行了多维度的探讨。

美,是《边城》的核心思想之一。

自然之美如诗如画。山峰挺拔、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仙境;溪水潺潺、波光粼粼,似闻水流歌唱;草木葱茏、鸟语花香,一片生机盎然。随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对湘西这片土地的深情厚意也跃然而出。

人性之美熠熠闪光。翠翠的纯真善良、爷爷的慈爱宽容、船总的豪爽正直等,无不展现人性的美好和善良。康德说:“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这些人物充满了传统美德和人性光辉,架构起一种值得赞许的独特人文景观。

情感之美扣人心弦。翠翠和傩送的爱情纯真而执着,祖父对翠翠的亲情深沉而无私,船总对乡亲的友情豪爽而真诚。情感之美如流动的血脉,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爱迪生说:“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边城》对“美”的描述体现在自然、人性和情感之美多个方面,展现了沈先生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理念,也让我们对美有了全面深刻的理解和体悟。

爱是《边城》的另一核心主题。

亲情之爱感人至深。自幼丧失双亲的翠翠,在祖父的呵护下长大,两人相依为命,共同经历生活的起伏。祖父陪伴翠翠晒太阳、讲故事、吹竖笛,尽自己所能给予孙女温暖和关怀。而翠翠也对祖父充满了深厚的依恋和感激之情。

爱情之爱动人心扉。傩送和哥哥天保都爱上翠翠,天保在知道翠翠心属傩送后,选择外出闯滩不幸溺亡,傩送因此深感愧疚离开家乡。而翠翠始终坚守着内心的爱情信仰,一直默默守候着傩送的归来。“爱情是舍身为人,不是抢夺”,波兰诗人的这句话写出了天保对翠翠的守护之爱;“爱情只有当它是自由自在时,才会叶茂花繁”,罗素的这句话道出了傩送内心挂念的兄弟之情,“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罗曼罗兰的这句话却是翠翠坚守爱情的内心写照。

《边城》通过描绘不同人物之间的亲情、爱情和友爱,展现了人性中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爱的力量和美好,也看到爱的无奈和伤害。

命运

命运是《边城》中夹杂在美和爱之中最让人揪心的部分,而抗争是主旋律。

不低头不放弃。翠翠的命运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不幸,可她没有向命运低头,她坚守着对生活的希望和对爱情的向往。面对傩送的离去和祖父的离世,她选择坚强地活下去,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不逃避不抱怨。船总顺顺心系乡亲的生计,面对自然灾害,他没有怨天尤人、感叹命运不公,而是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坚定地带领乡亲渡过难关。

贝多芬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面对生活的艰辛和命运的跌宕,我们要依然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去适应和改变命运。

美,是这个世界的基本色调,有对外在世界的描绘,也有对内在心灵的触动和净化。爱,是这个世界的灵魂所在,让我们懂得珍惜和感恩,也让我们学会付出和奉献。命运,总是充满未知和变数,对命运的坚守和抗争让人强烈感受生命的顽强和坚韧,也让人对人生有更透彻的认知和领悟。

《边城》中的美、爱与命运,奏出一曲多维生命交响曲。它启示我们:路漫漫其修远,坎坷和挫折是人生修炼的道场,失去和无常是生命之所常。无论如何,何时何地,都要怀揣一颗珍视情感、勇敢面对、热爱生活的心,在充满荆棘的人生路上不断探索,展现人性之美,给予无私的爱,锻造坚不可摧的命运。


点击上方,遇见邹佩
#学员代表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