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男神王福庵篆书作品——喜欢就收藏

 青木森森 2024-05-15 发布于北京

王福庵先生(1880——1960),为西泠印社创始四君子之一。原名王寿祺,字维季,后更名王褆,字福厂(音“安”,同庵、盦字),号屈匏,70岁后号持默老人,别署罗刹江民、印佣、锄石农、屈瓠、罗刹江民等,室名糜砚斋、春住楼,清·浙江省仁和县(今杭州市)人,晚年客居上海。幼得家父亲炙,注重文学。工书法,精篆刻,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中国近、现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金石家。

晚清时期,幼承家学,喜爱训诂、词章、金石、书画之学。10余岁即工书法、篆刻,弘扬印学,以书法篆刻有声于时。年轻时供职铁路。1904年25岁时与叶铭、丁仁、吴隐等人联合创设西泠印社于西湖孤山,“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工书法,擅篆、隶,风格秀劲蕴藉,浑厚古朴。隶书则多杂篆意,别有意趣。精于篆刻,初师“浙派”,得其神髓,又兼取“皖派”之长,上追周秦、两汉,融会贯通,自成一家。1910年30岁后致力于书法篆刻的继承与创新,论者谓与吴昌硕、赵时枫鼎足而立。

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起先后受聘为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出任中国篆刻金石研究会筹委会主任之职,刻“即是多所欣”印,以表对新中国的热爱。擅金文、小篆,尤以大小二篆为最著。篆书是标准的“玉筯篆”,线条圆润,结体匀称,点画一丝不苟,与秦篆比,少金石味而以文气胜,但在点画安排上过分的平铺直叙,因而被人讥为算子书。书工诸体,隶、楷书也写得不错,隶楷皆浑穆恬静。隶书取法汉《曹全》《礼器》《张迁》诸碑,结字匀整,方中带圆,秀润典丽,风致翩翩。精篆刻,喜蓄印,自称印佣。篆刻融汇浙派、皖派之长,成一家风格。可与吴昌硕、赵树孺鼎足。金文、小篆规整匀净,温润劲健;楷书学柳,参入篆隶之意,从容潇洒,瘦中寓腴,亦自成一格。刻印以浙派为质,兼取皖派之长,精研六体,追踪秦汉,于整饬中见浑厚之致。纵观其篆刻作品,无论取法上古玺文、秦汉印文,或泉、布、瓦、甓,宋元朱文、明清诸流派,均能悟个中三昧,以浑厚含蓄的“碎刀短切法”治印,深得“浙派”之精髓,形成圆劲高古 ,端庄朴厚,茂密多姿的印风,被后人推举为“浙派”新军领袖之一。晚年客居上海,隶楷独树一帜。平生治印极多,好蓄青田佳石,暇则刻以自存。其它文章、书法、篆刻作品也多见付梓流传,光照后人。1959年把自制精品印300余件赠与上海博物馆。身后又由家属将所藏字、画、碑、版、印数百种捐给西泠印社,以利后学。

著有《王福庵书说文部目》《王福庵篆书咏怀诗》《麋砚斋印存》20卷、《说文部首检异》1卷、《麋砚斋作篆通假》10卷等,并集各家刻印辑为《福庵藏印》16卷等,尚有篆刻《罗刹江民印稿》8卷、《麋研斋印存》重辑4卷、壬辰重续《麋研斋印存》2卷(请吴朴堂精钤细拓)等,书法有《王福庵篆阮嗣宗咏怀诗》《王福庵书说文部目》《千字文》等及印谱序跋多种行世。

王福庵特以篆隶名世,风格典雅蕴藉,秀丽飘逸。所作铁线篆,开宗立派,成就之高,线条圆润,结体匀称,点画一丝不苟,足称浙派后劲。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