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宝森沪上演剧实录(一)

 lsjxs 2024-05-14 发布于四川

今年是杨宝森先生诞辰一百一十五周年,也是他首次莅沪营业演出一百周年。本号将用二十一期的篇幅,为大家简要介绍杨宝森先生生前在上海舞台上的营业演出情况,也以此缅怀这位京剧须生大家。


关于杨宝森先生的生平,我们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但凡对京剧有所了解的人,都对杨宝森的大名以及他所创立的老生“杨派”艺术有所了解。值此杨宝森先生首次莅沪演出一百周年之际,我们作为生活在上海京剧爱好者,根据相关资料,和大家一起回顾杨先生一生中二十一次莅沪营业演出情况。

图片

杨宝森童伶时期《打渔杀家》之萧恩
杨宝森首次莅沪演出是在1924年,当时他虚岁十六,足岁十五,尚未变声,那时候对这个阶段的演员称“童伶”。“童伶”在旧时的京剧舞台上普遍存在,虽然他们的艺术还不成熟,但是因为年纪小嗓子冲,表演稚气未脱,可爱好玩,从而受到部分观众的欢迎。由于当时京剧演员多以男性为主,许多演员虽然童伶时期很红,但男孩子到了青春期后必要经历一段变声期,行话叫“倒仓”。有的人在变声期后嗓音可以一飞冲天,为成为名角儿奠定好的基础。还有的人因为各种原因真的就倒在了仓门上,从此嗓音难以恢复,再也不能从事原来的行当,甚至无法从事演员工作,不得不改场面,或从事演出的辅助工作,如经励科、交通科、管衣箱、检场等等。但在倒仓后恢复不顺利的演员中,还有个别的人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探索和刻苦练习,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还练出了一条“功夫嗓”,最终成为一代名家。我们这个系列的主角杨宝森先生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图片
1924年5月应上海更新舞台之约,十五岁的杨宝森随武生名家李吉瑞莅沪,这是他首次来到上海进行营业演出。当时《申报》广告对他冠以“特聘京都初次到申真正谭派唯一须生”之名。
杨宝森本期演出从5月24日开始,每日李吉瑞的大轴,杨宝森的压轴。杨宝森前三天的打炮戏为:24日夜场《定军山》;25日日场《黄金台》,夜场《四郎探母》;26日夜场《失空斩》。5月30日,上海伶界联合会组织日场在新舞台举行义演,中轴为杨宝森、王斌芬、五麟童、吴铁庵4人分演《珠帘寨》。这天夜场杨宝森继续在更新舞台的营业演出,上演了《卖马》和《武家坡》(“回窑”)双出。
李吉瑞于6月15日夜戏唱完《酸枣岭》和《董千里》双出后期满,6月17日转入新新舞台继续演出,更新舞台则由杨宝森、王芸芳轮番大轴。6月26日王芸芳期满,杨宝森继续演出。7月18日更新舞台又约黄玉麟加入合作演出,并与杨宝森轮流大轴。
图片
杨宝森此次莅沪演出从5月24日至8月25日,期间正逢上海酷暑。一般北方名角儿在上海演出都会“歇夏”,而杨宝森初来乍到,不敢有丝毫懈怠,在上海最炎热的天气下不间断地整整连演三个月。期间他和冯志奎合作贴演了《定军山》《黄金台》《失空斩》《南阳关》《打鼓骂曹》《打棍出箱》《捉放曹》《辕门斩子》《托兆碰碑》《奇冤报》《断密涧》《辕门斩子》《洪羊洞》;和王芸芳合作贴演了《四郎探母》《汾河湾》《南天门》《武家坡》《珠帘寨》《乌龙院》《朱砂痣》《武家坡》《打渔杀家》;和黄玉麟合作贴演了《武家坡》《打渔杀家》《汾河湾》《南天门》;自己还贴演了《天雷报》《卖马》《桑园寄子》《上天台》等;这三个月杨宝森共贴演27出不同的剧目,受到沪上观众的热烈欢迎。
图片
当时有人评杨宝森的《空城计》:“伶界中号称谭派须生者车载斗量,不可胜数。然而谭派须生之演《空城计》一剧,能脱尽火气,逼近老谭者,实不多观。童伶能有此成绩,实极难得”。称杨宝森玩意儿规矩,像余叔岩,一时有“小神童” 之美誉。
这一期演出杨宝森经常上演的都是繁重的唱工戏,像《四郎探母》《珠帘寨》《失空斩》等等,而且还经常是贴双出,逢周末更是日夜两场。8月25日临别纪念的最后一天,他在全部《四郎探母》前还要加一出《梅龙镇》。这三个月的繁重的演出对一个才十五岁正濒临变声期的孩子来说,无疑是突破生理极限的。由于过度劳累,加之营养也没有跟上,杨宝森结束这一期演出后不久就染上了淋巴结核,导致腋下溃疡,继而又进入了比一般人漫长得多的“倒仓”期。而这两个“病根儿”可以说伴随了杨先生的一生,成为阻挡在他艺术道路上极大的困难和障碍,但这也凸显了他后来取得艺术成就的不易。
图片
应该说杨宝森首次来沪献艺是极为成功的,可谓名利双收。这也是他一生来上海演出嗓音状态最好的一次。有许多戏在此之后杨宝森在上海就再也没有贴过,如《朱砂痣》(6月6日日场)、《辕门斩子》(6月6日、7月15日)、《断密涧》(7月7日)。虽然杨宝森一生留下的录音资料不少,但可惜首次来上海没有唱片公司为他灌制唱片,这可能也成为了杨派戏迷永远的遗憾。
图片
1928年9月初杨宝森因私事由北平来到上海,北返之前和其一起南来的江秋蓼请徐慕云协调大中华留声唱片公司为杨宝森灌收唱片事宜。当时正值大中华公司的新式电气灌音设备刚刚可以投入使用,正想试验收音,于是双方一拍即合。1928年10月24日晚八时许,大中华公司监察理事王寿岑赴一品香旅社38号邀请杨宝森至提篮桥北该公司收音室灌音。当晚共收《镇潭州》《打鼓骂曹》合一张、《天雷报》《阳平关》合一张以及两张《乌盆记》唱片,均由孙佐臣操琴、蔡叔和报名,这也是杨宝森最早的音响资料。下面我们就请大家欣赏杨宝森先生于1928年10月24日在大中华公司灌制的《镇潭州》唱片。

镇潭州

1928年10月24日大中华公司灌制

杨宝森 饰 杨继业魂子

孙佐臣 操琴

(二黄原版)我杨家祖居在磁州山后,太祖爷锤换带才把宋投。都只为杨再兴落草为寇,岳元帅无良策怎把他收。叫鬼卒驾阴风宋营口走,见了那岳元帅细说从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