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药融入康养产业发展的时代意蕴

 循天园 2024-05-15 发布于广西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扩大中医药在养生保健领域的应用,发展老年病、慢性病防治等中医药服务”。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健康养生理念的结晶,在全民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要巩固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康养产业的崛起为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提供了契机和平台,为传统的中医药注入了新的时代活力和价值追求,彰显了深刻的时代意蕴。

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防治的需求

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然而,中医药服务能力滞后于老龄化速度,健康资源总体匮乏,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的服务可得性和可达性偏低。因此,我们应该主动适应时代需求,积极培育中医药融入康养产业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利用市场化手段推动老龄事业和康养产业协同发展,满足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的健康需求,助力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

把握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发展机遇

目前,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地区,然而,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途径和手段还不够多元和有效,主要依赖政府主导的单向传播模式,缺乏民间力量的参与和支持,尤其是在企业利用中医药文化与康养产品相结合来增进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抓住时代机遇,开发符合不同国家和地区需求的中医药康养产品和服务,促进中医药文化的海外传播和国际交流,提升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和认知度,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推动我国中医药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动力

随着全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康养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我们应该主动顺应时代动力,推动中医药数智化发展,促进中医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中医药技术与方法的革新;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促进中医药的标准化、规范化,提升中医药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加强中医药智能制造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支持力度,实现中医药生产制造的革命性变革;推动中医药产业化发展,促进中医药与康养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全球康养产业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推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和共同富裕的契机

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挖掘利用好中医药资源,对推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具有重大现实和长远意义。我国乡村地区拥有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和特色的中医药文化,但这些资源优势尚未得到充分挖掘与发挥,中医药“五种资源”的活力与潜力亦未能得到有效激发和释放。因此,我们应该抓住时代契机,发展好中医药的卫生资源,推动乡村健康促进工作;利用好中医药的经济资源,推进中医药与康养产业融合协同发展,实现乡村经济繁荣;挖掘好中医药的科技资源,提升中医药科研创新能力和水平,实现乡村科技赋能;弘扬好中医药的文化资源,提高农民健康文化素养,实现乡村文明和谐;维护好中医药的生态资源,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现乡村生态宜居,最终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担当健康中国战略和全球卫生治理的责任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各国人民息息相关、命运与共,健康已成人类共同主题。目前,全球卫生领域面临巨大挑战,全球传染病暴发,慢性病不断攀升,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人类健康形势依然严峻。中医药作为我国传承千年的宝贵财富,在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我们应该主动担当时代责任,推动中医药融入康养产业发展,使之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为健康中国助力,为全球卫生治理贡献“中国方案”,增进世界人民的健康福祉。(杨海平 张卓)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