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张颠覆我对五味认知的图(进阶—心)

 九九生 2024-05-14 发布于上海

    此篇文章是《辅行决》关于心的补泻方解读,初学者最好对汤液经法图有一定的了解,建议先阅读一张颠覆我对五味认知的图一张颠覆我对五味认知的图(增补)一张颠覆我对五味认知的图(问答)这三篇文章,以便了解体味用味化味后再阅读此文。先附上汤液经法图25味药精图。根据本人最新学习体会,此将25味药精图之咸味药作了调整,去硝石,厚朴改为丹皮,葶苈子,稍调顺序后感觉更为通顺。

图片

图片

   《辅行决》条文:     

    心虚则悲不已,实则笑不休。

   心病者,心胸内痛,胁下支满,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胁下与腰相引而痛。取其经手少阴、太阳及舌下血者,其变刺郄中血者。邪在心,则病心中痛,善悲,时眩仆,视有余不足而调之。

经云:诸邪在心,皆心包代受,故证如是。

陶云:心德在耍。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

小泻心汤

组成:龙胆草,栀子各3两,戎盐如杏子3枚 

功效:治心中卒急痛,胁下支满,气逆攻膺背肩胛间,不可饮食,食之反笃者方。

上三味,以酢三升,煮取一升,顿服。少许,得吐则瘥。

大泻心汤

组成:龙胆草 栀子各3两,苦参, 半升 升麻各2两 戎盐如杏子3枚(一方无苦参,有通草二两,当从)

以上六味,以六升,先煮前五味,得三升许,去滓。内戎盐,稍煮待消已,取二升,服一升。当大吐,吐已必泻下,即瘥。

功效:治暴得心腹痛,痛如刀刺,欲吐不吐,欲下不下,心中懊脓,胁背胸支满,迫急不可奈者方。

组成分析:小泻心汤3味:龙胆草苦,栀子苦,戎盐咸。两苦一咸。很多人对泻心汤为何用到咸味感到疑惑。除了要符合配伍原则防止泻太过外。我们还可以换个思路这样理解:苦咸化酸,就是苦味和咸味在一起,会产生酸味。而酸味又是泻肝的。那么两苦一咸经过合化后,就变成一苦一酸泻心泻肝了。当然,合化后的味肯定比较弱,故仍以苦味泻心为主。

大泻心汤共6味药,在小泻心汤基础上加苦参,豉,升麻,3者一苦一酸一辛,看不出规律。但如果仔细看煎煮方法,有六升同煮(也有版本用苦酒)。对经方了解的人肯定知道无论是酢还是苦酒,都是酸味的,此处加大酸味药,偏向泻肝的方向。

功效分析当心实初期心中急痛胁下支满时,我们用小泻心汤即可;当心实较严重出现痛如刀刺,急不可耐时,就要用大泻心汤。

小补心汤

组成:栝蒌一枚,捣碎、,薤白八两,半夏半升,洗去滑 

功效: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方。

上三味,以白酨浆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再服

大补心汤

组成栝蒌一枚,捣碎,薤白八两,半夏半升,洗去滑,枳实,厚朴各二两,桂枝(另有版本是桂心)

上六味,以白酨浆一斗,煮取四升,每服二升,日再服

功效:治胸痹,心中痞满,气结在胸,时时从胁下逆抢心,心痛无奈方。

组成分析:小补心汤4味药:栝蒌甘,半夏咸,薤白苦,白酨浆酸,一甘一咸一苦一酸,没有规律。大补心汤7味在小补心汤基础上再加枳实(酸),厚朴(苦),桂枝(辛),凑足了辛咸甘酸苦五味。也和其他脏的大补汤组方规则不大一样。

功效分析:当心虚初期胸痹不得卧时,我们用小补心汤即可;当心虚较严重出现心中痞满,气结在胸,心痛无奈时,就要用大补心汤。

辅行决》条文:

又邪客心包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若车马惊,面黄目赤,或口舌生疮,或吐衄血者,善喜补休,虚则气少善悲,久不依,发癫仆。

小泻心包汤

组成:黄芩,黄连,大黄各三两

功效:治胸胁支满,心中跳动不安者方。

大泻心包汤

组成:黄芩,黄连,芍药各三两 ,干姜,大黄,甘草各一两

功效:治心中怔忡不安,胸膺痞满,口中苦,舌上生疮,面赤如新妆,或吐血、衄血、下血者方。

组成分析:小泻心包汤3味药中,黄芩苦,黄连苦,大黄味咸,两苦一咸,符合小泻汤的两体味一泻味的组方特点。大泻心包汤6味在小泻心包汤的基础上加了芍药三两,干姜,炙甘草各一两,符合小泻肝汤酸多辛少的组方特点。因此可得出大泻心包汤=小泻心包汤(主) 小泻肝汤(辅)且也符合阴数6,逆时针为泻的特点,如下图红色箭头方向。

图片

功效分析心包实初期胸胁支满,我们用小泻心包汤即可;当心实较严重出现怔忡,且出现之口舌生疮面赤如妆等,急不可耐等上焦症状,就要用大泻心包汤,心包和肝同泻。

小补心包汤

组成:丹皮,旋复花,竹叶各三两,一两

功效:治血气虚少,心中动悸,时悲泣,烦躁,汗自出,气噫,不欲食,脉时结者方。

大补心包汤

组成丹皮,旋复花,竹叶各三两,一两,人参,甘草炙,干姜各一两

功效:治心中虚烦,懊憹不安,怔忡如车惊,饮食无味,干呕气噫,时或多唾涎,其人脉结而微者方。

组成分析:小补心包汤4味药中,丹皮咸,旋复花咸,竹叶苦,豉酸,两咸一苦一酸,符合小补汤的两体味一泻味一化味的组方特点。大补心包汤7味药是在小补心包汤的基础上加了人参,甘草,干姜,各一两,两甘一辛为补脾方。因此可得出大补心包汤=小补心包汤(主) 小补脾汤(辅)。且也符合阳数7,顺时针为补,如下图红色箭头方向:

图片

功效分析心包虚症初期表现为血虚之心悸,烦躁,我们用小补心包汤即可;当心包虚症较严重出现怔忡,且出现心中懊憹不安,怔忡如车惊时,就要用大补心包汤,心包和脾同补。

问题探讨

1、为什么心的补泻方组方没有规律?

相比其他四脏,心的补泻方规律并不那么明显。此时联想到《素问》-灵兰秘典论: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这说明心主神,而神是不可轻易被我们揣测的。而心包的补泻组方却比较有规律。

2、为什么多了个心包的补泻方?

作为君主神明,当有外邪侵犯时,均由心包代受。故文首的条文中写到,经云:诸邪在心,皆心包代受,故证如是。由此可以看出,《伤寒论》中出现的三黄泻心汤其实泻的是心包,而《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症治第九出现的栝蒌薤白半夏汤,就是小补心汤,补的是心。

3、心和心包的补泻方,两者症状有什么区别?

从两者功效可以看出,无论虚症还是实证,补泻心包对应的症状比较轻,而补泻心的症状比较重。原因是当邪气突破了心包这层后,才由心来受之,此时症状就更加危急,出现了心中急痛,痛如刀刺,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等危急类似心脏病发作的症状。这好比一个国家的君主被俘获,整个国家都面临灭亡的时候了。当然这种情况比较少见,更多的是邪在心包层面。在药店我们就可以观察到,买治心脏病药的顾客,远远不及买治口舌生疮的三黄片或三黄丸的顾客多。

下一篇文章,我们将谈谈脾,并分析半夏泻心汤类方,敬请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