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皂角刺,替代穿山甲。拔毒散结,类似于穿山甲,一点不亚于穿山甲。须重用

 北京润雨 2024-05-14 发布于辽宁

王幸福:重用皂角刺破乳腺增生
说起天丁,可能一般人都不知道为何物?其实它就是一味寻常的中药——皂刺。平常医生用该药不多,一般老百姓更是少知其作用和功效。但却是我方中常用之药,尤其是在治疗乳腺病中少有不用,且是超常规地用。为什么呢?物美价廉,疗效出众。先看文献记载。
异名:皂荚刺(《太平圣惠方》),皂刺(《医学入门》),天丁(《本草纲目》),皂角针(《江苏植物药志》),皂针(《中药材手册》),为豆科植物皂荚的棘刺。性温,味辛,有小毒。
主治功效:搜风,拔毒,消肿,排脓。治痈肿,疮毒,疠风,癣疮,胎衣不下。
《本草图经》:米醋熬嫩刺针做浓煎,以敷疮癣。
杨士瀛:能引诸药上行,治上焦病。
《本草衍义补遗》:治痈疽已溃,能引至溃处。
《本草纲目》:治痈肿,妒乳,风疠恶疮,胞衣不下,杀虫。
《本草崇原》:去风化痰,败毒攻毒。定小儿惊风发搐,攻痘疮起发,化毒成浆。
《四川中药志》:治风热疮疹,并能通乳。
《仁斋直指方》:治妇人乳痈用皂角刺(烧存性)一两,蚌粉一钱。合研,每服一钱,温酒下。
从文献记载上看,其主要功能是拔毒散结,类似于穿山甲,外科常用药。我在临床上主要用于乳腺病,缘于穿山甲太贵用不起而替之。乳痈、乳腺增生以其为重药,常常是破关斩棘,速收卓效,一点不亚于穿山甲

在治疗乳癌(西医为乳腺炎)时,配合五味消毒饮,3-5服即解决问题,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天丁要用100-200g,少则不行

在治疗乳腺增生病时,我过去不得法,用疏肝解郁、活血散结法时,按《药典》常规,一般用量,服药二三十服,没有大变化。我甚为着急,恨无良方效药,病人看效果不大,离而去之。后经勤求古训,精研效方,发现天丁一药是治疗乳腺病的妙药,且有不少老中医运用于此症,效果斐然,诸如山东妇科名医郑长松、湖北名老中医李幼安、天津名老中医胡慧明均是运用此药治疗乳腺病的高手。前贤有辙,后学效之,自此大胆验于临床,顿起效用。

在治疗乳腺增生病时,我一般是用柴胡舒肝散合消瘰丸,并重用天丁(90-150g)加减,常收良效。《外科正宗》附录中说:皂刺消散之力亦甚大,大概用皂刺不过五六分至二三钱而止便是托药,用至四两是消药。”乳腺增生病用至90g以上是取其消散之力。《本经逢原》谓天丁“其性善开泄也”。《中药新用》谓“复方中重用皂角刺治疗……纤维瘤及其他腹腔肿瘤属实证者,有较好疗效。”《用药心得十讲》谓“皂角内服,有消痰积、破癥结、下风秘的作用……皂角刺偏用于活血、散结。”

一把中药“皂角刺”,可用于治疗各种结节,结节患者可了解

一般来说,生气上火都爱往上走,尤其是体质热的就会出现长甲状腺结节、淋巴结肿大。如果体质虚寒,寒湿比较重的,又经常吃生冷黏滑食物,生气发脾气,那么就会患上卵巢囊肿或子宫肌瘤。
所以,不管是什么体质,生冷辛辣黏滑一定要少吃,特别是生气之后更不要吃,这些东西容易滞塞气机,影响升降出入。
给大家分享一味中药,天丁,它是被用于治疗各种结节的一味良药。
天丁,即皂角刺,古时是天兵的别称。是皂荚的棘刺部分,具有消肿排脓、搜风、消毒的作用。此外,存在胎衣不下、疮疹顽癣、痈疽肿毒和产后缺乳等病症的人食用皂角刺也能起到不错的治疗效果。

《本草纲目》:“入手太阴、阳明经气分,通肺及大肠气,治咽喉痹塞,锐利直达病所。”
《本草经疏》:“其锐利,能直达疮所,为痈疽,妒乳,疔肿未溃之神药。”
《本草汇言》中记载:“皂荚刺,拔毒祛风。凡痈疽未成者,能引之以消散,将破者,能引之以出头,已溃者能引之以行脓。于疡毒药中为第一要剂。又泄血中风热风毒,故厉风药中亦推此药为开导前锋也。”
焦树德在《用药心得十讲》说:“皂角内服,有消痰积、破癥结、下风秘的作用。……皂角刺偏用于活血、散结”。

穿山甲破坚之力甚大,但因属保护动物,已被禁用。不少老中医发现在很多情况下皂角刺可以替代穿山甲之功。用于乳痈、乳腺增生以其为重药,常常是破关斩棘,速收卓效。
皂角刺可以改善乳腺结节,能够起到排脓杀虫、消肿排毒的功效。可以将皂角刺用醋蒸煮后涂于患处,可以缓解乳腺增生。

皂角刺的禁忌
不能过量服用是中药皂角刺最重要的食用禁忌,因为这种中药材中含有大量的皂甙,它是一种有毒成分,人们过量服用时会影响中枢神经,也会让人们出现呼吸系统麻痹,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注意,单一药物使用多有限制,一般都需要根据体质配伍后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