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0514高考倒计时23天|揭秘文学作品阅读主观题◆读懂题干指令

 老程杂记 2024-05-14 发布于安徽
一、复习提问
1.前10分钟:回顾一下以下四年高考真题文本。

2021全国Ⅰ卷·谈歌《秦琼卖马》

2022新高考Ⅰ卷·冯至《江上》

2023新课标Ⅰ卷·陈村《给儿子》

2023 全国乙卷·曹多勇《长出一地的好荞麦》

2.后10分钟:选择以上三篇中的一篇,写出你的三问三答——

二、选题精选

(2021全国Ⅰ卷·谈歌《秦琼卖马》)8.买卖瓷盘的过程中,杨成岳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6分)

(2022新高考Ⅰ卷·冯至《江上》)8.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绪随着他在江上的所见所感而逐步生发展开。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6分)

(2023新课标Ⅰ卷·陈村《给儿子》)8.“下田去吧,儿子”这个段落,写出了多重的身心感受。请加以梳理概括。(4分)

(2023 全国乙卷·曹多勇《长出一地的好荞麦》)9.德贵与牛、犁对话,表现了德贵什么样的心理?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6分)

三、读题过程
1.标蓝底的几处红字给了你什么启示?
【启示一】找准指定的阅读区间→根据分值定得分要点数量→根据得分点数量划分层次→根据关键词句提取评分关键词。
如《江上》设置为6分,则要分三层,每层赋2分,思绪界定1分,结合文本验证分析1分;《给儿子》设置为4分,要求“梳理概括”,说明不需要验证分析,只要答出四重身心感受就可以得满分。
2.标黄底的几处文字能给人怎样的启示?
【启示二】准确定位落脚点。即看清楚题干要求答什么,追求答案用词和句式和题干指令合缝对接,朝契合完美的方向努力。如2023年新课标Ⅰ卷《给儿子》第8题蓝皮书答案“体验下田劳动的辛苦”“意识到自身的局限”就与“身心感受”的指令对接得非常完美。
3.“简要说明”和“简要分析”有什么不同?
【启示三】要区分题干指令的区别。简要说明是说要答得简洁、明白、清楚,要显示对结果的明显理解。简要分析是说要讲清楚条件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要体现用文本佐证结论正确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又要表达得非常简要,不能啰嗦。
《秦琼卖马》第9题:买卖瓷盘的过程中,杨成岳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6分)
标杆答案:①先是无意购买:他看出瓷盘是赝品,并不说破,以“小本生意”为由婉拒。②然后是有意相帮:表示再想想,留下王超杰并细心安排吃住。③最后决意相帮:对戏剧的热爱、对世道人生的感悟,让他知假买假,慷慨解囊。
《江上》第8题: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绪随着他在江上的所见所感而逐步生发展开。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
标杆答案:①子胥登上渔船,清新的空气、和谐的橹声等都使他感到安宁。②船到江中央,月涌江流,子胥的思绪随着江水奔涌,复仇的情绪渐趋激昂。③渔船缓缓前行,子胥观察摇橹的渔夫,体会渔夫的世界,感念渔夫的恩惠,享受到不曾体验过的柔情。
4.2023年新课标Ⅰ卷《给儿子》阅读第8题:“下田去吧,儿子”这个段落,写出了多重的身心感受。请加以梳理概括。(4分)提问:“梳理概括”这四个字给了我们怎样的审题启示?
【启示四】要知道答到什么程度。“梳理”是说要“拎得清”“分得开”,不能混杂在一起,边界要清晰;“概括”是说要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内容,这就要求考生对原文的信息进行整合加工,用自己的话凝练地表达。拟“梳理概括”题的答案,只要写结果,不要写分析过程。
5.下面两道题的分值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启示五】要知道答几个要点。“4分”题要么答四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要么答两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其中,界定1分,验证1分。“6分”题一般要答三个要点,每点2分,界定+验证,各1分。
请看上面两题的标杆答案:
2023年新课标Ⅰ卷《给儿子》阅读第8题:①体验下田劳动的辛苦;②意识到自我的局限;③认识到有些事物如工具、粮食是最根本也最恒久的;④休憩时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⑤体会大地的仁慈和生命的延续。(身心感受)
2023全国乙卷《长出一地的好荞麦》第9题:①让牛、犁饮水以及对它们的笑骂,表现了德贵对牛和犁的亲近与爱惜;②问牛与犁“俺们这地犁还是不犁”,借犁的“回答”表达了德贵坚持耕种到底的决心;③对牛与犁的絮絮叨叨,表现了德贵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感。(什么样的心理)
四、读题训练

2023年新课标Ⅰ卷《给儿子》阅读第9题: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河流。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6分)

2023年新课标Ⅱ卷《社戏》阅读第8题:本文是如何描写社戏的仪式感的?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4分)

2022年新课标Ⅰ卷《江上》阅读第9题:渔夫拒剑是一段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渔夫是一位义士,明知伍子胥身份而冒死救他渡江,拒剑之后,更为了消除伍子胥的疑虑而自尽。本文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6分)

2022年新课标Ⅱ卷《到橘子林去》阅读第8题:“我”和小岫最终放弃去橘子林,本文却仍以《到橘子林去》为题,请简要谈谈你理解。(4分)

五、标杆答案

2023年新课标Ⅰ卷《给儿子》阅读第9题: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河流。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6分)

【甲组】①本文表面上是关于未来的想象,即父亲想象儿子长大后的一次旅行。②其实是父亲对过去的回忆。③为何交叠未来与过去?指向关于成长的主题,即父亲带儿子重温自己的成长,并期待儿子也能够在其中找到自我。(评分参考:答出“未来”和“回忆”所指,每点1分;答出成长所指给2分;将三者联系起来构成清晰的思路,给2分)

【乙组】①文章有很多抒情的意象,河流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②其表现就是,从爬上江堤到独坐河滩,儿子的板桥之旅始终与河流相伴。③那么河流究竟意味着什么?河流既是环境与风景,也代表着空间的延展和时间的流逝,并承载着人的思索。(评分参考:找出河流的重要性给2分,思考河流的意义给2分,构成清晰的思路给2分)

2023年新课标Ⅱ卷《社戏》阅读第8题:本文是如何描写社戏的仪式感的?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4分)

——①正面描写:依次写了社戏过程中的各种仪式,如选址、择日、开锣时的祭拜、开锣后“打加官”、戏目的安排等。②侧面描写:通过描写各色人物举止、伏波宫前的集会场面等,来衬托社戏的仪式感。(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022年新课标Ⅰ卷《江上》阅读第9题:渔夫拒剑是一段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渔夫是一位义士,明知伍子胥身份而冒死救他渡江,拒剑之后,更为了消除伍子胥的疑虑而自尽。本文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6分)

——①把渔夫改为无意施恩的普通人,更显出平凡人“恩惠”的博大。②借渔夫来书写一个散淡处世的境界,与伍子胥的世界构成对比。③放弃描述惊险的外部冲突,转向探究人物的内心冲突。④使故事的传奇色彩有所减弱,而现实寓意则有所增强。(评分参考:共6分,答出3点即可;只答“深化主题”“塑造人物形象”等术语,没有结合文本分析的不得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022年新课标Ⅱ卷《到橘子林去》阅读第8题:“我”和小岫最终放弃去橘子林,本文却仍以《到橘子林去》为题,请简要谈谈你理解。(4分)

——①本文以《到橘子林去》为题,文中也一再强调,让读者对橘子林充满期待,而“我”和小岫最终却放弃,结果出人意料。②“到橘子林去”是叙述的主要线索,本文主要记述的是去橘子林途中的所见所闻。③突出小岫的随性,到橘子林去是出于她的要求,放弃也是她的决定。(评分参考:共4分,答出2点即可;可从内容和结构角度作答;意思对即可得分)
六、重要小结
1.答案在题干中,读懂题意是得高分的保证。
2.答案在情境中,会用情境是得高分的关键。
3.培养文体敏感性,牢记各要素的相互印证。
4.解读题干:限定条件→任务指令→关键词拎清→界定+验证。
七、课堂剪影
(20240514,高三5班上午第2节)
从左到右:薛维一、夏昕怡、秦剑、薛凯心。
相关链接:
20240513高考倒计时24天|2024高考预测性培优训练:《还魂草》答案
20240512高考倒计时26天|2024高考预测性命题文学作品阅读:《白洋淀上》一文多练
20240511高考倒计时27天|2024高考预测性命题文学作品阅读《一种美味》
20240503高考二轮复习|文学作品阅读:《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改编命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