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久治不愈的 “ 老胃病 ” ,该穴有特效!

 HUIT888888 2024-05-15 发布于新疆
人们常说“十人九胃”,这源于绝大数人都不同程度地患有胃病。除了严重的疼痛、烧灼、胀气外,胃病还总是反反复复,那么,该怎么办呢?今天向网友们介绍一个调理久年胃病的特效穴,年代越久的胃病效果越好,它就是来自董氏奇穴当中的一个重要穴位——土水穴!

土水穴与艮卦及坎卦有关,艮卦属土,坎卦属水,而此穴位于艮卦及坎卦之间,故名土水。土水穴入肺肾二经。具有理脾胃,调理中焦,清宣肺气,通经活络,补肾壮骨的作用特性。临床中可以主治:急慢性胃炎、久年胃病、咳嗽、气喘、扁桃腺炎、全身骨肿痛、两腿内侧肌肉痛、骨膜炎、坐骨神经痛。


土水穴位于拇指第一掌骨之内侧,共计三穴:
土水一穴:手掌面,在拇指第一掌骨偏桡侧下陷中间,上半寸处。
土水二穴:手掌面,在拇指第一掌骨偏桡侧下陷中间处。
土水三穴:手掌面,在拇指第一掌骨偏桡侧下陷中间,下半寸处。
杨维杰新土水穴:土水穴计有三个穴位,均位于手鱼部位;

中央之土水中穴即鱼际穴;
自鱼际至大指本节之中央点为土水上穴;
自鱼际至手腕横纹之中央为土水下穴。

土水穴能够治疗胃病,在《黄帝内经》也有记载手鱼部位能诊断肠胃疾病,例如《灵枢经·经脉》说:“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


1据临床观察:

便秘者常在鱼际部位发赤;

大便溏湿者,鱼际辄有暗青色浮起;

如患肠炎、腹泻严重,则更能见及青筋暴起,既能反映病变,当然也就能以之调治病变。

所以通过在此处的瘀络变化能够得知胃中之寒热。

土水穴在肺经上,肺经“起于中焦(中脘附近),下络大肠(向下联络大肠),还循胃口”,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土水】即是水土不服,主治胃肠道功能紊乱诸症。此穴可针、可放血、可艾灸、可棍针、可按揉、可指灸,专业人士可针刺与放血。非专业人士可用艾灸、棍针、按揉、指灸等法操作!


就是由于本穴能治肺胃大肠三经之病,所以也是能治久年胃病及大便湿溏之另一原因;并且本穴能行胃中湿热出肠道,不令湿土克肾水(因肾主二便)。

所以土水穴治久年胃病甚效,治脾湿慢性腹泻亦佳。(以及胃绞痛、胃溃疡、腹胀、腹痛、腹泻、水土不服,恶心、呕吐,胃泛酸、胃气上逆等症。)

下面是一些网友运用土水穴的效果反馈:





对于晕车、水土不服、上吐下泻的症状及胃酸过多刺激土水穴都非常有效。尤其对于胃酸、胃胀等胃部不适,基本针下痛止。


土水穴多采取点刺放血,针刺法:沿骨下直刺五分—一寸半。针感:酸胀感。

应用:双手取穴效果更佳。

在没有专业人员指导刺血时,通过棍针刺激土水穴,也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土水穴还能清肺热止咳喘

本名土水,当然有调治士(脾胃)病及水(肾)病的作用,但也要把其位于肺经属金的经络关系考虑进去,在肺(金)经上,穴属土金水,如此本穴即土金水皆治。

因此肺脾肾皆治,理气作用甚佳,故治胃痛、咳喘甚效,“土水中”尤为调治气喘之特效针。“土水中”之穴位位置与鱼际穴相符,穴属荥穴,故能调治肺病,主要以清肺热止咳喘为主。

“荥输治外经”,外经包括经络病及外感病。调治喉痛甚效,尤其是外感喉痛,治肺炎亦甚效。还可调治咳嗽、气喘、扁桃腺炎。

土水穴除治胃病、胃痛、喉痛外,尚可治手指痛、手掌痛、手骨痛。调治原则,左痛治右,右痛治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