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05 写作复盘有门道

 飞毛兔喵喵 2024-05-14 发布于山东

图片

写作复盘有门道

成    文


图片


写作复盘,指的是写完一篇稿子之后,采用一定方式对其写作过程进行回放,从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以便有针对性地改进提升,更好地达到打一仗、进一步的效果。这里所说的“一定方式”,从主体上看,主要有文稿作者自行复盘、写作团队集体复盘两种方式;从形式上看,最简单的是自己在头脑中“过过电影”,复杂一点的是对着电脑里不同版本的提纲、全稿或者把稿子打印出来自行比较分析,更复杂一些的是把相关存稿精心制作成“对照稿”,使用显示器或投影仪“上大屏”,在一名“灵魂人物”的主导之下,整个写作团队一起进行解析和讨论;从完整性看,有全文复盘、局部复盘,也有重点复盘、难点复盘;从侧重点看,可以分为以总结经验、反思教训为主的总结型复盘,以讲解技巧、分析高下为主的讲析型复盘,以推导种种可能为主的推演型复盘;从素材来源看,有源于写作实战的研究型复盘,也有源于写作实训的辅导型复盘,等等。

在之前的课程中,我推出过一讲——《复盘+:写作训练好方法》(第206讲),重在介绍复盘的方式和好处,对具体的操作方法则点到为止,讲得不怎么深。前不久,我在《秘书工作》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题为《如何做好文稿复盘总结》(以下简称《总结》)。这里专门“和”上一篇,是文友之间的神交,也填补之前课程里的缺憾。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总结》一文中使用的概念是“文稿复盘”,我更主张表述为“写作复盘”。复盘,也称“复局”,原本是棋类术语,指的是按原先的走法,把下完的棋再摆一遍。其中的“盘”,本义是棋盘,借指所下的棋局、对弈的盘面。对文稿的形成过程进行复盘,表面看“复”的是“文稿盘”,实质上“复”的是“写作盘”,核心是“思维盘”。所以,与“工作复盘”“手术复盘”“解题复盘”相似,表述为“写作复盘”更能体现这类复盘的实质。

如何做好写作复盘?《总结》一文强调了3点:一是拍好“全身照”,从工作流程、文稿特点、起草思路入手,全面梳理完整把握;二是拿好“放大镜”,从站位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方面,条分缕析对比研究;三是打开“聚光灯”,紧盯领导指示要求、困难瓶颈、特色亮点,抓住重点深入挖掘。这篇文章的写作思路,大致是以视域的转换为主轴,抓住研究起草不同类型文稿的共性规律,按照从文外到文内、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从共性到特性的逻辑,阐明复盘的重点和要领,讲得比较系统,但重在回答复盘的时候应该怎样看,对复盘应该怎样“复”讲得不是很清楚,难以直接落到操作上。

读罢此文,我琢磨:复盘重在还原写作过程以利学习研究、总结提高,无论为写作所进行的思考有多么复杂,写作过程都是线性推进的。如果能换一种呈现形式,遵循时序原则,以写作复盘的步骤为主轴,聚焦写作要素,采用从主干到分支的树状结构来解析其要领,可能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也更容易落到实操上。下面,我就试着按照这样的脉络,以机关文稿的写作为例,谈一谈复盘的基本方法。

根据我的经验,一次完整、深入、有效的机关文稿写作复盘,可以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复”过程,从顺利与否中看门道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所谓门道,就是门和路,代表进和出,借指做事情的途径、方法、窍门。复盘是学习写作、研究写作的常用方法,本身就大有门道。但复盘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方便自己或他人回头看、动态地看、比较着看、多维度地看,看清楚中的门道。所以,我们讲授复盘之法,既要讲出的门道,又要讲出的门道,这样才能真正让人学会复盘、用出效果。

机关文稿的写作,多数情况下是受命写作。一般来说,其起草的过程包括接受任务、领会意图、收集素材、拟制提纲、研究起草、修改校对等环节。当然,有的环节并非必不可少,也有的环节顺序可以微调。比如,如果写的是小稿子,经验丰富的“老笔头”完全有可能三步并作两步,甚至一步到位。又如,收集素材可以放在拟制提纲之前,也可以放在拟制提纲之后。把收集素材放在前面,既有助于掌握情况、启发思维,又能够因材设计,对于拟制提纲是有利的;把收集素材放在后面,则可以提高针对性,做到按需选材、量材而用。

如果写的是大材料,比如重要会议的领导讲话、工作报告,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往往难以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这就需要组建写作班子、文稿团队。团队作战与单兵突击有所不同,往往需要经历集中讨论、分工撰写、合成统稿、集体过稿这样一些环节。

现实中,文稿起草的过程可能非常顺利——运斤成风、一气呵成,也可能非常痛苦——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如果起草的过程很顺利,复盘的时候应当琢磨清楚为什么会这样“顺”,是个人努力的结果,还是团队合力的功劳;得益于平时储备的充足,还是预先准备的充分;是灵感突至、如有神助,还是经验老到、水到渠成……反之,如果起草的过程不顺利,就要琢磨清楚有哪些磕磕绊绊的地方,是方向错误还是思路堵塞造成的,是写作能力问题还是业务水平问题,今后怎样避免同样的问题重复出现、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

一篇稿子写出来了,起草者自身再满意,也不等于就能用,往往还需要经过从业务处室(科室、股室)到办公室,再到分管领导、主要领导的逐级审核。审核的过程可能非常顺利——一路绿灯、畅通无阻,也可能来回折腾——轻则退回修改,重则发回重写,甚至写了一稿又一稿、改了一遍又一遍,还是过不去。如果审核的过程很顺利,复盘的时候应当琢磨清楚为什么会这样顺利,是得益于对领导意图吃得透、把得准,还是起草者本身业务精、水平高;如果报审的过程不顺利,复盘的时候就要弄清楚究竟卡在了哪个环节,是起草者还是审稿者的原因造成的……

有的时候,审稿和改稿是同步进行的。这种情况,常见于审稿者对文稿做一些简单的小修小补、文字润色。如果文稿需要做大手术,审稿者通常会把稿子打回头。

如果起草的是法定公文,即使发文机关负责人已经签批同意印发,也还不能了事,后面还有复核、登记、印制、核发等发文办理的必经程序。作为起草者,必须跟踪到底、负责到底。但这些环节已经超出了写作的范畴,也不宜放在写作复盘的研究范围之内。

由此看来,一次完整的写作复盘,应当还原从接受文稿起草任务到文稿审核通过的全过程。参与复盘者,要主动把自己摆进去,把看法和想法摆进去,看清楚流程上有没有减省、缺失或错乱,想明白这样的情况对文稿的质量和“命运”有什么影响,怎样的流程才是最合理的,有没有优化流程的可能……写作流程是文稿施工的基本工序,对于写好文稿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在文稿中是看不见的,只有通过有效的复盘才能显现出来。

第二步:“复”思路,从写作构思中看门道

文立于意而成于思。以敲定文稿盘子为目的的构思,是写作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也应当成为写作复盘的着力点、聚焦点。我体会,对写作构思进行复盘,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找出思维的线头,搞清楚写作思路如何从无到有。万事开头难,写作构思也是一样。那些常常因为没有思路而抓瞎犯难的新手,一开始头脑中要么是一片空白,要么是一团乱麻。一旦找准了思维的线头,理清思绪也就如同顺藤摸瓜、抽丝剥茧,只需要花些时间和精力罢了。对写作构思进行复盘的时候,首先要把捋线头的过程还原出来,搞清楚这个线头是怎么来的,运用了怎样的思维方法,体现了对所写事物的什么认知。

一般来说,写作运思的线头是思路的起点也是思考的原点,往往发端于最根本、最重要的目标,或是对所写事物的本源性探究、本质性认知,前者常被称作“原点思维”,后者常被称作“元命题思维”。比如,战争的根本目标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思考任何军事问题都不能背离这一原点。又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研究任何工作都需要把这“连环三问”回答好,这就是工作的元命题。对捋线头的过程进行复盘,有助于我们掌握这种求本归元的思维方法,做到“执本而末自从”(西晋·傅玄《傅子》)。

二是辨明思维的方向,搞清楚写作思路如何深入进去、扩展开来。思路是路径和方向的统一。在写作构思中,把准思维方向至关重要——思路偏一寸,行文偏一尺,越往下写就离题越远。所以,复盘的时候必须把起草者思考问题的主攻方向找出来,既要顺着正确的方向看起草者如何层层深入、步步为营,又要看构思或写作过程中有没有走过弯路、岔路,是怎么发现并扭转回来的,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强的写作方向感。

文稿的命题越大,写作的思路就要越宽。开拓思路的方法,主要有“辐射法”“分枝法”“并行法”三种。辐射法,就是从一个中心点向不同方向发散开来,犹如太阳的光辉、车子的轮辐。分枝法,就是像树木一样,由一个主干分出若干枝丫。并行法,就是顺着一个方向开辟多条路,做到并行不悖。这三种方法可以分别运用,也可以组合运用,形成思路上的立交桥。起草者运用了怎样的思维方法,也是写作复盘时要着重分析、深入研究的。

三是抠出写作的提纲,搞清楚文稿盘子如何敲定成型。写作构思要思全盘、构全盘,复盘要复全盘、看全盘。最便于看全盘的方法,就是把写作提纲抠出来,认真分析其结构方式以及每个部分、每个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这对于培养强化全局思维、系统思维、逻辑思维特别有帮助。

四是聚焦思维的障碍,搞清楚写作思路如何打通。写作构思过程中,出现堵点、断点是常有的事。堵,往往是因为没有想明白,半通不通就容易堵。断,往往是因为还没有考虑成熟,正所谓“生瓜秧子容易断”。起草者是如何打通堵点、接上断点的,对复盘者尤其具有研究价值和启示意义,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晋书》)。

第三步:“复”全文,从不同版本中看门道

无论文稿起草还是报审,谁都希望“一稿过”,但往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实际工作中,从初稿到定稿,写上三稿五稿是家常便饭,改上十遍八遍也不足为奇。玉不琢不成器,文不磨不出彩。不经历那么一些上上下下、来来回回、反反复复的过程,磨不出好稿子,也磨不出好写手。

作为起草者,无论是用没用上的“过程稿”、急就而成的“毛坯稿”,还是推倒重来的“返工稿”、修改形成的“花脸稿”,最好都能保存下来,这些都是学习写作的“活教材”,也是写作复盘的“活档案”。写作复盘时,要注意把不同版本的稿子对比着看,如果能制作成一目了然的“对照稿”就更好。要善于从前后变化中看出思维方法、认知水平、写作能力上的差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古人说:“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战国《孟子·告子上》)写文章的时候,应当从大到小谋篇,从小到大行文。复盘的时候,也应当从大到小,先抓主要矛盾,再抓矛盾的主要方面,以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但是,仅仅从大的方面看,还不足以把文稿中的养分吃干吸尽,还要善于看局部、看细部,特别是要着重看一看那些可圈可点之处。

一要聚焦重点,看内容如何凸显。重点内容要重点看,着重看是不是摆在重要位置、施了浓墨、着了重彩,在内容摆布、篇幅安排上凸显了其重要性。

二要聚焦难点,看关口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包括写作上的难点,也包括工作上、所写事项上的难点,两类难点多数情况下会重叠在一起。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文稿,重点往往有所不同,难点也有所不同。比如,起草领导讲话稿,往往难在领导意图“难摸清”、领导高度“难达到”、领导风格“难适应”;起草工作总结,往往难在事丰文约“难概括”、素材众多“难取舍”、年年要写“难出新”;起草工作规划,往往难在定量目标“难确定”、趋势前景“难预测”、方方面面“难兼顾”。

俗话说:“难者不会,会者不难。”机关文稿写作之所以难,往往难在不懂政策、不熟情况、不明就里、不得其法。多数机关文稿写作上的难题,并不是文稿如何写的问题,而是工作如何谋、如何抓、如何干的问题。所以,复盘过程中一定要“跳出文稿看文稿”,千万不要把目光局限在如何审题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上,要多关注、多琢磨那些融合在文稿之中、工夫在文稿之外的东西,这些一眼看不出来甚至隐藏在文稿背后的东西才是写好稿子的关键所在。

三要聚焦亮点,看妙笔如何生花。这里所说的亮点,也和前面所说的重点差不多,包括工作上的,也包括写作上的。把善于发现工作上的亮点与善于在文稿中呈现亮点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文稿中的亮点闪闪发光、熠熠生辉,既悦目又赏心,既惹眼又提神。复盘过程中,要盯着文稿中的亮点看,搞清楚是工作做得“亮”,还是写手写得“亮”,二者是不是做到了相辅相成、有机统一。

此外,复盘还常常与推演联系在一起,甚至有不少人把推演视作复盘的重要一环。推演,《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推断演绎”,说得具体一些,就是在原原本本复盘的基础上,对其中某个环节或某个方面存在的其它可能性进行推断演绎,以进一步放大学习研讨的盘面,也放大总结反思的收益。严格地说,推演出来的内容,已经超出了所复之盘,可以视作复盘的延伸,而不是复盘的一部分。

经济学中有个概念,叫作“复利”,可以理解为一次投资、多重获利,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利生利”“利滚利”。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写作实践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投资,投入的是时间和精力,收获的是真知和才干。只要认真去写了,就可以获得一重红利。在写作实践基础上的复盘,不是过程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全程回放中强化记忆、在全面总结中放大收益、在认知反刍中促进消化、在经验回炉中充分提纯、在举一反三中触类旁通,能够给我们带来多种红利、多重复利。实践证明,在写作复盘上下的功夫越足、思考的程度越深,带来的复利就越大;“复”的是过去,“盘”的是当下,“利”的是未来。(5378字,2024年1月29日完稿,1月30日修改,3月4日、5月2日再改)

图片


三好公文课——

寓心悟于故事,好听;传心得于案例,好懂;授心法于实战好用用心创造,好文好课!

文稿更出彩,人生更精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