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海厦针灸课笔记(31)- 手厥阴心包经之时令属性、天池、曲泽、郄门、内关、大陵、劳宫与中冲

 昵称31367994 2024-05-14 发布于广东
手厥阴心包经,方向是从躯干的天池到手指的中冲。

十二-1、手厥阴心包经

1.手厥阴心包经的气血流注时间是戌时,即晚上七点到九点。

2.心包经跟心经一样,只有九个穴道。

3.心包经的募穴,即心包之募,为膻中穴。

3.如果用中医的生理学来看,心包就是心脏的外膜,把心脏包住。中医的观念,心脏是君主之官,心脏本身不受病。所谓的心脏病,都是病在心包。

4.女性怀孕的头两个礼拜非常重要。中医认为胎儿最初形成时,是先有肾脏,但你看不到它,只能在母体里看到水,这个水就是肾脏。再一周后水生木,出现了肝,再一周后木生火,才有了心脏。此时怀孕两周,西医可以查到胎儿的心跳。

所以怀孕初时这段时间很重要。孕妇如果受到西药影响或情绪不好,小孩生出来是就是所谓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果孕妇在这两周状态保持得很好,等这段时间过去,火生土,到了脾脏生长期,胎儿的心脏就不会受病。(详见👉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5.心包和三焦互为表里经。这两条经的属性,每隔半年会换一次,即当年的夏至到冬至,心包经属火;当年的冬至到来年的夏至,心包经属水。

6.故在下针心包经与三焦经时要注意时令。每逢夏至到冬至,属性是火,木生火,木穴(中冲)是其母穴;火生土,土穴(大陵)是其子穴,火穴(劳宫)是其本穴。每逢冬至到来年夏至,属性是水,金生水,金穴(内关)是其母穴;水生木,木穴(中冲)是其子穴,水穴(曲泽)是其本穴。

7.夏天的时候,身体内部很热,外部环境也很热,此时心包经属火,火会通过流汗把热发散掉。冬天的时候,外部环境很冷,流汗不多,此时心包经属水,它会随着内敛在身体中的心脏之热往下走,进入小肠,变成尿液从膀胱排出。所以,夏天流汗多,冬天小便多,汗尿同源,这是初步的概念。

8.如果有一个人,每天晚上七点到九点都心脏不舒服,叫做时症。按照《针灸甲乙经》,下心包经的俞穴;也可以下我老师教我的荣穴,效果都有的。

9.心包络会于膻中。两个乳中穴的中间就是膻中,下面络到石门穴。石门穴是三焦之募,亦是任脉上的穴道。

10.中医说心开窍在舌,肾开窍在耳,肝开窍在眼,脾开窍在唇,肺开窍在鼻。因为有心包络跟三焦夹在中间,内脏跟外面的器官才能相互连到。

11.三焦和心包是表里经,一阴一阳。心包的气血流向是从上往下走的,是偏向走阴的。而三焦完全是行阳的,它布满全身上下的内脏之间,是无所不治的。

12.所有的腑就是阳,腑即消化系统,包括胆、小肠、胃、大肠、 膀胱和三焦。所有的脏则为阴,包括肝、心、脾、肺、肾和心包。

十二-1、天池穴至曲泽穴

1.在乳中穴旁开一寸,是天池穴。这是心包经的第一个穴道。治症包括:四肢不举、腋下肿。因为这是近取穴。

2.如果有个妇人,她的乳房硬块正好在乳中穴外开一寸,你就可以在心包经选择穴道下针。艾灸的话,还是在天应(哪里有硬块哪里痛,就灸哪里)。

3.只有在喂母乳那段时间,我们会在阳明经上治。原因是要确保奶水往下走,不会有多余的奶水累积在乳房里。(详见👉上期课堂笔记

4.取腋下二寸,就是天泉。它也是近取穴。

5.第三个穴道是曲泽。我们把手弯起来时,中间有一条大筋。大筋外侧是肺经的尺泽穴,内侧就是心包经曲泽穴。

6.曲泽穴是心包经的合穴。阴经的井荣俞经合属性是木火土金水。在冬至到次年夏至时,心包经属水,曲泽是水合,两者属性相同,故曲泽在这段时间为心包经的本穴。

十二-2、郄门穴至内关穴

1.郄门穴是心包经的郄穴。郄穴镇痛、止痛的效果很好。心痛可以在此下针。

2.我们人体的十二经筋,有六条筋在手上,见下图👇

3.在手掌横纹头的穴道叫大陵;横纹头往上二寸是内关,往上三寸是间使,往上五寸是郄门。

4.间使穴下针是专门治疗手麻的,病人手麻的话,间使穴一针下去,手麻就去掉了。如果说手麻在心包经上面,同侧下间使,对侧下大陵,效果就会很好。下同侧的间使,这叫导引法,在下对侧的子母补泻法,这就是导引的精髓。先把目标放好,然后射箭击中。

5.间使穴是心包经的经穴,属金。在冬至到次年夏至期间,心包经属水,金生水,故间使穴在这段时间是其母穴。

6. 内关穴非常好使用,它可以止吐,也可以催吐。当你手压内关时,专注地告诉自己“我不想吐我不想吐”,这样就止呕了。若你手压内关,专新想“我想吐我想吐”,那就吐掉了。人体很奇妙,临床上很有效,你们可以试看看。心包经在管心脏,心藏神。所以你的心神很重要。按左右手都可以。

7.在下针内关时,一般是配合公孙在做。公孙主冲脉,跟着肾经上来直接冲到胃。所以所有胃、心方面、气胸方面的问题,如长年气喘,公孙、内关都可以用。

8.内关穴管奇经八脉的阴维脉。什么是“维”?简单观念是这样的,肋骨里面的一圈叫阴维,。肋骨外面的一圈叫阳维。所以有人来找你说“我心口痛”,痛在“肋骨里面”,就在阴维上治疗,下针内关穴。反之在肋骨外,就在阳维上治疗。

9.内关穴是心包的络穴。络穴跟原穴一样,无所谓虚实补泻。内关是大穴,几乎任何的胃病、心脏病、气喘,通通可以用。

10.当有个人喘得很厉害,公孙、内关先下去,喘就去大半了,再下肺经的中府、云门、肺俞;心脏痛或心口痛得很厉害(动脉血管堵塞、心肌梗塞),公孙、内关下去就减轻了,再下关元、巨阙、天突;胃痛得很厉害,公孙、内关扎下去,胃痛就去了,你再扎足三里、中脘。诸如此类,要懂得调整,但都会用到公孙和内关。

十二-3、大陵穴、劳宫穴、中冲穴

1.大陵穴是心包经的俞穴,属土。夏至到冬至期间,心包经属火,火生土,大陵穴就是该经的子穴。

2.子穴的穴性为泻,心包经的实证在此下针。例如一个女孩有乳房硬块,位置在乳中穴旁开一寸的天池,即在心包经上。如果是初症,会有剧痛、红肿,痛了三、四个月依然拒按(实症拒按,虚症喜按),就在子穴下针。如果是虚症,则下母穴。

2.临床上,有个人左后脚跟痛,这时可以下右手大陵穴。因为手掌弯起来就可类比足后跟。如果要下针更精准,可以用硬筷子压一下大陵穴附近,当找到压痛点时,大陵穴不动,从大陵对压痛点穿刺过去,痛就当场就去了。

大陵穴所在的位置,跟脚后跟很像,可做类比法来治疗脚后跟痛。

3.大陵下针,像神门一样,是从手臂往手掌劳宫穴的方向下。

4.你手轻握拳时,中指无名指尖所到的地方就是劳宫穴。以解剖学来看,它在第二个指掌骨和第三指掌骨的中间,即在手掌的正中间。

5.劳宫穴是荣穴,属火。在夏至到冬至期间,心包经也属火,两者穴性一样,劳宫穴即为心包经本穴。

6.手掌心因汗比较多,所以一般只会下针或推拿,不灸。

7.中指的指尖是中冲穴。中冲穴是井穴,可以退烧。

8.中冲是井穴,井为木。在夏至到冬至期间,心包经属火,木生火,此时中冲成为该经母穴。按照“补井当补合”,当井穴是母穴时,你要到合穴(曲泽)上做补。不要在井穴上做,因为越靠近四肢末梢下针越痛。

手厥阴心包经的流注方向与顺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