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表达 | 胶 · 漆

 字功夫 2024-05-14 发布于天津

——我总好奇,当先民看这世界,想要说些什么的时候,为什么这样造字遣词?



胶,《说文》讲:
胶,昵也。作之以皮。

昵是黏的意思,指胶是有黏性、能粘合器物的物质,由动物的皮或角熬制而成。字形上,繁体写作膠,肉(月)是形旁,指出制作胶的原料,翏(liù)是声旁。引申为用胶粘住、牢固等义,《尔雅》就讲:

胶,固也。


漆,《说文》讲是渭水的支流漆水河。另有桼字,《说文》讲:

桼,木汁,可以䰍物。


这才是漆的本字,指漆树树皮分泌出的黏液,可以用作涂料、漆饰物体。字形上,木指漆树,下面两侧的斜点像流出的黏汁。后世以漆代桼。引申为涂料、涂漆等义。

胶漆,胶和漆,两种最具黏性的东西,出自《庄子 · 骈拇》“ 待绳约胶漆而固者 …… ”。比喻事物的牢固结合,人的亲密无间。大抵和如胶似漆是一样的意思,却不似如胶似漆来得耳熟,而我初次见它的面更是突兀得很 “ 摇滚 ” ——
忆昔开元全盛日,
天下朋友皆胶漆。
眼界无穷世界宽,
安得广厦千万间?

这是唐朝乐队在《梦回唐朝》里天上一脚、地上一脚的唱白。当时便疑问,如胶似漆不是形容小儿女态亲昵整日黏在一起吗?“ 天下朋友 ” 却如何做来这 “ 黏 ”?

细思量才觉察,原来胶漆也好,如胶似漆也罢,重心并不再 “ 黏 ”,而在 “ 固 ” —— 融合极密,不可分割。便可以跳脱出儿女情长的场合,虽然后世最多用仍是儿女情长的场合。而古人又生怕牢固得不够,又创了以胶投漆、以漆投胶的成语,不是如胶似漆了,而是又胶又漆了,要更亲密无间,要更难解难分。《古诗十九首》就写:“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