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初代丁克现状刷新认知:上岁数了,“后遗症”、单人养老怎么解决

 Cindyyeping 2024-05-15 发布于北京
我们的美满一直是由自己来决定。
来源:王耳朵先生
 01 
一位千万粉丝博主,回家采访她的舅舅舅妈。俩口子已经54岁了,都是普通人。
不过,他们算是第一批“丁克一代”。
如今年过半百,
眼看养老将至,
大家对他们充满了好奇:
会不会后悔?
会不会孤独?
老了怎么办?

 02 

博主的舅舅舅妈思想前卫,
他们这个大家庭氛围也非常好。
两口子每天乐呵呵的,
不用为孩子操心,
看起来比同龄人年轻好多,
让人羡慕。
但即便是这样,
被问到后不后悔时,
舅舅还是犹豫了。
他坦言从接近50岁开始,
他就一直有一种焦虑感:
岁数越来越大,
谁给我养老?
他还劝告年轻的孩子们,
该结婚还是得结婚,该生孩子还是得生孩子,不要随便学他。“老了怎么办?”
这可能是丁克们面对的最大“后遗症”。
其实不止丁克。
因各种原因失独、空巢的人现在也不少。
在养老问题上,不想拖累子女的人也越来越多。
很多人就探索出了不少颠覆传统的无孩养老方式。
看看他们的晚年计划,
说不定能给我们带来一点参考。

 03 


一、旅居养老
50多岁,一人一狗,
去国外旅居养老,
是不是听起来太遥远?
但看了一位名叫王仪的60后阿姨,
真觉得一切都有可能。
王阿姨不是什么富婆,
她年轻时在西安就是个普通的小商贩。
送过报纸,卖过很多年早点。
她有一个儿子,
小半辈子,为孩子奔,为家庭奔。
直到前些年丈夫去世,儿子稳定,
她突然意识到,
这半生好像都没为自己好好活过。
到了这个岁数,
时间自由,没啥压力,
干嘛不尝试一种全新的生活呢?
于是她做了一个特别大胆的决定:
一个人带着爱犬,
远赴泰国独自养老。
 04 

为什么选择泰国?
除了风景美丽、节奏安逸之外,
很重要的是,消费不高。
王阿姨看了好几处独居公寓。
有一室一厅一卫的,
灶具餐具冰箱家电一应俱全。
大厅24小时有人,
公共空间又大又舒适。
健身房、游泳池都是免费的。
只要人民币1600元一个月。


还有的,大房间带阳台还有洗衣机。
免费健身、游泳、停车,
只要人民币800元一个月。


王阿姨对比多家,
最终选择了一个带院子的独栋房子。
虽然房租加物业费、
网络费下来要一个月4000人民币,
但王阿姨还是租了下来。
前半生为了出早点摊
每天半夜1点多起床,
手冻烂了都要坚持干活。
不就为老了过上想要的生活吗?
刚来时她语言一窍不通,
问个厕所都问不到。
但她也不灰心,
不会就学呗,
学到老活到老,
还能预防老年痴呆呢。
从一个个单词开始,
到本地沟通无障碍,
还交了不少朋友。
为了找点乐趣,
也为了给养老生活多一份收入,
她也学着拍视频剪视频。

 05 

如今,王阿姨已经在泰国生活了4年多。
刚到泰国,她是这样的。


现在,她变成了这样。


每天锻炼,坚持养生,心态松弛。
人美了,时尚了,状态更好了。
以前在国内觉得白发太难看了,
现在满头白发也自信满满出门,
这就是自己真实的模样。
以前觉得漂亮衣服都是身材好的人穿的,
现在只要自己开心,
想穿啥穿啥,啥漂亮穿啥。
一个人养老,
于她来说,
是在老年把自己又精心养了一遍。
对于更老一点的疾病、灾痛,
她想得也开。
有钱在医院插管子治病,
还不如拿它趁现在多享受。
真不行了,也别勉强了,
还不如安安静静地走,
那就是最大的福气。


 06 

二、酒店养老
西安有位90岁的蔡奶奶,
想法也相当超前。
几十年,她都住在厂家属院,
10年前老伴去世了,
就一直独居。
但这房子实在太旧了,
前几年被拆迁了。
她一时半会没找到合适的地方住,
也不想去养老院,
干脆先在酒店开了间长租房,
想着过渡一阵子。
没想到,这一住,彻底不想走了。
直接续租好几个月,
还打算一直住下去。



 07 

蔡奶奶是这么合计的:
第一,其实酒店长住费用
没有想象中那么贵。
她之前租房,
想找到个方便的、
带电梯暖气的,
各种费用一个月怎么也要3000块。
再找个钟点工做饭,又要买菜,一个月六七千了。
但酒店设施齐全,还有丰盛的自助餐,长租下来便宜太多。
第二,酒店也比一般租的房子住起来舒服,环境好,到处干干净净。
房间卫生也有人打扫。
第三,酒店人流密集,
服务人员每天都能见到,
这比独居安全得多。
万一有情况,也能及时得到帮助。
她每天运动、阅读,
在酒店遛弯,惬意得很。
蔡奶奶算是无意间
打开了新型养老的大门。
其实这些年,
好多酒店也开始搞养老项目。
有的专设了医护团队和医务室,
平时还给老年人组织组织活动,
说不定以后酒店养老
还真会发展成靠谱的养老方式呢。



 07 

三、互助式养老
大部分无孩养老,多是两种选择。
一是去养老院,二是居家。
现在养老院是朝阳产业,
设施越来越好,
好多老年人都愿意去住了。
但好多老年人的情况比较微妙。
有些老人不愿意住养老院,
高端的怕太贵,
普通的又怕受委屈。
但有基础病的话,
自己在家怕有突发状况,太危险。
所以有些地方,
就在探索“老青互助”的养老模式。
比如南京,就推出了“时间银行”。
简单来说就是年轻人帮老年人买菜、
买药、上门打扫卫生
这些时间都被记录下来。
然后等你老了需要帮助时,
就可以兑换你需要的养老服务。
20多岁的年轻人,
为半失能老人理发、助洁。
更多的,是低龄老人帮高龄老人。
很多五六十岁刚退休不久的低龄老人,
身体健康,有大把时间,
也比年轻人更能了解老年人的心理。
他们给老人送饭、拿药、陪诊、陪聊。
老人孤独的生活里有了依靠。
而等到将来他们需要被照护时,
也可以兑换同等时长的养老服务。



 08 

还有些地方,推出“老青同居”模式。
比如杭州。
有个80多岁的汪奶奶,
退休前做仓库保管员,
退休工资够生活,
也有房住,
但就是一个人太寂寞。
她就把自己的苦闷跟社区说了。
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老人房子有70平,
还算宽敞后,
向她仔细讲了讲“老青同居”项目。
简单来说,
就是年轻人在外打工,租房困难。
而孤寡、独居老年人,
需要人陪需要人照顾。
那就试着让年轻人与老人同住。
老年人为年轻人提供居住场所,
年轻人为老年人提供日常健康照看
与简单的生活协助。
汪奶奶同意后,
一个24岁打工的姑娘搬进了她的家。
汪奶奶免去了她的房租,
她每天陪奶奶说话、做饭。
还督促奶奶量血压,
教老人用微信,发朋友圈。
彼此陪伴,感情也越来越好。



 09 

看了这么多丁克养老方式,都挺美好。
但说句实际话:
其实不管选哪一种,
都不可能是完美解药。
不管你想怎么养老,
都得面对一系列现实问题:
比如失能。
上了年纪骨密度变低,
弯腰驼背不说,
还会影响行走,甚至摔倒。
连路都没法走的话,
何谈生活?
其次,怎么应对虚无感。
到了一定岁数,
身边的朋友都忙着顾各自的家庭。
你没事干,也没人陪,
真的可能对自己人生的价值产生怀疑。
那种空虚和孤单,
能不能承受?
最关键的,钱的问题。
万一失去自理能力,
甚至得了场大病。
请护工、看病治病的钱,
都需要提前准备吧?
……
上了年纪,再简单的问题
可能都会成为无解难题。
所以真考虑丁克养老,
趁年轻就要有所筹备,
应对风险。
怕有虚无感,
就多培养些爱好。
我时常看到那些下棋的、
钓鱼的的老人就会想,
人到老要没有一样热爱是真不行。
有爱好不光能让你有活力、有盼头,
不然很容易与社会脱节。
最后钱的问题,
有空多赚点,
没事多攒点,
做做理财,合理分配,长远规划。
其实说白了,
决定我们晚年轻松还是艰辛的,
也不一定是有没有子女。
只要身体健康,经济独立,
有很多养老方式我们可以选择。
还是那句话,
我们的美满从来都无法绑定在别人身上。



作者简介: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间略懂点人生歪理。关注王耳朵先生,一个路见不平,就忍不住一声吼的中年bo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