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说维京人只会做海盗,人家还建立了一个囊括英国、丹麦和挪威的大帝国

 柏拉图和食铁兽 2024-05-13 发布于北京
在欧洲历史上,人们通常会在有作为的君主名字前面加上“The Greet”来表示其在政治军事上取得的非凡成绩,翻译成中文就是“某某大帝”。
虽然这个“大帝”的称呼有些名不副实,但在西方历史上获得此殊荣的也不多,我们熟悉的有亚历山大大帝、查理大帝、阿尔弗雷德大帝、腓特烈大帝等等。而克努特大帝是为数不多的拥有“大帝”头衔的维京人,而其开创的帝国证明了其确实配得上这一称号。
受影视剧的影响,很多人认为维京人都是一群残忍弑杀、侵略成性的海盗,他们乘坐着龙头战船从一个地方侵略到另一个地方,往往是打了就跑,并不会建立一个稳定的政权。

这种现象在维京人对外扩张的早期比较常见,但随着与欧洲各国长时间的战争和不断的徙居,维京人也开始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政权,如法国的诺曼底公国、俄罗斯的诺夫哥罗德公国等,另外就是下面要介绍的丹麦王国。
十世纪上半叶,丹麦王国形成,第一位国王是高姆,所以他所创立的王朝也被称为高姆王朝。高姆死后,他的儿子蓝牙王哈拉尔德一世统一了丹麦,并征服了挪威,成为丹麦和挪威两国的国王。
蓝牙王死后,他的儿子斯韦恩成为新的丹麦国王,斯韦恩最大特点是留着两撇金色的八字胡,所以人称“八字胡”。斯韦恩上任后,重新发动战争控制了他和蓝牙王内斗期间脱离控制的挪威,兼任了挪威国王。

而在丹麦海对岸的英格兰,从8世纪开始就频繁遭受维京人的侵扰。在阿尔弗雷德大帝时期,英格兰人虽然打败了维京人,但是也没有能力把维京人全部赶出去,所以就和丹麦维京人达成协议,在英格兰的东部划出一块区域给丹麦人居住,称为“丹法区”,同时给丹麦人一大笔钱换取和平,这就是丹麦金。
斯韦恩成为丹麦国王的时候,英明神武的阿尔弗雷德大帝早已作古,此时统治英格兰的是被称为“决策无方者”埃塞尔雷德二世。
从绰号就知道这个英王上不了台面,埃塞尔雷德统治昏聩,国内矛盾重重,丹麦人趁此良机又开始频频侵扰英格兰,埃塞尔雷德无力抵抗,又增加了一大笔丹麦金买平安。
古代欧洲各国的国王比中国皇帝权力小得多,要想筹措赔偿金增加赋税并不容易,虽然丹麦人的入侵减弱了,但丹麦金也快把埃塞尔雷德逼疯了。

1002年11月13日,正是基督徒的圣布莱斯节,埃塞尔雷德突然下令屠杀居住在英格兰的丹麦人,一时间大量丹麦人被屠杀。这是一个昏招,此时居住在英格兰的丹麦人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杂居融合,已经和盎格鲁撒克逊人相差无几,埃塞尔雷德的屠杀让丹麦人极度恐慌,逼迫他们不得不寻求丹麦王国的势力来保护自己。
斯韦恩得知消息后,悲喜交加,悲的是她的妹妹全家也惨死在圣布莱斯节大屠杀之中,喜的是他终于有借口发动对英格兰的入侵。
斯韦恩知道短时间内,丹麦并没有实力吞下英格兰,在精心准备了10年后,1013年斯韦恩打着为同胞报仇的名义,吹响了进攻英格兰的号角。英格兰各地在短时间内相继失守,埃塞尔雷德仓皇逃往诺曼底避难。

1013年圣诞节,丹麦人斯韦恩在伦敦加冕为英格兰国王,宣告了丹麦维京人对英格兰的最终征服。然而仅过了一个多月,斯韦恩便突然暴毙。根据遗嘱,他的长子哈拉尔继承丹麦王位,次子克努特继承英格兰王位。
然而斯韦恩统治英格兰时间太短,并没有建立起稳固的统治。在克努特死后,大部分贵族并不认可他的儿子克努特,便将流亡诺曼底的埃塞尔雷德请了回来继续当英王。
但不久后,埃塞尔雷德去世,英格兰贵族又推举他的儿子埃德蒙为新的英王,史称埃德蒙二世。
克努特再次率军入侵英格兰,埃德蒙领兵抵抗,双方激战一年,于1016年签订协议。根据协议规定,克努特和埃德蒙共治英格兰,埃德蒙死后由克努特继承英国王位。
协议签订后不久,埃德蒙突然去世,年仅26岁,克努特遂成为英格兰唯一的国王。

为了更好地统治英格兰,克努特休掉了前妻,迎娶了埃塞尔雷德的遗孀——诺曼底的艾玛,他在英格兰的统治得到了进一步稳固。
1018年,他的哥哥丹麦国王哈拉尔去世,没有留下子嗣,克努特回到丹麦继承了丹麦王位,成为英丹两国的共主。
然而,在克努特征战英格兰之际,维京史上另一位强人出现了,他就是被挪威人誉为“圣王”的奥拉夫二世。1015年,奥拉夫在丹麦人手中夺回了挪威。
此时的克努特在英格兰立足未稳,无力插手北欧事务。当克努特稳固了在英格兰的统治,从兄长哈拉尔手中接过丹麦王位后,就着手对付奥拉夫。
奥拉夫是一个标准的维京人,他出身海盗,性格残暴,却是一个狂热的基督徒,他强迫挪威百姓改信基督教,对于那些不皈依的人采取了非常极端的手段,导致挪威贵族离心离德,百姓民怨沸腾。

1028年,克努特联合挪威反对贵族将奥拉夫流放,但不甘心失败的奥拉夫于1030年卷土重来,但很快就被克努特与挪威贵族所镇压,奥拉夫战败而死,克努特又成为挪威的国王。
此时的克努特已经成为英格兰、丹麦和挪威三国的共主,统治的疆域包括了现在的英格兰、丹麦、挪威、苏格兰和瑞典南部,北海成为他所统治帝国的内海。经历数百年的对外掠夺扩张,维京人的海盗事业在克努特手中发展到了顶峰。因为他的成就,克努特被人尊称为大帝,他所统治的辽阔疆域被称为“北海帝国”。
克努特虽然是丹麦人,但他在英格兰待的时间最久,也习惯了在伦敦的生活,所以在此后的统治中,他大部分时间都留在伦敦,丹麦的事务交给了他的妹夫乌尔夫伯爵管理。
然而乌尔夫也不是善茬,他利用丹麦人对克努特的不满,阴谋夺权,但很快被克努特粉碎。乌尔夫逃进了一所教堂,他以为克努特会顾忌教堂是圣地不会杀他,但克努特却在教堂中抓住了乌尔夫,并在圣坛前杀死了他。

由此可见,克努特虽然皈依了基督教,但身上仍保留维京多神教信仰中好勇斗狠的一面,很好地反映了当时维京人从多神教过渡到基督教的复杂性。
为了更好地统治帝国,尤其是英格兰,克努特颁布了《克努特法典》,限制王权,严肃军纪,获得了英格兰贵族和百姓的拥护,在英格兰的统治日益稳固。
有一个故事流传甚广,克努特的一个臣下奉承说,克努特是海洋的统治者,连海洋都要听从他的号令。克努特于是将椅子放在海边,命令海水不准打湿椅脚,但海水并没有听从他的命令。
克努特训斥了这名臣下,并声称上帝才是大海的统治者,而国王的权力是有限的。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克努特在英格兰的统治是十分谨慎,也是相当英明的。

另外,为了拉拢人心和加强统治,克努特在英格兰设置了四个伯国,分封给了四个诸侯,这四个诸侯相互牵制。其中,威塞克斯伯爵戈德温势力最大,此后成为英格兰内乱的根源。
1035年,年仅40岁的克努特英年早逝,他所创建的北海帝国也很快分崩离析。他的儿子分别继承了丹麦、挪威和英格兰,其中尤以英格兰的局势最为复杂。
克努特的两个儿子哈罗德一世和哈罗克努特相继去世后,“忏悔者”爱德华复辟威塞克斯王朝,维京人在英格兰的短暂统治结束,英格兰重新回到盎格鲁撒克逊人手中。
相关推荐:
· 欧洲为什么没有像中国一样形成大一统国家?全网回答没有一个靠谱的

· 意大利到底什么人种?为什么和英法德等欧洲其他国家差异这么大?

· 从法老重臣到整个民族沦为“巴比伦之囚”,犹太人犯了哪些错?

· 四分五裂,一堆傀儡国王,法国历史第一王朝墨洛温王朝有多拉胯?

· 高卢的、罗马的还是日耳曼的?一文讲清楚法国史的开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