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坐久了腰疼、屁股疼,除了腰椎,还可能是骶髂关节惹的祸

 昵称65039517 2024-05-14 发布于北京

图片

腰痛!腰痛!腰痛!好像所有人都腰痛。

腰痛的人虽然多,但真不能都怪腰椎。

“腰椎间盘突出”几乎是所有腰痛患者的第一“嫌疑犯”。但不少人检查没有发现存在腰突的问题,且根据腰突治疗腰痛症状也并没有缓解。

此时,我们应该警惕另外一个可引起腰痛但易被忽视的疾病:骶髂关节紊乱。

图片

骶髂关节紊乱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是相似的,尤其是久坐后都可能出现腰痛、腿疼、屁股疼及活动受限等症状。

因此,不能根据症状就认为腰痛是由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

国际疼痛协会研究发现,由骶髂关节原因所导致的腰痛占整个发病的10%~27%,严重者还会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率。

图片

一、什么是骶髂关节

1.解剖

骶髂关节的组成包括骨性结构和韧带。

骨性结构由骶骨及髂骨组成,骶骨呈楔形,尖端自上向下、自前向后以凹面紧密嵌入髂骨的凸面。

韧带包括骶髂关节前韧带、骶髂关节后韧带、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及骨间韧带。

骶髂关节是一个滑膜关节,其结构包括关节囊、滑液、关节软骨和滑膜。

图片

血供和支配神经

骶髂关节血供来自臀上动脉、髂腰动脉和骶外侧动脉的关节支;

神经来自臀上神经的关节支和第1~2骶神经后支。

2.运动

骶髂关节是微动关节;运动具体是指骶骨相对于髂骨的运动。

躯干的前屈和后伸可引起骶骨的双侧运动,髋关节或下肢的屈伸引起骶骨的单侧运动。

骶骨的“点头”运动

表现为骶骨的基底部向前、向下运动,骶骨尖向后、向上运动。此时,骨在关节面上沿短臂向下滑动,沿长臂向后滑动。

骶骨的“反点头”运动

表现为骶骨的基底部向后、向上运动,骶骨尖向前、向下运动。此时,骨在关节面上沿短臂向上滑动,沿长臂向前滑动。

图片

3.稳定

骶髂关节的稳定性因素包括:

  • 结构锁定机制

  • 力锁定机制

图片

结构锁定机制:

① 骶骨是楔形的,能在髂骨间获得稳定。

② 骶髂关节的关节软骨不平滑,是不规则的。

③ 青春期后大多数人的骶髂关节面会形成月牙形的凸起,贯穿整个髂骨表面,骶骨有相应的凹陷,互补的凹凸结构增加了骶髂关节的稳定性。

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关节的凹面会不断加深,关节会变得更稳定。

图片

力锁定机制:

主要通过连接处的压缩力来实现,压缩力产生的主要结构是骶髂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和筋膜。

图片

压缩力是由两部分产生的:

① 通过骶骨的“点头”动作,此时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等拉紧。

由于骶骨和髂骨仅有1/3的面积相连,关节周围的韧带为其余面积提供了稳定性。

② 通过内部和外部的核心肌的激活。

图片

内部核心肌群

图片

外部核心肌群-后纵链

图片

外部核心肌群-侧链

图片

外部核心肌群-前斜链

图片

外部核心肌群-后斜链

4.功能

骶髂关节主要功能是将上半身的重量传递到下肢,体重通过脊柱传到腰椎(L5),再到骶骨,经过骶髂关节传递到坐骨结节,然后传递至髋臼。

在我们行走、站立和步行的过程中,一侧的骶髂关节还可以将负重传递到对侧,重量通过下肢传递到髋骨和骶骨,向上通过腰骶结合部分散。

图片

骶髂关节另一功能是吸收震荡,协助缓解腰椎和下腰段椎间盘向上的压力。当骶髂关节病变时,下腰段椎间盘产生疾病或退变的概率会增高。

二、骶髂关节紊乱的症状

  • 腰痛和臀部的持续性疼痛、不适,尤其是在过量活动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久坐、久站)后加重;

  • 沿着臀部、大腿后侧向下传导的坐骨神经痛(麻木或刺痛感),有时候甚至会传导至小腿或者脚部;

  • 附近区域的僵硬感,仿佛套了一件过度紧绷的紧身衣,感觉腰部和下肢活动不开;

  • 走路时感觉不稳,或者左右迈步体感不对称,因为骶髂关节紊乱可能会造成本体感觉的失调

  • 在特定的姿势或动作变化过程中,例如站立、坐下、弯腰、转身或提起重物发力时,会感觉疼痛不适加重;

  • 不适感或压迫感有时呈放射性向腹部和大腿根蔓延

三、骶髂关节紊乱的原因

1.力学因素

  • 长期劳累或不良坐姿可能导致骶髂关节附近的肌肉过度牵拉骨骼,发生移位;

  • 突然的扭伤、跳跃、跌倒有可能导致关节受力失衡,发生移位;

  • 分娩时,骨盆会发生旋转,进而导致骶髂关节紊乱。

图片

1

骶髂关节的特殊之处

我们身体的大部分负责力传导和稳定关节,都是平行于地面的,比如腰椎。

图片

拥有这样叠叠乐的稳定结构,就算我们蹦蹦跳跳也比较难错位或者滑脱。

但是骶髂关节就比较特殊,作为人体中轴上重要的稳定关节,它的关节面居然是垂直于地面的。

这种结构本身就决定了它很容易错位,因为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不仅能上下活动,还能前后活动。

可谓是处处是陷阱,朝哪边都可能错位。

骶髂关节的正常活动度为 2~4  度的旋转,和 2 毫米的平移,其实是非常窄而受限的。

图片

因此,无论是摔了个屁墩儿、车祸撞击、后伸腰背伸猛了、踩空扭着腰了……各种运动损伤都可能带来错位的结果。

甚至,长时间维持同一种姿势,无论是我们认为的「好」姿势还是「坏」姿势,对骶髂关节都是伤害。

更别说当我们七扭八歪、浑身瘫软地坐着了,对骶髂关节的剪切力和扭曲力和扭转力简直难于言表。

图片

2.内分泌因素

这种情况在孕妇中较为常见。

可能由于孕妇在孕期会释放松弛素,导致盆腔肌肉松弛和活动度增加,进而影响骶髂关节的稳定。

3.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劳损、退化,可导致骶髂关节稳定性下降,若平时不注意防护,很可能会出现关节错位。

4.疾病因素

强直性脊柱炎引发的脊柱炎症可能会间接刺激骶髂关节,致使骶髂关节承重能力较弱,引发骶髂关节紊乱。

而腰椎疾病导致的骶髂关节周围肌肉和受力的改变也会引发骶髂关节紊乱。

图片

四、骶髂关节紊乱的的检测

下面会介绍5个试验(激惹试验),3个出现阳性即可认定出现骶髂关节紊乱

实验过程中如有疼痛出现或加重,则为阳性,以下说到的疼痛认定必须是原始腰骶部位的疼痛。

1.骨盆分离试验

患者仰卧位,检测者上肢交叉,手臂伸直,将双手分别置于两侧髂前上棘处;

两手同时向外推按髂骨翼,使骶髂关节向两侧分开。

图片

2.骨盆挤压试验

患者侧卧位,背对检测者,双膝可以夹一个枕头或柔软衣物;

检测者双手放在髋骨前方股骨大转子和髂骨翼之间部位,向下按压,检查相对应的骶髂关节是否有疼痛表现。

图片

3.Gaenslen(床边试验)

患者仰卧位,左侧靠近床沿。

右腿屈膝屈髋靠近胸部,检测者将患者的左下肢滑向床沿之下,并在伸展的左腿上逐步向下施压,同时在右腿上向患者胸部方向施压。

图片

4.FABER试验(4字试验)

患者仰卧位,检测者将患者左腿脚踝放在右腿膝盖偏上位置;

一手按住右侧髂骨翼,一手向患者的左膝关节施加一个向地面方向平稳的力。

图片

5.Sacral Thrust(骶骨冲压试验)

被检查者自然站立,身体重心均匀分布于两腿之间。

检查者手放在两侧髋骨上,拇指指腹轻放于髂后上棘下方。

然后要求检查者保持膝盖伸直的状态缓慢向前弯曲躯干。检查者拇指指腹始终放于髂后上棘下方。

图片

四、伸展运动

伸展运动的练习,有助于稳定和加强骶髂关节,有助于放松紧张的肌肉和韧带,缓解疼痛等症状。

1.腘绳肌拉伸

  • 仰卧位。

  • 弯曲一条腿,用双手抓住大腿。

  • 将大腿向上拉靠在胸部,使其垂直地覆盖在身上。

  • 然后,尽可能多地伸展膝盖。

  • 感到腿部和膝盖后部有拉伸感。

  • 保持姿势30秒,双腿重复3次。

图片

2.站立大腿伸展

  • 站立位。

  • 弯曲膝盖,用手抓住脚。

  • 将脚向上拉,膝盖向后一点。

  • 确保大腿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动。

  • 如有必要,用手扶住椅子或类似的东西。

  • 保持拉伸 30 秒,每条腿重复 3 次。

图片

3.运动带加强内收肌

  • 将运动带系在坚固的物体上。

  • 双腿张开站立,将运动带放在后脚踝上。

  • 站在另一条腿上,将带有运动带的腿慢慢拉向另一条腿,然后再慢慢向外拉。

  • 保持骨盆和躯干稳定,避免上半身的任何额外动作。

  • 每条腿执行 3 组,每组 10 次。

图片

4.仰卧臀部拉伸

  • 仰卧,用同一侧的手抓住膝盖。

  • 用另一只手慢慢将小腿和膝盖拉向对面的肩膀。

  • 确保您的膝盖弯曲成 90 度角。

  • 双腿重复练习。

  • 左右腿保持拉伸30秒。

  • 进行3组。

图片

5.骨盆提升

  • 仰卧,弯曲膝盖,双脚平放在地板上。

  • 抬起骨盆,使身体与大腿对齐。

  • 抬起骨盆并吸紧腹部,慢慢伸展一条腿,同时保持它与身体和大腿对齐。

  • 用手确保骨盆不会倾斜。

  • 每边重复练习5次。

图片

6.带球深蹲

  • 站在椅子前,不要碰它。

  • 双腿站立,双脚稍微分开。

  • 脚趾应该向正前方。

  • 在膝盖之间放一个足球或类似的球。

  • 在慢慢弯曲膝盖的同时挤压球,这样就可以不用坐下就触摸椅子。

  • 然后慢慢往回走。

  • 执行 3 组 10 次重复。

图片

【课程指南】肌骨疼痛检查评估系列课程

本次系列课程共  69讲

原价499,限时特价199元

支持试听,永久复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