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德烈•吉德:被人因为你是什么而憎恶,要比因为你不是什么而被爱更好。

 走路once 2024-05-15

伪装自己可以让生活容易,为什么我们要走一条寡淡孤寂的自我之路?

黑塞说:“你的精神就是整个世界。” 


我们永远是我们的探索和追问。我们探索打开心灵的大门,试图发现内在精神的丰富与深度。这种努力不仅是对个体内在世界的深入了解,更是通向生命真谛和意义的关键之路。通过审视自己的信仰、价值观以及内在的动机,我们可以揭示思考和行为的深层动因,从而实现更为深刻的自我认知。

而存在的前提一定是真实的。对于模仿来说,并没有让自我存在,他只是对另外一个存在的粗糙演绎,距离复制都相差甚远,每一样发光的东西,肯定有灵魂在内,我们永远无法复制灵魂。也许我认为,只有在我们表现的时候,才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被看到。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在创作一幅艺术作品前首先会在脑海里构建,他希望作品的呈现能最大可能的还原他的构想,在创作过程中,他不断将每一划笔触和用色与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校对,确保创作尽量保持对自我的忠诚,最终的作品如果是如他所想,他会认为这幅作品是一副成功的作品,当他站在作品前,会有莫大的幸福感。


追求幸福是我们的天性,在妈妈怀抱里吸吮到乳汁的满足,让我们饱尝幸福的滋味,终生难忘,追求幸福成了我们实现人生意义的肯定目标。然而幸福的甜蜜而短暂,让我们不倦地追求,让我们上瘾。C.S.路易斯对幸福的定义是,不要让你的幸福依赖于你可能会失去的东西。

图片

同时他也许会忘记自己内心的需求,被外在已经存在的,暂时被肯定的东西吸引,因为急于想要获得肯定,他弃绝了自我这块珍宝,模仿成功作品的特点,最终他渐渐背离了自己。即便完成的作品被外界肯定,但内心肯定会觉得有什么不对劲。那是因为你内心虚妄略多了真实,只留下荒芜与苍白。


模仿是对自我的否定,是对自我存在的拒绝,短期的迷失也许会导向模仿,但不久我们会发现,这种经历并不属于我们,我们并未获得幸福时,最终我们还是会导向自我。

只有在心真正归属于我们,我们真实的存在才会赋予我们力量。我们很难在别人的生活经历中赋予属于我们自己的真理,每个人的经历,文化,生化背景等错综复杂的因素,决定了每一个人注定是独特的,这也是每个人巨大的财富。而惋惜的是,这被我们很多人忽视。

我们平时有机会可以留心观察,那些能够活得自在的人,可能不容易从表面看到他们有多么幸福,但他们一定是在内心是忠于自我,知道让自己幸福的不二法则一定是那个不一样的自我,而非模仿别人的成功来获得。

知名心理学家James Hollis告诉我们成为一个人才是生活继续的基础,而非成为一个和别人一样的成功的人,融入不是生活目的。他确定我们个体终究是奇特个体的事实。

“ 成为一个人并不一定意味着要适应周围,得到他人的认可。它意味着成为真实的自己。我们注定要变得更古怪、更奇特。我们并不只是为了融入。

我们无需觉得自己因为不同而疑惑,甚至自卑就更要不得了。成为和别人一样的人也是很有难度的,况且那也是不可能的,结局是:这只会消耗那个独特的你。

我们应该自傲地做自己的艺术家,将自我这块粘土,按照自己的方式塑造成为一件独特的艺术品,才不枉此生。艺术家不应该仅仅是描述自己已经过的生活,而是应该根据他想要呈现的形象来塑造自己的生活。换句话说,他的生活所形成的形象必须与他所渴望的理想形象相一致。简而言之,他必须成为他想成为的样子。

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就是不真诚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