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痛风效果不错的一个方

 李创先生 2024-05-14 发布于广东

加味苍柏散

【来源】

加味苍柏散,源于《医学入门》卷七;清・吴谦《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亦收载。

【组成】

苍术ー钱、白术八分、知母五分、黄柏五分、黄芩五分、当归四分、芍药四分、生地四分、木瓜三分、槟榔三分、羌活三分、独活三分、木通三分、防己三分、牛膝三分、甘草一分。

【用法】

加生姜水煎,温服。有痰,加竹沥、姜汁;大便实,加桃仁;小便涩,倍牛膝。

【功效】

清热利湿,活血止痛。

【主治】

湿热脚气而形质实者。

【方解】

苍术、白术去湿;知母、黄柏、黄芩去热;当归、芍药、生地调血;木瓜、槟榔行气;羌活、独活利关节、散风湿;木通、防己、牛膝引药下行及消肿湿;甘草和药。

【临床应用提要】

刘渡舟教授临床应用此方治疗湿热痹之湿重型,临床症见:四肢沉重困痛,麻木不仁,屈伸不利,关节肿大,色微红,或透亮,或见肌肉萎缩,面色垢滞,小便黄浊不利,大便黏滞不爽,舌红,苔黄厚腻,脉象沉湿。女性病人多见带下量多,色黄味大。

【临床应用】

案1:腿肿(刘渡舟医案)

闻某,女,45岁。1993年10月5日初诊。

从臀至腿,肥胖粗大,其肿如象,非常沉重,行步维艰。以手按腿肌肉发胀而不凹陷,兼有带下之患。切脉沉缓,视舌苔黄且腻。刘老辨此证为湿热下注,似肿非肿,气血为之痹阻。用加味苍柏散加减治之:

知母10g、黄柏10g、防己12g、木通10g、当归10g、白芍10g、独活6g、羌活6g、苍术10g、白术20g、木瓜10g、槟榔10g。

二诊:上方服5剂,腿之肿胀见消,变成松软,白带不见。照方又服5剂,则腿肿续见消退,病人感觉身体疲乏为显。转方乃用当归拈痛汤:

党参12g、当归15g、茵陈12g、白术12g、茯苓20g、猪苓20g、泽泻15g、防己12g、苦参10g、升麻3g、黄芩6g、羌活6g、防风6g、炙甘草6g、葛根10g、苍术10g。

三诊:此方连服5剂,两腿之肿胀大为减轻,其脉来软,舌色淡嫩。此乃湿解而脾气未复也。方用:

党参15g、黄芪20g、白术15g、炙甘草8g、当归10g、陈皮10g、升麻3g、柴胡3g、生姜3片、大枣7枚、苍术10g、黄柏4g。

连服5剂,体力大增,停药而愈。

原按:本案腿肿,非为水气内停,乃为湿热下注,痹阻气血所致。故虽肿而按之不凹陷。所见带下、舌黄、脉沉缓,皆为湿热之证。故治疗本案总以清热利湿,通利气血为大法。加味苍柏散与当归拈痛汤均是治疗湿热下注的代表方剂,但前者用于实证湿热,后者用于湿热挟虚。本案先见,俱为实象,故用加味苍柏散治之。二诊时“腿肿见消”,但“身体疲乏为显”,此兼脾气亏虚之象也故改用当归拈痛汤治之。本方在大量清利湿热药中伍用党参、升麻、炙甘草等有补中益气之意也,《医宗金鉴》用于治疗“虚湿热”之证,颇得要义。三诊时,但见脉软舌嫩,此湿热去而脾气不复之象,故再用补中益气汤合二妙散收功。本案治疗突出了抓主症的重要性。

案2:痹证(刘渡舟医案)

张某某,女,48岁。1993年9月1日初诊。

病人双侧膝关节红肿疼痛已有数年之久,下肢活动明显受限,并且每于经期前后则症状加重,并见白带淋漓不断,小便黄短等症。舌红、苔白腻、脉弦而数。刘老凭脉辨证,认为湿热之邪下注,而气血受伤所致,治应清热利湿,补血健脾。选用《医宗金鉴》之加味苍柏散:

羌活8g、独活8g、苍术10g、白术12g、生地12g、知母10g、黄柏10g、白芍12g、当归12g、牛膝10g、炙甘草6g、木通10g、防己15g、木瓜10g、槟榔10g。服7剂后腿痛减轻,尿已不黄,腻苔去其大半,带下几愈。又疏原方10剂膝关节痛止,诸症亦随之而愈。

原按:本案为热痹之证。感受湿热之邪,或素体阳胜,感受寒湿之邪入里化热,均可形成本证。正如《素问・痹论》所说:“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热为阳邪,其性急迫,侵入人体经络关节之后,与气血搏结,使筋脉拘急,经络瘀阻而发生剧烈疼痛,痛处红肿灼热,且伴有口渴、溲黄、舌红、脉数等症。治疗上一方面要清热利湿,另一方面需活血通经。加味苍柏散方用二术、黄柏、木通、防己、槟榔以清热利湿;当归、牛膝、木瓜活血通经;生地、知母、白芍清热养阴;二活祛风胜湿,使邪从表散。本方清热而不碍湿,祛湿而不伤阴,服之即使湿热去、经脉通、气血和,而痹证自除。本方刘老常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腰、及下肢关节疼痛,若湿热较重,可加龙胆草、菌陈以增强其清热利湿之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