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傩

 夏浩华 2024-05-14 发布于安徽

傩文化热

20世纪80年代初,学术界兴起一股“傩戏热”、“傩文化热”,到本世纪初的不到20个年头里,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平均两年举办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迄今已出版了150多部学术专著、调查报告和大型面具画册。与此相适应,初步建构了一个新兴的人文交叉学科——傩学。
傩戏、傩文化考察与研究的陡然升温,有其社会原因。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把它们打入“另册”,尘封为学术禁区,“文革”期间更不用说,被一律斥责为宣扬封建迷信而予以禁绝。直到70年代末,拨乱反正、思想解放大潮的涌起,才彻底冲破了这人为的学术禁区。

傩的解释

傩,这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字,古今学者对它的内涵有各种各样的诠释。最简单的说法,“傩,是古代驱鬼逐疫的仪式。”的确,有这方面的内容,但这只是表象。作为一种复杂奇特的原始文化现象,它在三千多年文化心理轨迹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极其丰富的文化积淀,隐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有着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民俗学和艺术学等的巨大学术研究价值。
远在三千年前的周代,傩便以带有神秘色彩的雄浑、凛冽风貌,在国家规定的傩事典礼中,同自然灾害和瘟疫进行较量。古籍文献告诉我们:春季在国都范围内举行的“国人傩”,目的是“傩(逐疫之意)阴气也,驱寒祛阴”,意在“以毕春气”。秋季举行“天子傩”,“此傩,傩阳气也。”意在驱逐过剩的阳气。以防暑疠。秋季“大傩”,“此傩,傩阴气也。”与此同时,下级军官方相士率领百隶在宫廷“索室殴疫”,把瘟疫赶走。当时在民间举行的“乡人傩”,也照此办理,火爆的很。

傩礼活动

在这些傩礼活动中,“气”,占有重要位置。甚至天子在一年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日里,都要到郊区举行隆重的“迎气”仪式。其原因是,古人认为一切自然界的变化和发生瘟疫,都是因阴阳二气的不调,致使“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疾。”而“气佚则厉鬼出使而引。”疫便成了鬼的代词。而一年三次傩礼就是为了避免冬季、春季阴气太盛,夏季阳气太盛。不论阴气或阳气太盛,都“物极必反”,造成旱涝的灾荒和瘟疫的流行。为此,古人通过傩礼使一年四季阴阳二气调和,便能风调雨顺,寒暑相宜,人寿年丰,从而达到国富民强、天下太平的最终目的。

傩字

傩字,从人,从难是由人和难(nàn)两字组成。不妨说,傩是古人对灾难的勇敢挑战。或者说,傩是古人通过巫术方法去征服自然,从而寻求人类同自然的平衡与和谐的一种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古人在傩礼中促使阴阳二气的调和,是阴阳五行学说的早期实践。古代哲学认为,阴阳二气是宇宙的本原物质,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现象的形成,都决定于阴阳二气的变化。这里有古代的唯物论因素。傩礼中避免阴阳二气的“物极必反”,使二气在矛盾中寻求调和,即矛盾的统一。这里又有难能可贵的朴素辩证法。另一方面,古人使用所谓巫术超自然威力的方法,驱使阴阳二气调和和索室殴疫却是荒唐不经、徒劳无益的。
用捏就的土牛“以送寒气”等,也都是古人一厢情愿的主观幻想,难免陷入主观唯心论的泥坑。实在是幼稚、怪诞得可笑。但古人在驱逐瘟疫过程中,那种富于浪漫的激情和大无畏的战斗精神,却展示出人类幼年时期旺盛的生命意识和生存价值。

傩的衍变和发展

随着历史时代的前进,傩也在不断地衍变和发展。东汉时期的“大傩”,方相氏增加了十二个神兽助手,驱殴的对象。除了周代就有的疫(鬼),还增加了“魅”、“恶梦”、“不祥”和最毒害人的“蛊”。张衡在《东京赋》中说,经过震撼人心的驱傩仪式,达到了“阴阳交合,庶物时育”。这里已寓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人寿年丰的祝愿。而这种蔚为壮观的大傩仪式,增加了歌舞和情节,已具备了“仪式戏剧”——傩戏的雏形。
到了隋唐时期,各种傩的形态都有了发展。以敦煌傩为例,它成了沙洲全城官民僧侣最盛大的节日仪式。从驱傩词“儿郎伟”中得知,它驱除的鬼魃竟包括了侵扰沙洲(敦煌)的异国敌人。这里的傩,其内涵已同保卫国家、包围沙洲城、创造美好家园和幸福家庭联系在一起了。
宋代的“三教合一”,为傩注入了新的内涵,特别是与民俗活动、农村社火活动的融合,扩大了傩的家族。傩戏、傩俗、傩艺等都有较大发展。而驱逐的对象更趋向多样化。到了近代,山西的《斩旱魃》是铲除大地干旱的旱魃(传说是皇帝的女儿)、四川的《二郎降魔》是降服造成水患的孽龙。而河北捉黄鬼》中的黄鬼,已经变成忤逆不孝、无恶不作的人间败类。鬼的形象在逐渐社会化、人格化,成为道德败坏的代表,让它经受道德法庭的审判。

傩文化

以傩礼、傩仪为中心,以傩戏傩舞、傩俗、傩艺为主要标志的傩文化,在经历了三千多年的历史发展,已经成为融合多元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和艺术文化的复合体。它以原始文化为基础,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先导,以法术、巫术为手段,并且融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神鬼崇拜、祖先崇拜等内容,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里形成多姿多彩、奇异瑰丽的风采。作为中国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亦即民俗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具有巨大的学术研究价值,为文化人类学民俗学、戏剧发生学等学科,提供了丰富、珍贵的资料,而且仍然活跃在各民族、各地区的傩戏傩舞、傩俗等数百个节目,大都具有奇异、神秘的色彩和独特的审美价值。不必讳言,其中某些节目会有消极、落后的因素,我们在鉴赏过程中应当加以区别,进行必要的分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