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4课郁达夫《故都的秋》教案

 昵称503199 2024-05-15 发布于湖北

《故都的秋》教案

教学目标

1、品味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把握其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特点。

2、感受中国文人“悲秋情结”。

一、新课导入

诗人笔下的“秋”气象万千。它是曹操眼中“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悲凉雄浑,是屈原笔下“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微凉轻灵,是王勃眼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寥廓多姿,是苏轼“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浩渺烟波。它有柳永“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绵绵愁绪,更有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超拔豪放。那么郁达夫笔下的秋天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二、解题

《故都的秋》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故都”,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别有一种文化底蕴暗含其中

“秋”字点明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三、文本赏析

1、在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

提示:找出文眼句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明确清、静、悲凉

2、阅读《故都的秋》,抓住“秋味”,调动各种感官来体会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等特点,看看作品是通过哪些景物的描写巧妙地表现这些特点的。

提示:第3一11段

  院落  槐树  秋蝉  秋雨  果树

悲凉的“秋味”,带着传统文人的某种审美情趣,为什么在郁达夫笔下具有特别的美?

【明确】

文章的第3一11段就是对故都的秋的细致描写,这些描写也是最能体现作家审美情趣的地方。他不写故都的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顶多就是一笔带过:“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那些景致虽然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日常生活很遥远。

他关注的,更多是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场景。

【示例】秋晨院落

第3段:“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看到碧绿的天色,驯鸽的飞声,静静地开着的喇叭花,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明确:视觉形象、听觉形象。

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给人以悠闲、惬意的感觉。

( 清、静  )

第4段:槐树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地上扫帚扫后的印迹,“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明确:这里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

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是触觉感受。写触觉,仿佛能拨动读者最微妙的感觉,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可以独自徘徊,静静享受与自然交融的情趣。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闲适的,又是寂寞的。                  ( 清、静  )

作者所描绘的都是故都普通人家日常的生活场景,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环境,既不稀奇,也不富贵,但带着一股老北京所特有的悠闲、自如,又有一点落寞的感觉。

【小结】

秋色:青天、蓝朵、秋草(黄)、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天、青布

冷清悲凉

秋音:鸽飞、钟声、扫帚声、蝉鸣、风声、雨声、人声

安   静

(以动衬静)

五幅图从表面上看其“形”无序,连接起来却又体现了清、静、悲凉的“神”。

(其余内容省略)

四、研讨交流

1、故都的秋景本应是多姿多彩的,而作者为什么不写那些明艳之色,却只选取了这些表现“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呢?

【知人论世】

 1896年,郁达夫出生于浙江省富阳市满州弄(现更名达夫弄)的知识分子家庭。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郁达夫的父亲去世,家庭陷入了窘迫的境地。

民国元年(1912年),考入浙江大学预科,却因参与学潮被校方开除。

民国二年(1913年),郁达夫随长兄郁华(郁曼陀)赴日本留学。

民国三年(1914年)七月,考入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医科部,并开始尝试小说创作。

早期:1920年-1933年。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郁达夫一共写了《沉沦》《银灰色的死》等二十六篇抒情性散文和六七十篇议论杂文,表现了他从日本回国时满怀希望的心情和见到满目疮咦的祖国后无限失望的感叹,既有他对革命的前途感伤悲观的思想,又有对革命慷慨激昂,疾声呐喊的激进的理论。

中期:1933年-1938年。这个时期,是郁达夫思想的一个低潮期,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使他走上了消极避世的道路,追求一种落后的“名士”风度,留连往返于山林江湖。这就充分暴露出他作为从封建旧营垒中出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软弱性和妥协性。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他憎恶现实,不愿同流合污,才逃遁的这一面。

《故都的秋》:1921年到1933,郁达夫投人了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并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于30年代初由上海迁居杭州,在那里居住了近三年。在那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着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他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以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内心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他写下了许多优秀的游记。当时中国大地连年混战,民不聊生,郁达夫本人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19347,饱尝人生愁苦和哀痛的他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感受到了故都的秋味”,并于此年8月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④ 夏衍:“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必胜的精神支柱。”

【明确】

① 郁达夫是个典型的伤感文人,幼年失父,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留学日本,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辱,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

②在个人的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

③在文艺观和审美追求上,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文学。”所以他的文章总有一种伤感的、灰冷的调子,有一种悲凉美。

2、作者说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有什么道理?

提示:理解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

【明确】

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多。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

①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②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③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代刘彻的《秋风辞》

④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品;其气栗冽,砭人莉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宋代欧阳修的《秋声赋》

五、总结课文

本文通过对“故都”北平秋色的描绘,融入了作者深情的眷恋及对故都之秋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在旧中国颠沛流离、饱尝人间愁苦的忧郁、孤独的心情。文章读起来忧伤悲凉,美而落寞。

六、课后作业

选取你认为最精彩的段落,反复朗读,细加品味,写一段评点文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