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性,情绪,行动决策,与脑科学

 heaven张君峰 2024-05-15 发布于陕西

- 随便看看 -



作者:于子桓,专栏作家,999市场部负责人。


这篇文章的价值‍‍,值多少呢?
‍‍
我仔细想了一下,‍‍觉得它应该值一年的时间!

‍‍当然‍‍一年的时间可能是70~71岁的那一年,‍‍也可能是40~41岁的那一年,‍‍还可能是16~17岁的那一年...你愿意选择哪一年呢?‍‍可以留言告诉我。
‍‍
大家一直都好奇一个问题:

我们是在用理性做决策呢,‍‍还是在用情绪做决策呢?

脑科学家说,所有的‍‍心理上的问题都有‍‍生理学上的基础。‍‍关于思维模型的优势,比如‍‍:成长型思维‍‍也能找到生理学的‍‍基础。‍‍

行为经济学家‍‍卡尼曼、泰勒等发现了‍‍一大批‍‍可预期的非理性的行为,‍‍比如:损失厌恶、心理账户等等...他们证明了我们的‍‍行为决策‍‍和有限理性之间的关系。
‍‍
生物学家说是脑在做决策‍‍,心理学家说‍‍是心理模式在做决策,‍‍情绪学家说是情绪在做决策,‍‍理性学家说是理性在做决策。‍‍

所以最后结论是‍‍:他们‍‍几个模块‍‍并行‍‍在一起做决策,‍‍没有‍‍原因‍‍和结果的区别。‍谁都不是谁的原因,谁也都不是谁的结果。


‍‍第一个故事‍‍:成长型思维模式
‍‍
如果你看过《终身成长》这本书,你就知道‍‍心理学家在做实验的时候发现了一群这样的小朋友:当他们碰到困难的题目的时候,他们会很兴奋‍‍说‍‍:“好啊!‍‍来让我试一试,挑战一下这道题目吧!”‍‍

然后就算他们失败了,他们也会很积极地说:“对嘛,看来我就是要再好好学习一下才行啊!”‍‍

与此相反,另外一群小朋友‍‍就会把“失败”当成一种标签,贴在自己身上,‍‍认为自己是“失败者”。

脑科学家发表演讲说‍‍:挑战和失败其实都会带来痛苦,‍‍但是这些小朋友‍‍会‍‍因此而分泌内啡肽,从而让痛苦变成快乐,‍‍这就是传说中的痛并快乐着。

于是,这就成了‍‍这些孩子具备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生理学基础。‍‍

如果脑科学是原因,那么是不是给那些‍‍天赋依赖型的孩子们‍‍打内啡肽‍‍,就可以让他们变成成长型思维模式呢?


‍‍第二个故事:棉花糖实验

‍‍我们都知道心理学家做过一个棉花糖实验,‍‍在小朋友面前‍‍摆一颗棉花糖,‍‍看他如果能忍住,15分钟不吃‍‍就可以‍‍得到2颗。

现在实验条件改变了,‍‍告诉他:你过1天以后‍‍吃是1颗‍‍,过1天加15分钟之后是2颗。
‍‍
现在所有的孩子都会‍‍坚持1天加15分钟,‍‍都会得到2颗。‍‍

所以‍‍,在这样一个对比实验当中,理性发挥了极大的效用,‍‍因为既然都等了一天了,也‍‍不在乎再多15分钟。于是‍‍,理性‍‍是不是所有这一切的原因呢?‍‍

当然,这个实验的前半部分,15分钟的“忍速度测试”就已经告诉我们:理性不是。‍‍

因为长期跟踪的结果发现,‍‍能够忍住在15分钟里面不吃‍‍,而获得2颗棉花糖的孩子。在他们成年以后‍‍,会获得更好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基础、‍‍幸福生活。


‍‍第三个故事:
‍‍
你今天‍‍看了一下自己的股票,‍‍发现前几天买的那只股票,‍‍跌得惨不忍睹,你很生气,然后把它给卖了。

请问‍‍,你是因为很生气,所以才把它卖了的吗?

‍‍今天你又看了一下‍‍前几天买的股票,然后你发现‍‍他涨了很多。所以你很高兴,又把它卖了。

请问,你是因为把它卖了才会‍‍很高兴的吗?

‍‍你的情绪‍‍是你的行为的原因呢?还是你的行为是你情绪的原因呢?

‍‍一个跑步很厉害的小伙子‍‍在参加深圳马拉松的时候,‍‍第一个10公里‍‍平均配速是5分钟。然后‍‍到第二个10公里的时候,他就觉得天特别的热,裤子特别的紧,‍‍喝到肚子里的水咣当咣当的,‍‍最差的配速跑到了8分多钟。‍‍这差不多是他平时快走的速度了。

他不佳的状态‍‍是因为他的情绪引起的呢?‍‍
还是‍‍,他不佳的状态‍‍产生了‍‍很差的情绪呢?
或者,他的肌肉酸痛、疲劳‍‍导致‍‍跑不下去‍‍?
或者,他的情绪低落导致配速无法‍‍保持呢?


第四个故事:重新认识你的记忆

现在想一想,911发生的时候你在哪里?‍‍

我记得‍‍我‍‍还很年轻,一直睡到下午才醒过来。然后打开电视机,就看见了‍‍那个让人‍‍至今无法忘记的那一幕。

‍‍你是不是也觉得那个记忆很清晰?‍‍然而不幸的是心理学家进行了一个跟踪实验。

发现‍‍经过若干年的跟踪以后,‍‍你以为你记得很清晰的那个‍‍场景,‍‍居然在你的描述当中发生了变化,‍‍原来你说你在‍‍跟别人吃饭‍‍,后来就变成了‍‍你在和别人散步。
‍‍
脑科学家说,在我们的‍‍记忆当中有两个模块:一个叫‍‍叙事记忆‍‍;一个叫非叙事记忆。

比如说‍‍一位西北的老师跟同学们说:“记住‍‍这个是'溜溜’的'绿’,‍‍那就是说在他的记忆模块当中,‍‍绿色‍‍被记忆成'溜溜’(受西北方言影响'绿’的发音会被误发成'溜’)。

但是他一旦要叙述的时候,他就会自然的把'溜’切换成'绿’。‍‍所以‍‍当你需要叙述某件事情的时候,记忆会随着你的要求进行改变。

‍‍好吧,现在你还能相信相信你的记忆吗?包括‍‍赫拉利经常说的‍‍那个关于‍‍“痛苦的峰终定律”。

故事看完了‍‍,让我们‍‍再来聊一聊,‍‍从故事中拓展出来的‍‍东西吧!

‍‍在‍‍耐克的APP里面有一个‍‍变速跑的训练,‍‍它让你去体会‍‍:你‍‍轻松的跑,‍‍全力的跑,‍‍80%的力度跑,60%的力度跑...和你‍‍自己整个感受之间的关系。

‍‍还记得上面参加深圳马拉松的那个小伙子,‍‍5分钟的配速觉得很轻松,‍‍8分钟的配速觉得很痛苦。其实就是因为缺乏了那种‍‍对应性的训练,或者说‍‍,如果我知道配速,理性就可以‍‍给大脑以暗示‍‍。这几个模块统一在一起,‍‍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

我有一个朋友,他们家‍‍儿子‍‍运动天赋不是很好,‍‍所以‍‍中考体育跳绳、引体向上、‍‍长跑‍‍这些项目,刚开始的时候都很差。然后‍‍找了‍‍特别的教练,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以后,‍‍现在已经基本上都可以拿100分了。
‍‍
这其实,是一个很典型的成长型思维模式的训练机会。

因为‍‍刚开始的时候‍‍他的感受‍‍和成绩,以及他现在的感受和成绩之间的‍‍,巨大的‍‍差别和对过程的整体的反思‍‍,都会‍‍给他带来‍‍成长的骄傲。

‍‍而这种骄傲显然会有生理学的基础,‍‍也会养成心理学的模型,‍‍同时导致‍‍情绪的配套‍‍和理性的思辨。
‍‍
是的,‍‍当你把这四个模块组合在一起以后,‍‍你会发现‍‍我们的天赋都能保证我们‍‍在任何项目当中达到100分。‍‍

而‍‍要满足这个结果的,唯一的要求就是‍‍刻意练习。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看《刻意练习》这本书,对于孩子来说,这其实就是上帝的赐福。

‍‍最后我们拿理查德泰勒教授‍‍讲的一个笑话‍‍来结束这篇文章吧!

泰勒教授喜欢‍‍出比较难的题目考他的学生,所以学生们对他‍‍大有微词。

最后泰勒教授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每次考试的时候都把考卷的总分‍‍定成了137分。最后大家的平均分总是在90多分接近100分,‍‍于是同学们‍‍特别的开心。觉得泰勒教授真是一个好老师!‍‍

现在‍‍请问泰勒教授和他的学生‍‍谁‍‍更懂得理性和情绪的关系呢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