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左氧氟沙星的合理用药

 rwm1110 2024-05-14 发布于新疆

国内批准适应症

外用

滴剂:对左氧氟沙星敏感的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肺炎球菌、细球菌属、肠球菌属、棒状杆菌属、假单胞菌属、绿脓杆菌、嗜血杆菌属(流感嗜血杆菌、结膜炎嗜血杆菌(科威氏杆菌))、莫拉(布兰氏)卡他菌、莫拉杆菌、沙雷氏菌属、克雷白氏菌属、变形杆菌属、不动杆菌属、肠杆菌属、厌氧菌属(丙酸杆菌)所引起的下述感染性疾病:眼睑炎、睑腺炎、泪囊炎、结膜炎、睑板腺炎、角膜炎。

软膏剂/乳膏剂/硬膏剂:用于治疗脓疱疮、疥疮、毛囊炎等化脓性皮肤病。

眼用制剂/凝胶剂:本品适用于细菌性结膜炎、角膜炎、角膜溃疡、泪囊炎、术后感染等外眼感染。

口服给药

本品适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下列轻、中度感染:

(1)呼吸系统感染:急性窦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社区获得性肺炎;

(2)泌尿系统感染:急性肾盂肾炎、复杂性尿路感染等;

(3)生殖系统感染:前列腺炎、附睾炎、宫腔感染、子宫附件炎、盆腔炎(疑有厌氧菌感染时可合用甲硝唑);


(4)皮肤软组织感染:传染性脓疱病、蜂窝组织炎、淋巴管(结)炎、皮下脓肿、肛周脓肿等;

(5)肠道感染: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肠炎、沙门菌属肠炎、伤寒及副伤寒等;


(6)其它感染:外伤、烧伤及手术后伤口感染、腹腔感染(必要时合用甲硝唑)、乳腺炎、胆囊炎、胆管炎、骨与关节感染以及五官科感染等。

注射给药

本品适用于敏感细菌引起的下列中、重度感染:

(1)呼吸系统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弥漫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肺炎、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

(2)泌尿系统感染:肾盂肾炎、复杂性尿路感染等;

(3)生殖系统感染:急性前列腺炎、急性副睾炎、宫腔感染、子宫附件炎、盆腔炎(疑有厌氧菌感染时可合用甲硝唑);

(4)皮肤软组织感染:传染性脓疱病、蜂窝组织炎、淋巴管(结)炎、皮下脓肿、肛脓肿等;

(5)肠道感染: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肠炎、沙门菌属肠炎、伤寒及副伤寒;

(6)败血症、粒细胞减少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各种感染;

(7)其它感染:乳腺炎、外伤、烧伤及手术后伤口感染、腹腔感染(必要时合用甲硝唑)、胆囊炎、胆管炎、骨与关节感染以及五官科感染等。

内常规剂量

外用

滴剂:一般 1 次 1 滴、一日 3 次滴眼,根据症状可适当增减。对角膜炎的治疗在急性期每 15~30 分钟滴眼 1 次,对严重的病例在开始 30 分钟内每 5 分钟滴眼 1 次,病情控制后逐渐减少滴眼次数。治疗细菌性角膜溃疡推荐使用高浓度的抗生素滴眼制剂。

软膏剂/乳膏剂/硬膏剂:外用,涂擦于患处。

(1)脓疱疮:每天涂药 3 次,疗程 5 天;

(2)疥疮、毛囊炎和其它化脓性皮肤病,每天涂药 1 次,疗程 7 天。

眼用制剂/凝胶剂:将本品滴入眼睑内。一日 3~5 次,一次 1~2 滴。推荐疗程为细菌性结膜炎 7 天、细菌性角膜炎 9~14 天,或遵医嘱。

口服给药

片剂:口服,一次 0.5 g(1 片),一日 1 次。

分散片:可直接口服/吞服,或将本品适量投入约 100 mL 水中,振摇分散后口服。成人每日 0.2 g~0.3 g,分 2~3 次口服。病情较重者,每日最大剂量可增至 0.6 g,分 3 次口服。另外,可根据感染的种类及症状适当增减。

注射给药

静脉滴注,每日 400 mg,分 2 次静滴。重度感染患者及病原菌对本品敏感性较差者(如绿脓杆菌),每日最大剂量可增至 600 mg,分 2 次静滴。据感染的种类及症状可适当增减。

药物警戒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和含诺氟沙星):与「心脏瓣膜关闭不全」的相关风险警示

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

1、临床试验

(1)不良反应 ≥ 1%(n = 7537)

感染和侵袭:念珠菌病(1%)

精神系统:失眠(4%)

神经系统:头痛(6%)、头晕(3%)

呼吸系统:呼吸困难(1%)

胃肠道系统:恶心(7%)、腹泻(5%)、便秘(3%)、腹痛(2%)、呕吐(2%)、消化不良(2%)

皮下和皮肤组织:皮疹(2%)、瘙痒(1%)

生殖系统和乳房:阴道炎(1%)

其他:水肿(1%)、注射部位反应(1%)、胸痛(1%)

(2)不良反应 0.1%-1%(n = 7537;n = 7274)

感染和侵袭:生殖器念珠菌病

血液和淋巴系统: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粒细胞减少症

免疫系统疾病:过敏反应

代谢和营养障碍:高血糖、低血糖、高钾血症

精神系统:焦虑、激动、混乱、抑郁、幻觉、噩梦、睡眠障碍、厌食症、异常做梦

神经系统:震颤、惊厥、感觉异常、眩晕、亢进、运动过度、异常步态、嗜睡、晕厥

呼吸、胸腔和纵隔疾病:鼻出血

心血管系统:心脏骤停、心悸、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律失常、静脉炎

胃肠道系统:胃炎、口炎、胰腺炎、食管炎、胃肠炎、舌炎、艰难梭菌结肠炎

肝胆系统:肝功能异常、肝酶升高、碱性磷酸酶升高

皮肤和皮下组织:荨麻疹

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关节痛、肌腱炎、肌痛、骨骼痛

肾脏和泌尿系统:异常肾功能、急性肾功能衰竭

2、上市后不良反应

血液和淋巴系统:全血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溶血性贫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免疫系统:过敏性休克、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

精神系统:精神病、妄想症、孤立的自杀意念

神经系统:重症肌无力、嗅觉丧失、味觉障碍、周围神经病变(可能不可逆)、脑电图异常、发音困难、假性脑瘤

眼部:葡萄膜炎、视力障碍、视力降低、视力模糊、弱视

耳朵和迷走神经紊乱:听力减退性、耳鸣

心血管系统:尖端扭转型室速、心电图 QT 延长(偶见)、心动过速、血管舒张

呼吸系统:过敏性肺炎(偶见)

肝胆系统:肝炎、黄疸

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肌腱断裂、肌肉损伤

肾脏和泌尿系统:间质性肾炎

其他:发热、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肌酶增加

严重不良反应

上市后不良反应

免疫系统:超敏反应(有时致命):过敏性休克、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

精神系统:自杀企图、自杀

肝胆系统:肝功能衰竭(包括致命病例)

皮肤和皮下组织:大疱性皮疹包括:Stevens-Johnson 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急性全身性发疹性脓疱病(AGEP)、固定药疹多形性红斑、光敏性/光毒性反应、血管破裂炎

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横纹肌溶解断裂

肾脏和泌尿系统:间质性肾炎

其他:多器官衰竭

禁忌证

已知对左氧氟沙星或其他喹诺酮类抗菌药过敏的人禁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注意事项

1、致残和潜在的不可逆转的严重不良反应, 包括肌腱炎和肌腱断裂, 周围神经病变, 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1)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已有报告在同一患者的身体不同器官系统同时发生致残和潜在的不可逆转的严重不良反应,通常包括:肌腱炎,肌腱断裂,关节痛,肌痛,周围神经病变和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幻觉,焦虑,抑郁,失眠,严重头痛和错乱)。

(2)这些不良反应可发生在使用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后数小时至数周。任何年龄段的患者,之前没有相关风险因素,均有报告发生这些不良反应。


(3)这些反应可在开始使用左氧氟沙星后数小时至数周内发生。任何年龄或没有预先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都经历过这些不良反应。在出现任何严重不良反应的最初迹象或症状时应立即停用左氧氟沙星。此外,避免在经历过与氟喹诺酮类药物相关的任何这些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中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

2、肌腱病和肌腱断裂

(1)氟喹诺酮类药品,包括左氧氟沙星,会使所有年龄段患者的肌腱炎和肌腱断裂的风险增加。这种不良反应最常发生在跟腱,跟腱断裂可能需要手术修复。也有报告在肩、手部、肱二头肌、拇指和其他肌腱点出现肌腱炎和肌腱断裂。肌腱炎和肌腱断裂可发生在开始使用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后数小时或数天,或结束治疗后几个月。肌腱炎和肌腱断裂可双侧发生。


(2)这种风险在 60 岁以上老年患者,服用皮质类固醇药品患者及肾脏、心脏或肺移植手术的患者中进一步增加。除了年龄和使用皮质类固醇的因素外,另可独立增加肌腱断裂风险的因素包括剧烈的体力活动,肾功能衰竭以及以前的肌腱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肌腱炎和肌腱断裂也发生在没有上述风险因素的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患者中。肌腱断裂可发生在治疗过程中或治疗结束后;也有报告在治疗结束数月后发生肌腱断裂。

(3)在患者发生肌腱疼痛、肿胀、炎症或断裂后,应停止使用本品。在出现肌腱炎或肌腱断裂的迹象后,应建议患者休息,并与医生联系,换用非喹诺酮类药品。有肌腱疾病病史或发生过肌腱炎和肌腱断裂的患者应避免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

3、周围神经病变

(1)已有报告患者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产生罕见的感觉或感觉运动性轴索神经病,影响小的或大的轴索,致皮肤感觉异常、感觉迟钝、触物痛感和衰弱。对于某些患者,症状可能在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用药后很快发生并且可能是不可逆的。

(2)如果患者出现外周神经病(神经元病)变症状,包括疼痛、烧灼感、麻刺感、麻木和/或无力,或其他感觉错乱,包括轻触觉、痛觉、温觉、位置觉和振动觉的变化,应立即停药。有周围神经病变病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4、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1)精神不良反应

氟喹诺酮类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与精神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有关,包括:中毒性精神病、幻觉或偏执;抑郁或自杀念头;焦虑、激动、烦躁或紧张;意识模糊、谵妄、定向障碍或注意力障碍;失眠或噩梦;记忆障碍。曾有自杀未遂或完成自杀的报道,尤其是有抑郁症病史或潜在的抑郁症危险因素的患者。这些反应可能在第一次给药后发生。如果接受左氧氟沙星的患者出现这些反应,请停用左氧氟沙星并采取适当措施。

(2)癫痫发作、颅内压升高和震颤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氟喹诺酮类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与癫痫(抽搐)、颅内压升高(包括假性脑瘤)、震颤和头晕的风险增加有关。与其他氟喹诺酮类药物一样,患有已知或疑似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的患者应谨慎使用左氧氟沙星,这些疾病可能使他们易于癫痫发作或降低癫痫发作阈值(例如,严重的脑动脉硬化、癫痫)或存在其他可能导致癫痫发作或降低癫痫发作阈值的风险因素(例如,某些药物治疗、肾功能不全)。如果接受左氧氟沙星的患者出现这些反应,请停用左氧氟沙星并采取适当措施。

5、重症肌无力加重

氟喹诺酮类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具有神经肌肉阻滞活性,可能会加剧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肌肉无力。上市后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死亡和需要通气支持,与重症肌无力患者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有关。已知重症肌无力病史患者避免使用左氧氟沙星。

6、其他严重的有时是致命的不良反应

在接受氟喹诺酮类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治疗的患者中,很少报告其他严重的、有时是致命的不良反应,有些是由于超敏反应,有些是由于不确定的病因。这些事件可能很严重,通常在多次给药后发生。临床表现可能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发热、皮疹或严重的皮肤反应(例如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血管炎;关节痛;肌痛;血清病;过敏性肺炎;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功能不全或衰竭;肝炎;黄疸;急性肝坏死或衰竭;贫血,包括溶血性和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包括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全血细胞减少症;其他血液学异常。第一次出现皮疹、黄疸或任何其他超敏反应迹象时立即停用左氧氟沙星,并采取支持措施。

7、超敏反应

据报道,接受氟喹诺酮类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治疗的患者出现严重且偶尔致命的超敏反应或过敏反应。这些反应通常在第一次给药后发生。一些反应伴随着心血管虚脱、低血压或休克、癫痫发作、意识丧失、刺痛、血管性水肿(包括舌头、喉咙、喉咙或面部水肿或肿胀)、气道阻塞(包括支气管痉挛、呼吸急促和急性呼吸窘迫)、呼吸困难、荨麻疹、瘙痒和其他严重的皮肤反应。首次出现皮疹或任何其他超敏反应迹象时,应立即停用左氧氟沙星。严重的急性超敏反应可能需要用肾上腺素和其他复苏措施进行治疗,包括吸氧。

8、肝毒性

已收到接受左氧氟沙星治疗的患者出现严重肝毒性(包括急性肝炎和致命事件)的上市后报告。在超过 7000 名患者的临床试验中,没有发现严重的药物相关肝毒性的证据。严重的肝毒性通常发生在治疗开始后的 14 天内,大多数病例发生在 6 天内。大多数严重肝毒性病例与超敏反应无关。大多数致命性肝毒性报告发生在 65 岁或 65 岁以上的患者中,并且大多数与超敏反应无关。如果患者出现肝炎的体征和症状,应立即停用左氧氟沙星。

9、主动脉瘤和夹层的风险

流行病学研究报告称,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后两个月内主动脉瘤和夹层的发生率增加,尤其是在老年患者中。风险增加的原因尚未确定。对于已知主动脉瘤的患者或主动脉瘤风险较高的患者,仅当没有可用的替代抗菌治疗时才使用左氧氟沙星。

10、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

(1)几乎所有的抗菌药品均出现过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的报告,包括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严重程度从轻度腹泻至严重结肠炎。抗菌药品治疗使结肠的正常菌群改变,从而导致艰难梭菌过度生长。

(2)艰难梭菌产生的毒素 A 和 B,是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的原因。高毒性的梭菌引起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升高,这些感染抗菌治疗无效,并可能需要结肠切除术。

(3)在接受抗生素治疗后,出现腹泻均应考虑 CDAD 的可能性。因为 CDAD 可能发生在使用抗菌药品治疗后两个月,因此仔细询问病史是必要的。

(4)如果怀疑或证实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可能需要停止目前使用的不针对艰难梭菌的抗生素。应适当补充液体和电解质,补充蛋白质,采用针对艰难梭菌的抗生素治疗,出现临床指征时应进行手术评价。

11、 QT 间期延长

某些氟喹诺酮类药品可以使心电图的 QT 间期延长,少数患者可以出现心律失常。上市后监测期间自发报告接受氟喹诺酮类药品治疗的患者出现尖端扭转型室速的情况罕见。已知 QT 间期延长的患者、未纠正的低血钾患者及使用ⅠA 类(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和Ⅲ类(胺碘酮、索他洛尔)抗心律失常药品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老年患者更容易受药品相关的 QT 间期的影响。

12、儿科患者中的肌肉骨骼疾病和动物中的关节病效应

(1)在儿科患者(≥6 个月)中,左氧氟沙星仅适用于炭疽吸入(暴露后)的保护。和对照相比,在接受左氧氟沙星的儿科患者中观察到肌肉骨骼疾病(关节痛、关节炎、肌腱病症和步态异常)发病率的增加。

(2)在未成年的大鼠和狗中,口服和静脉给予左氧氟沙星导致骨软骨病的增加。对于接受左氧氟沙星的未成年狗承重关节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存在软骨的持续损伤。其他喹诺酮类药物也可在多个物种的未成年动物中产生承重关节类似的糜烂,以及关节病的其他体征。


13、对血糖的干扰

曾有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引起血糖紊乱(如症状性高血糖和低血糖)的报道,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同时口服降糖药(如优降糖/格列本脲)或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建议应密切监测其血糖变化情况。如果患者在接受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时出现低血糖反应,应立即停药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14、光敏感性/光毒性

在使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后暴露于阳光(日光)或紫外线照射下,会发生中度至严重的光敏性/光毒性反应,后者可能表现过度的晒伤反应(例如烧灼感、红斑、水泡、渗出、水肿),常出现在暴露于光的部位(通常是颈部的 「V」 型区域、前臂伸肌表面、手的背部)。因此,应该避免过度暴露于光源下。发生光毒性反应时应停药。

15、耐药菌的产生

在尚未确诊或高度怀疑细菌感染以及不符合预防适应症的情况下开左氧氟沙星处方并不会为患者带来益处,并可增加产生耐药菌的风险。


排版 | 阿澈


参考资料:左氧氟沙星合理用药. 用药助手APP.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