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历法号“十”与甲骨文象形文字变化典例1

 商洛古文化院 2024-05-14 发布于陕西
作者:王国伟(笔名:zenmax 浮凸)


作者:王羿近照 

夏历法号“十”与甲骨文象形变化典例1
作者:王国伟 王羿
  

百科载:斗是象形字。《说文》:斗,十升也。象形,有柄。凡斗之属皆从斗。徐灏段注笺:《六书故》引汉绥和壶文作,孝成鼎文作 ,皆古象形文,小篆其变体也。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契文 即斗形是天法“十”下的斗形--国伟注。金文作 犹相近似。篆文作图A已渐失其形。卜辞云:'丙辰卜,月丁比斗'庚午卜,月辛未比斗'癸亥,月甲比斗'已亥卜,月庚比斗,雨,庚子卜,月辛比斗'癸已卜,月……比斗…… '当如《诗》 '惟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古'北斗'南斗均谓之''月比斗犹言'月犯斗可见斗字之本义确实指十升为斗之斗,但《说文》篆文已严重讹变,而从甲骨文一直到秦汉的斗字形体基本未变 [2李学勤主编;赵平安副主编.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071242]

zenmax福凸】:因发现天法法号为“十”,而今数字“十”商朝为“”,商人此斗字,先用天法天赐、丰收意喻象形,而商卜辞云:'丙辰卜,月丁比斗’,'庚午卜,月辛未比斗’,'癸亥,月甲(即月甲之“甲”写作“十”。王羿注)比斗’,'已亥卜,月庚比斗,雨,庚子卜,月辛比斗’,'癸已卜,月……比斗’。斗,“北斗南斗”,即后世俗称“七星勺”夜间方向的标志,'月比斗犹言'月犯斗’,即月处在“七星勺”的位置,商人据天法“十”进制之“十”,写法是干支法号之“”,而并非后人认为商的“”是后世“十”的写法,因为商的“七”也是写作“十”,而将“”改为“十”,都是春秋战国的事了(见上图)。到了秦为尊天法,其篆文才彻底变化。而此认为“”之象形;有北斗南斗之“勺”“有柄”之形,此与商斗字下部是“十”形而非“”明显有别,,因此用“勺”“有柄”之形当不准确,但商甲骨文的数字“七”与干支法号“十”的写法相同,即商的数字“七”写做“十”形,所以,斗在商意喻“七星”北斗或南斗更为准确。

徐灏段注笺:'《六书故》引汉绥和壶文作,孝成鼎文作 ,皆古象形文,小篆其变体也。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契文 即斗形。金文作 犹相近似。篆文作图A已渐失其形’”所谓小篆其变体”“篆文作图A已渐失其形”,皆是后人,尤其是秦尊天号“十”,避免与法号相同而凡用之故。


秦汉时少习山下的县都是几千人 (王帼聲配图)







  敦煌博物馆王国伟爨书展品(武关道发现记局部)

再次声明: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商业转载者以盈利性质获利时,必须与商洛市古文化院共享分配,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以免侵权难堪。



温馨提示:如文中观点表述有混淆,请以《秦汉雒史》原著为准。欢迎转载、引用我院院士作品学术观点。但,请注明出处。以免侵权。               商洛市古文化研究院

往期回顾:
1.商洛商探源
2.少习武关地望新考
3.宰相“杨炎负义”典故
4.国博中的西周商洛人
5.周星教授带博士生考察商洛新发现的“故武关”
6.少习武关地望新发现
7.商洛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8.秦朝上雒丞印下迷失的商洛界河游记
9.商洛破译——士山盘“仲国”补义
10.秦“上雒丞印”的科学依据
11.二重证据浅论
12.商洛地方古史文化的若干问题
13.秦封泥与商洛古史
14.三伏天游上洛
15.古城墓葬文物“哄抢”及被盗的思考
16.西安近年封泥除土地调查
17.洛间论(上)
18.洛间论(中)
19.温庭筠笔下的“茅店”在哪里
20.旅游宝典:300年前商於古道是这样的)清.商州赋(之一)
21.旅游宝典:大清商於古道两城池五关隘是这个样   清.商州赋(之二)
22.(旅游宝典:大清商於古道吃的什么飞禽走兽)清.《商州赋》之三)
23.王子朝遗部笔下的两条神河 《洛 间 论》下
24.(旅游宝典:)商鞅敲的那扇门  清.《商州赋》(之四)
25.(旅游宝典:清.《商州赋》译注长序
26.七律:《重游六百里》 (藏头诗)
27.解读商洛五次微信的秘密
28.古丝绸之路内关与边关考游记 (之一)
29.古丝绸之路内关与边关考游记 (之二)
30.古丝绸之路内关与边关考游记 (之三)
31.古丝绸之路内关与边关考游记 (之四)
32.青    烟
33.兰露序
34.兰 露  (商洛兰)
35.古商雒
36.皇城南门的泥印
37.夜村发现双龙古城碑
38.秦封泥“商丞之印”图论
39.《秦汉史少习山下拾遗》秦朝上雒县治的发现(书版)
40.疫间商洛考
41.封泥说
41、洛间口被抓的放牛老头
42、青铜器下的商与密
43、秦楚界河
44、《水经注.丹水》凸释  (上)
45|《水经注.丹水》凸释  (下)
46、朝秦暮楚
47、那条是王道
48、司马起丰(典故影视脚本)
49、楚水
50、秦岭之名论
51峣关葛牌乎?
52、南城子 北城子
53、武关道(秦
54、丹鱼之名
55、丹水之名
56.可能是史学界2020一次伟大的发现(秦驰武关道今商於古道的发现)
57秦楚大道
58、少习之名
59、武关(秦汉)
60、商於(论)
61、为秦始皇修的一座高桥
62、为什么说少习武关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起点
63、焚书坑儒与《左传》中的上雒
64、浅论商洛敦煌文化交流书法巡展与历史考古
65、《岳麓秦简肆》中的襄武、上雒、商、函谷关
66、《观览岳麓秦简(四)上雒商》
67、《上雒县治史》

68、秦四关(秦简图秦前为什么没有“秦岭”的名字

69秦四关(秦简图)

70十二幅图解秦简上雒关与汉中

71、少习山

72、少习山可能是历史上最早用文字与山形命名的地标

73、秦侨下寻秦

74、武关

75、蓝田商洛人都高兴的文旅发现(峣关)图

76、《岳麓秦简(肆)》上雒关外的“雒汉”路经

77。古秦岭

78、古秦岭考游时的党课 (实记小小说连载1)

79、古秦岭考游时的党课 (实记小小说连载2)

80、洛阳与雒阳之名

81、“浅谈上洛郡县”文中的秦前上洛

82、秦史记载的更改黄河之名

83、洛阳与商洛之雒

84、秦始皇被冤排儒两千年的史证

85、史记《左氏春秋》有周秦两版本的依据

86、康熙字典“雒”误注

87、《浙大楚简》左传与《清华简》相关的几个问题(之一)

88、商鞅的封地与此商的出处探析

89.  今本左传不是秦禁书的依据(《浙大楚简》左传与《清华简》相关的  几个问题)(之二)

90.   王国伟著《秦汉雒史》概述

91.《系年》秦“守坟墓” 与秦获九鼎周守“冢岭”的报复

92. 商洛秘史的古石碑

93. 洛南秦宫  亦是全国唯一可考的轩辕帝斋宫

94.文物与《秦记》下的商鞅封地商(县)

95.为商於古道之”商於“的命名说一句话

96.《史记》中《秦记》属性解码的意义

97、《左传》《史记》纪传体秦新朝属性的发现,颠覆了秦史政治的核心性质

98、《左传》《史记》“秦记”秦新朝属性的十二个提要

99、《史记》纪传体应来自于《秦记》

100、颠覆历史的言论--纪传体中的《周本纪》是秦记的主要承接点

101、《史记》沿用汉初史记的秘密

102、秦始皇本纪、世家、列传秦新朝、秦记属性的举例

103、五尺“道”文化对爨体书法隶变起止的影响

104、史记“纪传体”是秦集体智慧结晶的关键例证

104、     ”史记“纪传体”是秦集体智慧结晶的关键例证

105、【爱我商州】王国伟——用古文化为商州代言

106、线装书局 《秦汉雒史》概

107、线装书局《秦汉雒史》”它露出秦史断代失传的一个天大秘密“

108、线装书局《秦汉雒史》秦史断代谜底

109、《秦汉雒史》续:奇妙的数字

110、《秦汉雒史》续:秦称帝后的五行排列

111、泰上皇议

112、《秦汉雒史》下重读清华简秦人始源的发

113、《史记》《左传》断清华简《系年》“秦人始源”的秘密

114、雒史、系年下读周本纪:秦人救西伯才有周800年

115、掀起“太史公”的红盖头(“太史公”新论)

116、秦汉史:掀起“太史公”的红盖头 (续一)

117、秦汉史:掀起“太史公”的红盖头( 续二)

118、秦汉史:掀起太史公的红盖头 (续三)

119、商洛文化自信的名片-秦岭(课件一)

122、栎阳公字瓦当,疑太史公之公的物证(一)

123、栎阳公字瓦当,疑太史公之公的物证(二)
123、栎阳公字瓦当,疑太史公之公的物证(三)

124、栎阳公字瓦当的十字法号来自夏历的标志(四)

125、重磅发现:夏历干支表是人类最早的成果发明【一

126、三星与中原文明关系鉴别的标杆:夏历(干支表是人类最早成果发明【二】)

127、夏历干支年12月365、366天与今相同(干支表是人类最早成果发明【三】)

128、《国际書畫薈萃大匯展》学术研讨会,开启了中国古“干支”与甲骨文、国家等文明标志研讨的先河

12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