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上最孤独的一首诗,仅22字响彻千古,迄今传唱不衰

 长风文史 2024-05-15 发布于广东

每天诗词故事  记得关注长风



公元696年,契丹李尽忠起兵反叛大唐。

不对,应该是武周。因为这一年武则天已经当了皇帝,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女皇帝。

契丹兵来势汹汹,很快就攻陷了营州,这让武则天很不爽,于是点兵点将出征平叛。

武则天登基以来,一直重用自家人,这次大军的主将就钦点了她侄子建安王武攸宜。

武攸宜完全是靠裙带关系上位的绣花枕头,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倒是在行,行军打仗、排兵布阵纯属是个外行,指挥打仗如同儿戏,所以大军契丹刚一接战,就损失惨重。

主帅无能,累死三军,也许士兵的生命在他眼里只不过一个数字,但在有些人眼里却非常重要。

于是一个随军参谋站出来说仗不是这么打,要调整战略,否则再这么下去形势不容乐观。

参谋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还自告奋勇的表示愿意亲率士兵做前锋,打开局面。旁边人都深以为然,纷纷表示可行。

武攸宜表示不行,不是这种方案不行,是你这样做让他很没有面子我作为主帅,你在这指指点点说这不行,那不行,这难道不是显摆你能,不是对我的嘲讽嘛?

武攸宜本事差,但是嫉妒心大呀!参谋提的意见越好,就越遭他忌恨,最后直接将这个参谋给叉出大帐,贬他为军曹要他去喂马。

一阵夹杂黄沙的风迎面吹来,帐外一腔热血却遇冷的“参谋”抬了抬头,用袖子擦了擦眼角的泪水,转身落寞的走向马厩,牵了一匹马就往外而去。

没人知道他要去哪,也没人关心他要去哪。


他叫陈子昂,从小就有一颗任侠之心,只不过少年时不懂事,整日就知道胡作非为、打架斗殴,将近二十岁才幡然醒悟要读书。

凭借天赋和后天的努力,陈子昂短短几年就学有所成,来到了长安城参加科举考试。

在那个科举录取比例极低的年代,籍籍无名的他接连两次都败北。

第三次他在导演了一幕摔琴的大戏,让自己的名字一时传遍京城,最后成功考中进士,得到了武则天的赏识,当上了言官。


言官不好当,既要能说,也有很多事不能说,把握不好的话,就很容易遭祸,一身正气的人干这个根本干不久。

陈子昂当上言官,本以为会鸿图大展,走上人生巅峰,却因为言辞激烈、谏言敢诤得罪了不少人,也让武则天不痛快,反而被送进了监狱。

后来武攸宜出征,惜才的武则天才把他从监狱中放出来,让他当随军参谋,戴罪立功。

只是可惜为武攸宜所不容。


出了军营,在夕阳下信马由缰的陈子昂,来到了幽州台。

这是曾经燕国燕昭王为求才专门修筑的,在当时没有高楼的华北平原上,是眺望采风的好去处。

陈子昂下马缓缓地登上了幽州台,站在台上放眼远眺。


天地苍茫,猎风吹拂着他的衣襟。昔日燕昭王千金买马骨的历史浮现脑中,他结合自身凄凉的处境,不禁悲从中来,写下一首闻名千古的《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前不见古人”是说在我出生之前,在这片伟大的土地上,出现了有多少招贤纳士的明君,和治世能臣共创辉煌,演绎了出无数宏伟壮丽的历史。

“后不见来者”是说,在我去世之后,这片土地上又有多少明君贤相,逞才献技,叱咤风云,再创辉煌。

只是那些都不属于我,因为生活的这个时候不早不晚,不仅没有圣明的君主,也没有同行懂我的人。

在这个悲催的时代,倒霉的地方,苍茫天地之间仿佛只有孤零零的自己。

前面两个“不见”一出来,不仅勾勒出了一幅浩渺空旷的宏大画卷,而且极好的表达出了作者那大孤独、大寂寞的思绪。


陈子昂内心那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愤慨,壮志难酬的孤独在这两句中尽情流露,并且越来越激动,以至于想到最后忍不住涕泪纵横。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在历史的长河中,在这茫茫的人世间,每个人的一生本应该是极其短暂的一瞬。可属于我的这短暂的一瞬,怎么就这么倒霉,想到这里不禁眼泪鼻涕一齐流。

天大地大,茫茫人海,谁能读懂自己的心声?懂我的抱负?

没人懂,也没人在乎,看透了人生残酷的真相的默默流淌着泪水,这是对自己怀才不遇,孤独无望而流。

全诗并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积,只有短短四句22字,却极为震撼、悲壮,境界极高,具有一种摄人心魄的阳刚之美,打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故而这一首诗,如同诗中前两句般,成为了一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作品,至今传唱不衰。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