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问题及应对策略

 GXF360 2017-07-27

教改论坛

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问题及应对策略

高 建 伟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摘 要] 隐性辍学指学生虽身处课堂,但内心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以及学生时常不在校而学籍却在校的学习状态。当前,大量农村学校存在严重的隐性辍学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隐性辍学问题虽无法根治,但可以设法减少,以降低其对家庭、学校、社会造成的危害。减少隐性辍学现象,挽救处在辍学边缘的学生,需要疏导和调节学生自身的不良心理和行为,同时改善将学生引入隐性辍学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应对策略

21世纪,在党的正确指导和带领下,义务教育在我国农村地区已得到了广泛、全面的普及,我国对农村教育进行了大量投入,农村义务教育已基本免除学杂费,因经济因素而辍学的现象已得到有效控制,且效果显著。但农村初中生厌学、旷课、逃学等现象却日益严重,我们把这些表面上虽在学校接受学校教育,但已“人在心不在”,以及学生时常不在学校而学籍却在校的状态称之为隐性辍学。根据相关调查统计,我国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率平均超过5%,有的学校达到近15%,甚至最极端的学校将近30%。[1]这种现象既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当地社会的稳定。[2]

一、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的原因

1.内部诱因

(1) 学习成绩差,错误地应对挫折。存在隐性辍学的农村中学生性格、人格各不相同,但存在着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落后。初中生的心理尚不成熟,部分学生意志力薄弱,无法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挫折。进入初中后,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明显扩大,部分成绩落后学生无法正确面对学习上的困难,会产生一系列不良情绪性行为。他们可能会因为一场考试或若干场考试排名靠后,心理遭受严重挫折,产生烦恼、焦虑、抑郁、厌学情绪。一部分学生不敢面对现实选择逃避,对学习开始变得冷漠,甚至于放弃自己的学习目标。部分学生把挫折的原因归于自身,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不如别人,对学习失去信心,逐渐放弃学习。

(2) 正值青春期,逆反心理严重。青少年正处在人生的“过渡期”,这一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期,学生开始出现独立意识和“自我中心”主义,他们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束缚,从而达到心理和行为上的独立。为了表现自己的“独立性”,他们尽其所能通过各种手段、方法确保自己与外界的对立。因此,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一遇到自己认为不公正、不合理的事便与父母和师长处处对抗,教师要求学生做的事,他们偏不做,不让他们做的事,他们偏要做,他们用破罐破摔的方式发泄内心的不满,以获得暂时的心理平衡。由于在学习上无法表现自己,他们便在课堂上和老师对着干,调皮滋事或者严重违法乱纪,从隐性辍学逐渐转变为显性辍学。[3]

(3) 认知存在偏差,选择错误的行动。人的行为往往是在人的“自我认知”的支配下完成的,学生选择隐性辍学很大程度上是自主决定的。对自我的认知是人类自觉性与自制力的基础和前提,学生之所以转变为差生的原因在于他们的“自我认知”存在一定偏差。自我认知存在偏差的学生表现为:(1)自我认识不足。自我认识是学生通过对自身的主客观评价,对自我身心特征做出的判断,自我评价对个体的心理与行为表现有着重要的影响。自我认识不足的中学生当成绩落后时会认为,不用说考上重点高中,就连升学都是件很难的事,因此他们对学业前景一片茫然。(2)自我体验感消积。自我体验感是人对自身所持有的主观态度。自我体验感差的学生缺乏自信感,并且极易产生自卑感,他们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归结于自己的能力不如别人,因而采取自暴自弃的方式,旷课、逃课、迟到、早退,逃避学校生活。(3)自我监控能力弱。自我监控指人们对自身行为和言语的控制,自我监控能力弱的学生当感受到课堂枯燥乏味时,便会做出一些小动作,思考一些和教学毫不相干的事情,内心游离于课堂之外。

(4) 自我效能感较低,无法获得成功感。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完成某一任务所进行的主观判断。当学生在学习上反复失败无法获得成功感时,其自我效能感便会降低。自我效能感的下降将会降低学生对学习的坚持性,使学生在困难面前退缩,情绪化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当他们需要时,知识和技能却无法发挥。

2.外部诱因

(1) 家庭教育缺失或失误。家庭的成员结构、家长的思想观念、亲子关系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表现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生活在特殊家庭结构的学生隐性辍学率较高,例如:父母离异或父母一方离世的学生,因为家庭教育缺失很容易走向隐性辍学之路。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进城务工潮产生的留守儿童在农村学校中已占很大比例,留守儿童因为隔代教育,其隐性辍学率明显高于普通家庭。生活在普通家庭结构中的学生的隐性辍学现象也是不容忽视的,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受其父母思想观念的影响,父母的思想观念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深刻的。例如:一些观念较落后的父母认为:子女上学费用很高,并且将来成为上班族工资不高,不如早些打工赚钱。于是,他们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不闻不问、漠不关心,生活在这种家庭下的学生出现隐性辍学行为具有一定必然性。

(2) “差生”的相互影响。“差生”是指那些学习成绩差、不适应学习生活、智力正常的学生。差生不一定都隐性辍学,但隐性辍学的学生一定是“差生”。由于“差生”存在共同的特性,他们普遍会聚积在一起,成为““差生”团体”。“差生”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不容小视的,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往往会逐渐形成很严重的后果。处在隐性辍学最初阶段的学生可能只是上课不安心听讲,但在“差生”团体带领下去过若干次网吧、游戏厅之后,学生有很大可能沉迷于游戏,从心不在课堂演变为人不在课堂,无故旷课、迟到,使隐性辍学程度进一步加深。

(3) 教师的消极评价与冷落。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可能改变学生的一生。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评价会对孩子产生难以挽回的消极影响,特别是贬抑性的评价,如“笨”“不开窍”等,都可能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强烈自卑感,产生自我封闭心理,成为在青少年时代就已埋藏的祸根。自卑感的蔓延和扩散,将导致错误的心理定式的产生,引发学习困难和许多行为上的困扰,妨碍正常的人际交往活动的进行。如果教师对学生做出过于极端的评价:如“饭桶”“笨蛋”等,还可能引起学生的公开对抗,发生师生冲突事件,使学生无法安心致力于学习,不得不选择主动辍学。

(4) 缺乏学生感兴趣的课程。由于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落后性,农村学校的软硬件条件已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4]硬件方面表现为:音乐、体育、美术课程所需的器械、器材短缺,而学校方面却不加重视,导致这些学生感兴趣的课程的开展缺乏必要的物质条件。软件方面主要表现为:(1)教师数量不足。尤其是音体美教师严重不足,同样导致这些课程无法开设;(2)教师质量不高。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枯燥乏味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学生感兴趣的课程不存在,每天面对枯燥乏味的课堂也是学生选择隐性辍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问题的应对策略

1.疏导和调节学生自身的行为和心理

(1) 目标激励法。对于处于隐性辍学中的学生,可对其不良行为进行矫正,行为的矫正要建立在对学生的充分尊重和关注基础上。教师要和学生积极沟通:第一,帮助学生建立短期目标。让学生独立自主完成作业,上课自主听讲,不违反校规校纪,不迟到、早退、逃课,每周以书面形式总结所学知识。短期目标完成后,教师可对学生进行正强化鼓励其继续进步。第二,指导学生建立长期目标。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教授学生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向学生传递正确的学习态度,逐步提高学生的能力与成绩,使学生逐步树立起对学习的信心。

(2) 情感支持法。农村学校的“问题学生”“差生”多为留守学生或者家庭结构特殊的学生,他们缺乏来自长辈的关爱以及情感支持。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中,教师在学校中充当着学生长辈般的角色。如果教师给予学生以情感支持,学生必定受益匪浅。教师应积极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以及时鉴别和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在疏导学生心理过程中,教师应全神贯注地聆听学生讲话,充分重视学生表露出的每一种情感,尽量不要打断学生的讲话,提供充裕的时间给学生进行自我反省、反思,让学生将积蓄已久的苦恼倾述给自己,并加以开导。与学生分享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的相关经历,建立起彼此间的信任,做出积极、正确的回应,推动学生正确对待与应对生活、学习中的挫折。

(3) 情绪调节法。初中生处在人生发展的“断乳期”,他们仍然是孩子,无法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从而产生一系列不良情绪:如抑郁、挫折感、厌学情绪等。因此教会学生情绪调控,促进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显得十分重要。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不良情绪可能造成的后果,使学生从思想上拒绝产生不良情绪的动机。教授学生合理宣泄情绪:如痛哭、放声高歌、写日记等,从而减轻失望、悔恨、苦恼、抑郁等消极情绪,降低心理压力,以谋求心理平衡。农村中学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心理调节手段,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2.改善将学生引入隐性辍学的外部环境

(1) 建立家校互动机制。家庭教育可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积极的环境,也可能使学生缺乏心理、生理、情感的支持。因此促进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只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家庭的积极配合与互动。对学校而言:空间上,学校可建立家校互动场所,为家校交流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时间上,学校可根据自身的作息时间,合理安排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对家庭而言:家长要积极参加家校互动,对学生要严慈并济,主动与学校联系,了解学校的相关规定。家长与教师要相互了解,以达到共同的教育目的。家长要了解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

(2)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团结的、向上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学校要努力抓好校园文化建设:第一,切实抓好学校的德育活动,如开展德育主题班会、法制讲座、学生社团活动等,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加强文化意识建设。第二,学校可充分发挥民主集中精神,广泛征求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建立起既体现教师的意志,也体现学生的意识,具有全面性、可操作性、奖惩性及被大家认同并遵守的规章制度,强化学校管理。第三,初中生充满了青春活力和创造力,乐于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学校应为此创造条件,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如:开展知识竞赛活动、志愿活动、体育竞赛活动、文艺比赛活动等等,从而帮助学生发挥其爱好特长,培养学生的多方面兴趣。[5]

(3) 发挥班集体的力量。“差生”大多情绪压抑,自卑感强,十分害怕他人讥笑、讽刺。他们活动时间最长的场所是教室,接触最多的是周围的同学,所以班风的好坏对他们的影响很大。教师要大力抓好班风建设,使他们有舒适的学习氛围,能够享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逐渐消除心中的抑郁。教师可鼓励各方面表现比较好的学生与他们多交往,帮助他们走出自我封闭的圈子。教师可对班内退缩性差生展开调查,查找知识的“断层”与“漏洞”,确定补习的内容和补习的对象,组织“补习小组”,指定小组组长,定期给他们补课。同时安排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与成绩差的学生组成“对子”,互相帮助。以此来调动差生的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

(4) 教师应注重教育艺术。教育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师要拥有知识,更要拥有爱心和智慧。面对犯错的学生,教师既要严格要求、批评教育,也需要用爱心去感召,用智慧去引导。例如:在转化差生的工作中,很多教育者强调“扬长教育”即发现差生的“闪光点”和“长处”,发挥其某一方面的特长,随之带动其“短”即学习方面的进步。“扬长”固然重要,但是“补短”更不可缺少。“补短”不能及时跟上,学生固有的自卑、薄弱意志往往会使他们在学习遇到困难时产生畏难、退缩、焦躁等情绪,影响其正常转化。因此,睿智的教师既注重“扬长”也注重“补短”。教师始终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相信学生的心,不断修炼自己的教育智慧,以爱为动力,以智慧为手段,走近学生,培养学生,和学生共同成长。

[参 考 文 献]

[1] 马壮.农村初中隐性辍学状况与对策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4(7):7-10.

[2] 白亮.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述评[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4(4):27-32.

[3] 杨润勇,王颖.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现状调查和规律研究:小康农村地区初中学生辍学现象研究之一[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36-41.

[4] 刘建林,张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3(5):173-175.

[5] 何俊,邓志刚.新品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4-5.

[责任编辑:江桂珍]

[DOI] 10.16165/j.cnki.22-1096/g4.2017.02.002

[收稿日期] 2016-10-19

[基金项目]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立项课题(JG14CB054)。

[作者简介] 高建伟(1990-),男,河北张家口人,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 G522.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477(2017)02-0006-0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