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检验知识科普——全血细胞检测参数及临床意义解读

 白桦树2008 2024-05-15 发布于内蒙古
图片

随着医学技术快速发展,检查技术越来越高端,医疗设备也越来越智能化。目前我院血常规检测采用的是全动血细胞五分类检测仪,采用多种检测通道对全血细胞进行分析,除了提供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参数及直方图外,还可提供多种细胞的散点图。不但能较准确地进行白细胞五分类,减少健康人标本的复检率,也能进行网织红细胞及网织血小板分析,并提示幼稚或异常细胞。其检测参数有33项,利用好这些多参数血细胞分析数据,进一步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协助临床对疾病状态的了解。今天让我为大家解读一下全血细胞检测及网织红细胞计数参数吧!

图片

上面是我院全血细胞分析的检验报告

白细胞系

图片
图片

白细胞计数参考区间A成人(3.5-9.5)*109/L,B儿童(5-12)*109/L,C新生儿(15-20)*109/L

白细胞增多外周血液白细胞计数>9.5*109/L成人

白细胞减少外周血液白细胞计数<3.5*109/L成人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外周血液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7.0*109/L

粒细胞减少症成人:外周血液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2.0*109/L

儿童:外周血液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1.5*109/L

粒细胞缺乏症外周血液白细胞计数<2.0*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0.5*109/L或消失,起病骤急,发热、感染等严重症状。

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

生理性增多:1.新生儿较高,个别可高达30*109/L,在3-4天后降至10*109/L,主要为中性粒细胞,至6-9天逐渐下降与淋巴细胞大致相等,以后以淋巴细胞逐渐增高,至2-3岁后又逐渐降低,而中性粒细胞逐渐升高,至4-5岁二者又基本相等,后逐渐增高至成人水平。

2.安静及放松时较低,白细胞轻度升高;进食较高,早晨较低,下午较高;一天之间变化可相差一倍。

3.脑力和体力劳动、冷热水浴、高温、严寒、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可使白细胞轻度增高,疼痛、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可使白细胞显著增高,可高达35*109/L。刺激停止后较快恢复到原有水平。

4.妊娠、分娩、吸烟也会使白细胞不同程度的增高。

病理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各种炎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各种中毒(酸中毒、尿毒症、铅中毒等),组织损伤、恶性肿瘤、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等。

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麻疹、流感等传染病,部分血液病、放射线损伤、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各种抗生素、抗癌、降压等药物均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提示机体抵抗力差。

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增多:成人淋巴细胞计数>4.0*109/L,四岁以上的儿童大于7.2*109/L.四岁以下的儿童大于9.0*109/L

增多: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结核病、某些病毒性感染如传染性单个核细胞增多症等,传染病或中毒后的恢复期、淋巴肉瘤等,组织移植术后,排斥前期淋巴细胞绝对值即增高,可作为检测组织或器官移植排异反应的指标之一。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及粒细胞缺乏症时淋巴细胞相对增高。

减少:成人淋巴细胞计数<1.0*109/LL,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染的恢复期,出现典型的淋巴细胞减少;HIV感染、结核病、放射治疗、先天性免疫缺陷;药物治疗中烷化剂(环磷酰胺等)可引起白细胞重度减少,伴淋巴细胞明显减低,治疗停止后淋巴细胞减少可持续数年。

单核细胞

增多:1.急性感染恢复期、慢性感染,如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结核分枝杆菌、布鲁杆菌感染、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伤寒、严重的浸润性和粟粒性结核。

2.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肌炎、结节性动脉炎等结缔组织病。

3.急慢性单核细胞或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慢淋、MDS、恶性组织细胞病、溶血性贫血等

4.胃癌、肺癌、结肠癌、胰腺癌的恶性疾病。4胃癌、肺癌、结肠癌、胰腺癌的恶性疾病。

5.酒精性肝硬化、局限性回肠炎、口炎性腹泻、溃疡性结肠炎。

减少:单核细胞减少意义不大。

嗜酸性粒细胞

增多:1.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荨麻疹、食物过敏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达10%以上。

2.寄生虫病:血吸虫病、蛔虫病、钩虫病等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达10%或更多。某些寄生虫感染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导致白细胞总数高达数万,90%以上为嗜酸性粒细胞,为嗜酸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

3.其他: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等;某些恶性肿瘤:某些上皮系肿瘤如肺癌等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某些传染病:急性传染病时,嗜酸性粒细胞大多减少,但猩红热时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减少:常见于传染病急性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或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其临床意义较小。

嗜碱性粒细胞

增多:过敏性和炎症性疾病,糖尿病、甲减、雌激素治疗等的内分泌性疾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等。

减少:无临床意义。

红细胞系参数

图片
图片

红细胞计数(RBC)直接计数单位体积全血红细胞数

血红蛋白(Hb)直接测定单位体积全血血红蛋白浓度

血细胞比容(HCT)全血红细胞相对容积比,脉冲高度叠加经换算得出HCT=RBCXMCV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全血红细胞平均体积,HCT/RBC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全血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Hb/RBC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单位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C=Hb/HCT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由红细胞直方图导出有RDW-CVRDW-SD报告方式

临床意义

RBC、Hb、HCT参考区间与年龄、性别有关。三者是贫血、红细胞增多和真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和分类的重要指标。RBC计数和Hb测定的临床意义相同,Hb低于参考区间的下限可确定为贫血,但Hb在参考区间内也不能排除贫血,如急性失血和慢性贫血的进展期血红蛋白不减低。

HCT与红细胞数量、MCV和血浆量有关,其临床意义:1可作为临床补液量的参考,各种原因导致病人脱水时,HCT会升高,补液时可监测HCT,HCT恢复正常表示血容量得到纠正。2作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指标,当HCT大于0.7,RBC为(7-10)*1012/L,Hb大于180g/L可提示诊断。3作为MCV、MCHC计算的基础值,计算MCV、MCHC,并结合HCT,可为诊断贫血提供更多的信息。4可作为血液流变学指标。

MCV、MCH、MCHC的主要意义在于贫血的分类和早期筛查。

MCV、MCH、MCHC均正常的贫血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常见于再障性贫血或急性失血性贫血

MCV、MCH、MCHC均减低的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常见于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和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MCV和MCH升高MCHC正常的贫血为大细胞性贫血,常见于巨幼行性贫血、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及溶血性贫血等。

RDW反映外周血液红细胞体积异质性(即大小不等程度)的指标。临床意义:

1.鉴别缺铁性贫血(RDW增高)和轻性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RDW正常)。

2.缺铁性贫血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缺铁性贫血96%RDW均增高,特别是早期MCV尚无异常改变时,RDW已经增高。当缺铁加重MCV减低时,RDW增高更明显。RDW可作为隐性缺铁的筛选指标。给予铁剂治疗有效时,RDW先增高,随后逐渐降至正常。

3.贫血形态的分类。

血小板系

图片
图片

血小板计数(PLT)直接计数单位体积全血血小板数量。

临床意义

血小板减少:血小板低于100*109/L时为血小板减少,这是引起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血小板减少常见的表现为瘀斑、紫癜、轻至中度黏膜出血、鼻出血,胃肠道、肺部、泌尿生殖道出血。典型的表现为躯干和四肢皮肤瘀斑和紫癜。当血小板低于60x10°/L时,可引起创伤出血或手术后出血;血小板低于10x10°/L时可有自发性出血。

血小板增多:成人血小板大于400*109/L为血小板增多,血小板大于1000*109/L常有血栓形成的危险。在原因未明的血小板增多的病人中,约有50%为恶性疾病。

药物及有害物质影响血小板数量变化除了见于生理性和病理性变化外,某些药物和有害物质也可导致血小板增多或减少。长期接触沥青气体等可引起血小板减少;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和某些口服避孕药等可引起血小板增多。引起血小板减少的药物较多,其主要是通过引起血小板减少、全血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等原因,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

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反映血小板的平均体积大小,与血小板数量呈非线性负相关;与血小板功能呈正相关。

血小板比容(PCT)全血血小板相对比容,PCT=PLTXMPV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是血细胞分析仪运算的结果,单独使用意义不大,结合MPV和PLT的变化,对评估骨髓造血功能和血小板减少症的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大血小板比率(P-LCR)为未成熟血小板比率,反映骨髓增生状态,血小板更新速度和细胞动力学变化,在血小板减少症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外周血液血小板破坏增多时,若骨髓造血功能良好,则未成熟血小板比率增高;反之血小板增生不良,未成熟血小板减低,提示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

图片

网织红细胞(RET)

图片
图片

RET#:网织红细胞绝对值:来源于网织红细胞百分比x红细胞数量,反映骨髓红细胞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是诊断或检测贫血治疗常用的临床指标。

RET%:网织红细胞百分比,(网织红细胞数值÷所有红细胞数值)x100%。根据网织红细胞成熟度进一步分为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LFR)、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MFR)、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HFR)

IRF(MI):网织红细胞不成熟度,来源于(不成熟的网织红细胞÷所有网织红细胞)临床意义:

1.评价骨髓功能。

2.监测放疗或化疗时的治疗过程。

3.在骨髓移植中评价期疗效与调整用药。

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RET-He);可反映网织红细胞的质量变化,在缺铁性贫血的治疗过程中有重要意义,RET-He为30.5pg是病人补充铁剂的最近临界值。

有核红细胞

图片
图片

有核红细胞(NRBC)计数和有核红细胞(NRBC)百分数: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采用WNR有核红细胞专用通道检测得出的数据。

临床意义

正常成人外周血中不能见到,在出生1周之内的新儿外周血中可见到少量。成人外周血中出现有核红细胞均属病理现象。可见于:
1.增生性贫血:最常见于各种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严重的低色素性贫血。以出现晚幼红细胞或中幼红细胞为多见。外周血中出现有核红细胞表示骨髓中红细胞系增生明显活跃;
2.红血病、红白血病:骨髓中幼稚红细胞异常增生并释放入血,以原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为多见。
3.髓外造血:骨髓纤维化时,脾、肝、淋巴结等组织恢复胚胎时期的造血功能,这些组织因缺乏对血细胞释放的调控能力,幼稚血细胞大量进入外周血。各发育阶段的幼红细胞都可见到,并可见到幼稚粒细胞及巨核细胞;

4.其他:如骨髓转移癌、严重缺氧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