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宽一|加减乘除,激励隐性辍学学生

 夏德明 2024-05-14 发布于山东

隐性辍学是一个教育术语,指学生仍有学籍,但“名在人不在”或者“人在心不在”“人在爱不在”“人在力不在”。这群学生人数还不少,有只注册,人离校的;有人在校内,心在校外的。他们无心学习,不思进取,经常迟到旷课早退,即使进入课堂,也多不遵守纪律,要么伏桌睡觉,要么搞小动作;人上课,心“下课”,“一天打鱼,三天晒网”,混天度日,特别是农村乡镇学校的留守儿童尤为突出。

隐性辍学学生,沉溺游戏、昼夜颠倒、贪图享乐、浑浑噩噩、虚度年华、辜负青春、碌碌无为、荒废学业。他们心中的“鹰”已经死了,没有奋斗目标,缺乏学习动力。让隐性辍学学生重新树立志向,燃起生活热情,扬起学习风帆,乐观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是摆在每个老师面前的一个大课题,也是每一位老师的责任。那么,如何让这些学生立下志向,学海竞渡?有没有让这些学生重新“仰望星空”的灵丹妙药呢?我斗胆来谈一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德育+心育,让隐性辍学学生重新仰望星空

在当前隐性辍学学生普遍存在的教育形势下,德育+心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德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心育则侧重于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两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德育历来是学校工作的首位,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归根到底在于培养有高尚品德的人才。树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立德就是通过“德育实施”来教育人、感化人、激励人、培养人;树人就是“以人为本”,通过得当的教育来引导人、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教育的核心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学生“三观”正确了,才会心如明镜“仰望星空”。

隐性辍学学生为什么不勤学、不真学、不深学,甚至不想学、不愿学、不肯学呢?出现这样的状况,肯定是有其内在的原因的。我们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读懂学生的心思,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千方百计让这些学生愿意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心事和困惑。才有可能“因材施教”,才可能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实施不同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排除叛逆、孤僻、自卑、自闭等的不良心理和缓解焦虑、抑郁、烦躁、厌学等负面情绪。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学生不勤学、不真学、不深学、不想学、不愿学、不肯学的难题。

德育+心育,更容易让隐性辍学学生重新仰望星空,立志学海竞渡,争做有理想、重品行、守纪律、勤学习、敢担当的好学生。

二、关爱-歧视,让隐性辍学学生感受学校温暖

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滋润孩子心灵的甘露,是哺育孩子健康成长的阳光。在爱的教育下,孩子们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呵护,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勇敢地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教师的爱能够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让他们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爱的教育,是尊重的教育,也是耐心的教育。它要求每一位教师尊重学生,耐心开导,谆谆教诲、循循善诱。对于隐性辍学学生,更需要老师的爱,因为他们往往学习基础比较差,是隔三差五违纪的调皮捣蛋的“另类”学生。隐性辍学学生忌讳教师挖苦和歧视,忌讳教师另眼看待,白眼对待,更忌讳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对于隐性辍学学生只有“关爱-歧视”,他们才会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学校温暖。

三、个性×特长,让隐性辍学学生体会成功乐趣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在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是世界的唯一。所以,在教育和培养过程中,应当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和个性差异,同时注重发掘和培养每个人的特长和优势。

尊重个性意味着我们要理解和接纳每个人的独特性,包括他们的禀赋、性格、兴趣和爱好等等。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尊重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尊重每个人的选择,按照他们各自的成长轨迹和发展方向“有的放矢”地落实培养计划。

因此,在学校里,很有必要成立各种兴趣小组,挖掘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积极开展美术、音乐、体育、劳动、科技以及信息技术等各学科的竞技、竞赛活动和各种文体活动,促进学生特长发展、丰富校园文体生活,让隐性辍学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

四、班集体÷学生个体,让隐性辍学学生收获坚定信心

班级是一个大家庭,良好的班集体是由每一位学生来共同创建的。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使每一位学生拥有一个舒适、和谐、互助、共进的学习环境。班集体的发展与学生个人的发展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个人的发展与班集体紧紧相连,密不可分。良好的班级的可以让学生有一种优越感和集体荣誉感。相反,在班级中不思上进的隐性辍学学生也往往给班级脸上“抹黑”。如果班级能够理解、包容、团结、关爱、帮助本班的隐性辍学学生,班级的建设也会越来越好。因此,每一个班集体理应秉持“先进带后进,后进赶先进;先进更先进,后进超先进。”的理念对隐性辍学学生开展帮扶转化工作。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位隐性辍学学生,用综合的尺度来评价他们,给他们的优点和进步送上友谊的鲜花、真诚的掌声和热情的喝彩,让他们感受班级的温暖和成功的喜悦;让他们看到成长的希望,收获坚定信心。

总之,重视隐性辍学学生的帮扶、感化、扭转工作,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它能够不断减少隐性辍学学生厌学、恶学、不学现象。我们只有从学校内部管理出发,采取德育心育的教育方法;提倡关心爱护,摈弃讽刺歧视;尊重个性差异,发展学生特长;重视班级建设,注重帮扶转化。

巧用加减乘除,激励隐性辍学学生重新燃起读书的热情,立志学海泛舟,扬起竞渡风帆,仰望星空,见贤思齐,斗志昂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