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年,400万,一代中师生正在陆续退出职业生涯

 扬眉剑客 2024-05-14 发布于山东




一,历史简述。中师生在我国有百年历史,这里仅以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的中师生作为叙述对象。恢复高考以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以民办教师为主,农村教育阵地急需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的教师来填补,占领;77年至80年,中师生尚在高考序列,即通过高考录取高中毕业生,学制2年。但由于当时师资缺口巨大,80年代初国家开始成建制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师范生,学制以3年为主;高峰期全国中师学校数量上千所,平均不到两个县就有一所;招生规模逐年增长,从1983年的45万到1998年的84万,二十年内全国中师学校总计培养出400万中小学教师大军,浩浩荡荡奔赴祖国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小学教育一线,极大地改变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师资结构,为后来国家的普初、普九、乃至普高奠定了坚实基础,作出了历史贡献。

二,生源与初心。中师生普遍来自农村,大的方向上,选择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奋斗,这肯定没问题;客观上,当时读中师不但免费,而且国家每月有固定的生活补贴(我所在的学校是每月18元菜金,32斤粮食);更重要的是考上后即转户籍(由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毕业后进入“国家干部”序列(记得是行政倒数第二级),国家包分配工作,妥妥的鲤鱼跳龙门。故当时的农村子弟,尤其是贫困家庭子弟,是中师生的主要生源。真的是一人考上,全家光荣。80年代中师考试分预考和正考,录取分数线普遍比普高录取线高几十分。的确可以说,当年在农村初中就读的“油面”,第一瓢儿便被中师舀走了。

三,就读。中师学校由于爆发式增长,新建根本来不及,故绝大部分学校均由原来县里的高中或教师进修校改建,其师资,基础设施,教育技术装备,甚至教育思想,教材体系均属“草创”,其知识的专业性,系统性普遍薄弱,这也是客观事实。但是,对于初中几乎只学政语数外物化考试科目的农村学子而言,中师的课堂完全是为小学教师量身定制。比如中师教育不分专业,实行全科式人才培养模式,强调艺体素质,强化音,体,美,劳教育,注重“三笔字”“普通话”“口语交际”“社会实践”等教师基本技能训练。于绝大多数农村学子而言,简直是开了天窗,不仅看到而且切身体验到梦里的全新教育。如第一次学绘画,第一次弹琴弹吉他,第一次学美声唱法,第一次参加演讲,第一次跳舞,第一次男女同学正常交往…...

四,毕业及工作。那时毕业分配工作,社会对“关系”的容忍度之高前所未有,比如班里有关系的被留校,分进县城机关,学校,乡镇政府等,我们不但不嫉妒而且还为同学高兴。对于绝大多数同学而言,却是从农村来,又回农村去,而且普遍都被乡镇二次分配在偏远的村小,基点校,比如我18岁参加工作被分配在一所寺庙改建的村小。少数被留在乡中心校,也有个别能进到乡初中。

五,环境及待遇。哪里有需求就到哪里去,中师生怀揣一纸调令,义无反顾地奔赴祖国需要的地方。在广大的深山,广大的边境,广大的农村,在寺庙改的学校,在只有一人的山村教学点,在没有通路的边远小学,在破烂的校舍,在漏雨的茅屋,在泥墙石桌的教室,在油灯下的夜晚…...这是80年以后第一批中师生的普遍工作环境,而且不少人在一个乡镇,一所学校,一去就是一辈子。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工资每月40来元,离老家近的回家吃住,离家远的住在学校陋室,除了自行车,几乎身无长物。男教师普遍找不到同样吃公家粮的城市户籍女朋友,最后与当地农家子女结婚扎根乡村的不少。

六,改变与结局。毋庸置疑,中师生给农村基础教育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他们的课堂教学简单实用,又有创新意识;可以说,80年以后农村教育的改革,课堂的规范,校园文化的丰富多彩,始于这批中师生。与此同时,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师生自己也在不断寻求突破,寻求更高的发展平台。比如在其后全体教师的学历提升中,绝大多数中师生通过高考,自考,成考等途径获得了专科,本科,甚至研究生学历;比如他们中的优秀者,有的当了主任,校长,有的获得包括特级教师、劳模在内的各级荣誉称号,有的进入高校任教,有的当了地方官员,有的当了作家,教育家,科学家,有的经商致了富。而绝大多数中师生出生的教师,在农村教育一线默默无闻工作了一辈子。因为他们参加工作时的普遍年龄在十八九岁,所以大多有40年工龄,退休前普遍晋升为副高以上职称,退休后养老金依据各地不同标准,若是近年退休,普遍会在7000元至一万余元不等。

一代中师生,正在陆续告别职业生涯。未来中国教育的史册上,应该为他们留下浓墨重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