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昌硕的小楷原来这么好,融钟繇之秀美和颜体之壮美,找到了自己的平衡点

 悟墨書屋 2024-05-14 发布于河南
中国美院书法专业 博硕 集王圣教序手稿 118页
台北故宫发现王羲之书法,网友:100亿也不卖

吴昌硕的楷书功底深厚,源于青少年时临摹颜鲁公的字帖,奠定了扎实基础。

在私塾学习时,他以模仿为师,每日晨光初照便开始临摹数张,课余则于廊下的石砖上用请水练笔,不辍寒暑。

成年后,他涉猎钟繇之字,自言研习“学钟太傅三十余年”,可见其对书法艺术的执着追求。

图片

图片

颜真卿,唐代书法巨匠,以篆籀笔法创新写就丰腴雄浑的楷书,其作品结构宽博、骨力遒劲,端庄而雄伟。

相对而言,钟繇的字迹清丽秀美,适宜细书,颜真卿则擅长挥毫泼墨,成就大字的壮阔之美。

吴昌硕在吸取颜体精粹后,再探钟繇之境界,巧妙地在壮美与秀美中找到了平衡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取向。

刘江学者对其评价甚高,认为颜鲁公和钟繇均重视结体与用笔的精神内涵。吴昌硕汲取了两位大师的精髓,进而塑造了自己的书法风格,内敛而含蓄,力量淳厚而内蕴,为其后的书法造诣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吴昌硕,书法界巨擎,以楷书为艺术之本源。其书法旅程,自楷书起航。

图片

《元盖寓庐偶存》

钱君匐曾于《略论吴昌硕》中述及,吴氏楷书《元盖寓庐偶存》为最早。

图片

《元盖寓庐偶存

此非仅为展示之作,更乃吴氏自我陶冶之品,天成韵律,非名利能致。

与其篆书大字之激昂冲动相比,此小楷更是朴实无华,任凭自然,四十三岁时所书,已露钟繇之风骨,亦不失唐人经卷之韵味。

图片

图片

上图为其40岁所作小楷,师法钟繇小楷笔法圆润,意境方正,近汉简风格稳重而深远。藏锋于捺,横竖剑尖般犀利,收笔含蓄,蕴含深蕴,清雅之气,自然流露,无需矫饰,恬淡从容。

图片

譬如“王”字,笔触轻盈而右侧沉稳,书写间彰显写经之精神;再观“命”字,厚重含蓄,与钟繇神似。整篇布局,疏朗得体,生动而流转。

吴昌硕于壮年时勤习黄庭坚之笔法,并深究《龙门二十品》等北碑精华,将黄山谷的书法与北碑的精髓融汇贯通,铸就其独特书风:古韵悠长,既刚健有力,又不失柔美。

图片

图片

踏入不惑之年后,其所创作《为泳诏老友题诗》字迹结构方正,笔力圆润,在钟太傅的基础上,更融入唐代写经的意境,韵味独具。

图片

图片

至七旬高龄所撰写的《故清太学徐君墓志铭》,展现了晋唐书法的风范与北碑的风韵,笔致精练,字体庄重,从中可窥钟繇对其影响的深厚基础。

显而易见,吴昌硕的楷书,基于钟繇之根,汲取多方艺术养分,其中钟繇的影响犹如巨流河源,深远而持久。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出品✎精微堂  

责编✎寒雪 微信shufagongke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