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痛风中药妙方——丹溪痛风方加减

 手提书斋 2024-05-14 发布于浙江

35丹溪痛风方加减

【药物组成】苍术、黄柏、防己、威灵仙、天南星、泽泻、车前子各15g川芎、桃仁、红花、羌活、桂枝各10g土茯苓25g萆薢20g

【随症加减】若关节红肿灼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湿热偏盛者,则去天南星、桂枝,土茯苓用至45g萆薢35g佐大黄12g后下,忍冬藤、豨莶草各15g若骨节痛剧而红肿不甚,遇寒加重,苔白,脉沉弦,寒湿偏盛者,则酌加制附子、制川乌、制草乌、细辛、海风藤等,药量随证加减;若遇年老病程日久,且常反复发作,伴腰膝酸软,夜尿频,大便溏烂者,可加鸡血藤、桑寄生各30g杜仲、五加皮、乌梢蛇各15g全蝎8g在疼痛缓解期,可合独活桑寄生汤加减。

【治疗方法】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30d1疗程。每隔1个月复查1次血尿酸,正常后半年复查1次。

【功效主治】清泄浊毒,利湿化瘀。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55例。1个疗程后,治愈4480%,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4%1年内48例患者中有4例复发,复发率占8.33%55例中出现不良反应者3例,其中胃肠道反应2例,眩晕1例。

【经验心得】中医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脾失健运为本;风寒湿热,痰浊血瘀,闭阻经脉为标。初期病位在关节经脉,后期侵蚀筋骨,甚至内损脏腑。因此治疗上应分清标本缓急,分期治疗。急则清泄浊毒,利湿化瘀,祛风通络止痛;缓则健脾补肾,调肝固本。临床每见痛风患者,多形体丰腴,沉湎醇酒,嗜食肥甘厚味,且常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等病相伴而生,疼痛多见下肢末端,夜间尤甚,日久亦可见痛风结节。由此可见湿浊痰瘀为此病之关键成因,故治疗上恪守泄浊利湿化瘀这一大法。拟丹溪痛风加减方为基础,审证权变,随寒热辨证施治。丹溪痛风加减方取自《丹溪心法》上、中、下痛风方,原方13味,本方以此方为基础,去龙胆草、神曲、白芷,易土茯苓、萆薢、泽泻、车前子。方中苍术、黄柏清热燥湿;防己善走下行,清泄下焦膀胱湿热,宣滞通脉,肢节痹痛;土茯苓甘淡性平,主入脾胃二经,可搜毒外泄,助升清降浊;萆薢苦甘性平,主入肾、膀胱二经,渗利湿热而长于分清泌浊,药理研究土茯苓、萆薢能增强肾血流量促进血尿酸的排泄;泽泻甘淡渗湿,泄肾间相火以存阴液,与车前子配伍能抑制肾小管的重吸收而加快尿中成分的排泄,促使血尿酸的降低;天南星祛经络骨节之风痰;川芎行血中之气;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威灵仙通行十二经脉,能宣壅导滞,与羌活、桂枝温经通络,祛风胜湿,缓解关节肿痛;诸药合用,既注重整体观念,又切入局部辨病思维,将局部与整体有机地结合。痛风急性发作以湿热偏甚者居多,常伴大便秘结故除加大土茯苓、萆薢用量之外,还可酌加大黄、忍冬藤,加强清热、通便之力,且大黄所含的大黄素对黄嘌呤氧化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从而减少尿酸的合成,而忍冬藤药性甘寒,疏利关节,舒挛缓痛,并引药达病所。

【方剂出处】陈祖红丹溪痛风加减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5陕西中医,20042512109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