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回顾—巴菲特1999年在太阳谷的演讲

 凝霜飞羽 2024-05-14 发布于广东

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重温一次巴菲特1999年在太阳谷的演讲,每一次阅读这篇演讲稿,就会涤荡一下心中的尘埃,清晰一下自己的投资理念,让内心平静和淡定许多。

这篇演讲不是教大家如何分析一家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也不是教大家如何看股票技术走势图,而是站在价值投资的最高山巅,用宏观视野的大格局解读投资的本质和内涵。

下面附上这篇演讲稿的内容,相信阅读完以后,会给你带来不少启发。

经典回顾—巴菲特1999年在太阳谷的演讲

投资大师 沃伦巴菲特

以下是这篇演讲稿的主要内容:

朋友们,我今天想谈论一下股票市场。我会讨论一下股票的定价,但是我不会对它们下个月或下一年的波动进行预测。估值不是预测。

短期内,市场是投票器;而在长期,市场是称重器。

重量最终才是有价值的,但是短期内,数量很重要。这是一种非民主的投票,也不会进行文化测试决定投票资格,这些你们都了解。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1964年12月31日 874.12

1981年12月31日 875.00

在这17年的时间里,经济规模增长了5倍,《财富》500强企业销售额的增长超过5倍。然而,在这17年里,股票市场完完全全落在了后面。

当你们投资的时候,你们所做的事情是延迟消费,现在把钱投出去,在一段时间之后会获得更多的钱。关于投资,只存在两个真正的问题:一是你想得到多少回报,二是你想什么时间得到回报

伊索称不上是一位金融家,但是他说过“一鸟在手胜过双鸟在林”。不过,他并没有提到时间。

利率——借贷成本——是对“时间”的定价。金融领域的利率就如同物理学当中的重力。利率变化,所有金融资产,包括房子、股票、债券的价值都会发生变化,就如同鸟的价值会波动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有时手里的鸟比林子里的鸟值钱,有时林子里的鸟比手里的鸟值钱。”

目前这个牛市纯属瞎闹。利润的增长远远低于前期,但林子里的鸟却变得昂贵,因为利率处于低水平。利率水平如此低,想持有现金的人数在减少。因此,投资者正在向林中鸟支付闻所未闻的价格。有时,这就是“贪婪作祟”。

只有三种方式,股票可以保持一年10%或10%以上的增长。一是利率下降,保持在历史低位。二是投资者,而不是雇员、政府或其他主体,在经济中所占份额高于历史已有水平。还有就是经济的增速开始快于正常情况。诸如此类的乐观假设都是“痴心妄想”。

有些人并不认为整个市场会繁荣,他们只是认为自己能够从中挑选出胜利者。虽然创新可能让世界摆脱贫困,但是历史上创新的投资者后期都没有以高兴收场。

汽车是20世纪上半叶最重大的发明。它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果你在第一批汽车诞生的时代目睹了国家是如何因为汽车而发展起来的,那么你可能会说,“这是我必须要投资的领域。”但是,在几十年前的2000多家汽车企业中,只有3家企业活了下来。而且,曾几何时,这3家公司的出售价格都低于其账面价值,即低于当初投入公司并留存下来的资金数额。因此,虽然汽车对美国产生了巨大的正面影响,但却对投资者产生了相反的冲击。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21世纪另一项伟大的发明:飞机。从1919年到1939年,美国约有200多家航空公司。想象一下,当你处在小鹰号时代,你是否能预见航空业的未来发展。你可能会看到一个你做梦都想不到的世界。不过,假设你有此远见,你预见到所有这些人要么希望坐着飞机走亲访友,要么希望离家远走高飞,或者你预见到了任何可以在飞机里做的事。然后,你决定这就是你要投资的领域。

历史上,对航空企业的所有股票投资都赚不到钱,和几年前的情形如出一辙。

因此,我想告诉你们:我真的宁愿这么想——当我回到小鹰号时代,我会有足够的远见和“见义勇为”的精神,把奥维尔·莱特给打下来。但我没做到,我有愧于未来的资本投资人。

“推广、宣传新行业是好事,因为新行业很容易推销出去。而要推销现存的产品则非常艰难。相比之下,推销没什么人懂的产品要容易得多,即使是亏损的产品,因为不存在量化的要求。”(这里暗指亏损的互联网企业的股票)

但是,你知道,人们还是会不停地投资。这让我想起一个关于石油勘探商的故事。这人死后到了天堂。

“我核对过你的情况,你符合所有条件,不过有一个问题。”

上帝说,“我们这里有严格的居住区法律规定,我们让所有石油勘探商待在一个区域。你也看到了,这里已经完全满了,没地方给你了。”

这位石油勘探商说:“你不介意我说句话吧?”

上帝说:“不介意。”

于是石油勘探商把手拢在嘴边,大声叫道:“地狱里有石油。”

结果可想而知,地狱之门开了,所有的石油勘探商们开始直往下冲。

上帝说:“这真是一个妙计,那么,你进去吧,就跟在家一样,随意些。这片地方都归你了。”

这位石油勘探商停了一会儿,然后说:“不,我想我还是跟他们一起去地狱吧。毕竟,空穴不来风啊。”

这就是人们认识、感受股票的方式。人们很容易相信“空穴不来风”这个道理。

根本就不存在新模式。股票市場的最終價格只反映經濟的產出。

过去几年的市场价值已经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这意味着之后17年时间的市场状况不会比1964~1981年的情况好多少,在这段时间,道琼斯指数完全没有增长。“如果我必须给出这段时间最有可能的收益率,那可能是6%。”不过,最近潘恩韦伯–盖洛普公司的调查显示,投资者们预期的股票收益率为13%~22%。

埃德加·史密斯的《用普通股进行长期投资》对1929年狂躁的股市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充满了智慧。该书书证明了股票收益总是高于债券。史密斯发现了5个原因,但是其中最新颖的一个原因是,公司可以保留一部分盈利,然后以同样的回报率进行再投资。这就是收益再投资——1924年的创新理念。但是,正如我的导师本杰明·格雷厄姆以前一直说的,“好主意带给你的麻烦多于坏主意”,因为你会忘记好主意是有限制条件的。凯恩斯在他的书的序言中写道:“用历史的眼光对未来进行预测,是非常危险的事。”

巴菲特赞同这一观点:人们不能因为前几年股票价格的加速上涨就以此类推。

结局:

互联网泡沫在2000年破裂,巴菲特的预言成真。

太阳谷后记:

这是巴菲特一生中最难熬的一段时间。1999年夏天,《时代》周刊公然在封面羞辱巴菲特:“沃伦,究竟哪儿出了问题?”沃伦-巴菲特是网络股最大的看空者之一,但是事实似乎证明他这次真的看错了。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网络股好像成了唯一的热门股。可口可乐?听起来似乎是上上个世纪的名词了。

巴菲特在这封一年一度的信中自我批评道:“我唯一的功课是资本配置,而1999年我这门功课的成绩是'D'.”伯克夏哈撒维公司1999年的净利润从去年的28亿美元骤降到15.6亿美元,这主要是因为巴菲特的重仓股表现差劲:Dairy Queen(美国最大的乳制品公司之一),盖可保险公司,可口可乐,迪斯尼和美国运通。这些股票在1999年的表现只能用“恶心”来形容,在科技股疯涨100%的年代,它们却在下跌。1999年初,伯克夏哈撒维的股价曾到达80300美元,到了2000年初却只有50900美元,下跌近40%

巴菲特反复默念:“我知道市场会变化,我只是不知道变化的时间。”

自2000年1月起,原本被追捧的互联网股票突然被大量抛售,并最终引发了整个纳斯达克市场的崩溃。纳综指在2000年3月10日触顶后回调,2001年9月21日跌至1423点,跌幅72%。2002年10月9日,纳综指报收 1114 点,较历史 高点下跌了近 78%。这期间,亏损、退市、甚至破产的上市公司和基金公司不计其数。

这一次,股神又笑到了最后。

巴菲特是一位真正不随大流的智者。但是,他并不是刻意为之,他只是不在乎他人的评价。

不在意他人的评价,是作为投资人的重要特质。

具备这种特质,就算你不从事金融投资行业,依然可以帮助你摆脱日常的虚荣和焦虑,成就自信、从容而淡定的人生。

点赞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