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汤液经法图系列(5): 三黄泻心汤与栀子豉汤

 仙鹤草中医学堂 2021-04-20

前几期我们讲了汤液经法图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大家一定要记住这样一句话,即:汤液经法图是通过五脏虚实认识疾病,通过五味补泻治疗疾病。从这个思路出发,我们举了一个最经典的方子,桂枝汤,这是一个肝木病证的治疗方,准确地说是,补肝之方。

本节课,我们说说心火病证的治疗方。

(一)

首先,我们呈上汤液经法图。

图片

汤液经法图(小金药师)

这是我们画的一张“体”、“用”概念转换后的汤液经法图。通过这张图,我们就能很直观地了解,对于哪一脏的疾病,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药味配伍来补泻治疗。

也许有人会问,金老师,为什么你首先要讲肝,其次要讲心呢?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在地球上,四季变化顺序是:春—夏—秋—冬,六气主气的顺序是: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无论是哪一种顺序,对应在五脏角度,都是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这是大自然的时间流动规律,是无法逆转的客观规律

当然,在电影《信条》里面,这个规律被逆转了。不过,如果大家看过这个电影就会发现,电影是好看,但那是假的,逻辑上有硬伤。如果真的按照熵增熵减原则逆转,逆转后的那个黑哥哥,不光是要戴面罩呼吸的问题,而是曾经吃进去的用来降低人体熵值的三明治,在已经排出来之后,需要按照这个路径再往回走。你想想,人体的进口和出口完全对调,已经消化吸收入血进入细胞的氨基酸也需要再返回变成原来的食物态,就这一个操作,人就完了。

图片

信条海报(图源网络)

所以,时间流动是无法逆转的,人也不可能脱离世界,让世界逆转,人还能继续向前,这会违反“天人相应”的基本规则。假如真的可以熵增熵减来逆转,我们认为,也不是一定要按照原来的路径,而是可以通过其他路径。下次诺兰再拍这个题材时,其实可以从“天人相应”这个角度入手。

言归正传,既然大自然存在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的客观变化规律,那我们也这么讲。

在汤液经法图中,如果以左下角为起点逆时针看,也就是这样的规律。

图片

敦煌遗书(图源网络)

(二)

好,接下来我们正式开始讲治疗心火病证的方子。

既然是讲心火的补泻方,那么自然就有“补心”和“泻心”的区别。想想我们平常熟悉的中药方剂或中成药,是不是有一些方剂的名字里就包含了上述2个词语呢?是的!比如说,三黄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天王补心丹、补心气口服液等。

图片

天王补心丸(图源网络)

但是,这些方剂或中成药的功效,并不都是汤液经法图里面的泻心或补心的功效。

原因有以下两点:

其一,汤液经法图从历史上某一个时期开始(有研究说是魏晋时期,也有说法认为宋代民间还有残存),就逐渐淡出主流并失传了,一直到《辅行诀》的公开出版才又重现。也就是说,汤液经法图不是连续传承的内容,中间有过很长时间的断档。所以,自然而然地,这段时期内的中药方剂也不可能是以汤液经法图体系来命名。之前咱们讲过,汤液经法图的五脏补泻概念,与现在我们常说的补脾、补肾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完全等同。

其二,就拿刚才说的这几个例子来看,天王补心丹和补心气口服液,都不是经典的补心之方,从现在的中药功效角度看,它们一个侧重于养阴,一个侧重于补气。半夏泻心汤呢,也不是经典的泻心之方,大家看看《方剂学》教材里面,半夏泻心汤以及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都属于调和肠胃的和解剂。它们治疗的心下痞,现在一般认为是胃脘满闷,只是用“心”做了一个定位概念。

所以,在刚才提到的几个方剂或中成药里,半夏泻心汤、天王补心丹和补心气口服液,都不符合汤液经法图的补泻含义。唯独三黄泻心汤,符合汤液经法图的补泻含义

图片

伤寒杂病论(图源网络)

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功效。

从功效角度看,三黄泻心汤能够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用于治疗三焦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目赤肿痛、心烦口渴、尿黄便秘等。现代中成药三黄片、一清胶囊等,实际上都是三黄泻心汤的底方。

但是,三黄泻心汤并不只是一个清热解毒的方子,它原本的主治证也不只是这些。在《金匮要略》里,记载三黄泻心汤的原文为:“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而这一点,恰好符合《辅行诀》里面对心气实的认识,即“心胞气实者,受外邪之动也。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或吐衄血;虚则血气少,善悲,久不已,发癫仆”。

可以看到,这里面有“目赤”,有“吐血衄血”。由此可知,从汤液经法图体系看,治疗面赤目黄和吐衄血的三黄泻心汤,真的是在泻心。

图片

辅行诀(图源网络)

接着,我们看看药味组成。

三黄泻心汤由3味药组成,分别是大黄、黄连和黄芩。从《中国药典》可以查到,大黄的药性是苦、寒,黄连的药性是苦、寒,黄芩的药性还是苦、寒。不过,汤液经法图体系并不这样认为。在这个最早的五味理论中,黄连、黄芩是苦味药,而大黄是咸味药。

遵循这个理论,由2个苦味药和1个咸味药组成的方子,符合心火病证的治疗选药。同时,从苦味药多于咸味药这一点来看,功效是以泻心为主的。

所以,这个方子叫做泻心汤,它的名称很准确,它的组方用药也很准确。

图片

汤液经法图心火区域(图源网络)

图片

三黄泻心汤(小金药师)

与此同时,大家也可以看到,心火病证的补味是咸味,泻味是苦味,调味是酸味。所以,组一个泻心的方子,可以选择苦味药和咸味药,并保证苦味药在全方占有主导地位。当然,也可以选择苦味药和酸味药,不选咸味药

有没有这样的方子呢?有的!代表性的就是栀子豉汤。

栀子豉汤也是《伤寒杂病论》的经方,由栀子和淡豆豉组成,其中栀子味苦泻心,淡豆豉味酸收心,一泻一收,也构成了经典的泻心之方,用于治疗虚烦不得眠。

所以,组方用药的药味确定了之后,可选的组合方式、可用的组方中药其实不止一种。

图片

苦味中药栀子原植物(图源网络)

(三)

好,接下来,我们再重点说说大黄的咸味。

对于大黄是咸味药这件事,可能有很多人不理解。大家会想,既然《中国药典》都认定为大黄是苦味药,《神农本草经》都标示大黄是苦味药,为什么你就一定要标新立异,认为大黄是咸味药呢?

大家还记得我们在第一课里面提到的一个词吗?叫做“破旧立新”,叫做“否定之否定”。如果想真正走近汤液经法图,就把你以前学的忘了吧。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上研究生时,课题研究就是中药药性理论,我们把《神农本草经》里所有的中药的四气和五味整理出来,建了数据库,然后采用一种叫做关联规则分析的数学方法研究了这些四气和五味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最常见的四气为寒、平和热,最常见的五味是苦、甘和辛,而且从概率统计上看,最常见的四气五味组合,完美地构成了苦寒、甘平和辛热3种固定关系。

就这个研究,我还发表了SCI论文。

这个发现说明了什么呢?我当时想,其实至少说明一点,那就是四气五味的分布是不均衡的,有些多,有些少,而且有一些属性之间,并不独立,存在关联性。

但是,当我看到《辅行诀》里面关于中药药性的记载之后,我猛然发现,我之前的那些研究,也许还能说明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目前我们能看到的现存最早的本草《神农本草经》,也许已经是传抄了很多年的药性记载,而不是最早的药性理论。这其中有错简,有遗漏,有演变,有不完善

图片

神农本草经(图源网络)

那么,《汤液经法》里面是怎样记载的呢?

根据《辅行诀》的记载,《汤液经法》认为“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为了展示这种五气生五味的过程,陶弘景列出了25味示例中药,称为“药精”。其中对于咸味药的记载为:“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旋覆花、大黄、泽泻、厚朴和硝石这5个中药为咸味药,属火。

我们认为,这种表述方式,可能是更为本源的药性理论,一则是因为这种药性理论直接与阴阳五行这样更高层次的理论相连接,二则是这个理论中的五行五味对应具有更好的均衡性和逻辑自洽性,三则是采用这个理论来解读经方配伍,符合度极高。

而这其中的“大黄为木,泽泻为土”的表述,描述的是同一药味不同中药的各自特点,也就是“五味之变”。这个理论我们放到以后说。今天大家先记住,这5个中药是咸味药。

所以,一个中药的真实滋味与功效药味,在最开始的时候,一定是相匹配的,是合二为一的。古代圣人也许正是凭着这种特点,通过药物生长环境、药材的象结合口尝药味,来确定中药的功效。而在后来的传承过程中,由于理论失传、品种混乱和品质降低,才会出现真实滋味与功效药味不匹配的情况,出现二者分离的情况。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现在的药性记载中,一定包含有一些内容与本原内容相同,也一定包含有一些内容已经发生了变化。

而大黄,就是那个发生了变化的中药,它的本原药味是咸味而不是苦味,五行属性是火中木。

其实,我们只要找一块大黄,用开水冲泡一段时间后尝一下就知道,大黄真的没有那么苦,不像黄连和黄芩那么苦。

图片

大黄(图源网络)

所以,希望大家重新认识中药的药味,这也是后面一系列分析的基础。好,今天就讲到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