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红楼梦》第三回中写到一副荣禧堂中的对联”

 阅读美丽星空 2024-05-15 发布于山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①《红楼梦》第三回中写到一副荣禧堂中的对联,②其落款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③落款中的“同乡”很容易理解,④《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此的解释是“同一籍贯的人(在外地时说)”。⑤年长的同辈间的一种自称是“世教弟”,⑥表明双方是同学关系,⑦双方的父辈也是同学关系。“勋袭”的意思是因功勋承受封爵或继承职位。“东安郡王”是当时东安郡这个地方的长官。而对“穆莳拜手书”的理解就有点儿麻烦。有人理解为:“穆莳拜”为落款者的姓名,“手书”是亲手题写的意思。这种说法不够准确。“莳”是一种植物,即“莳萝”;或作动词解释,意为“移植”“栽种”,取名为“莳拜”显然不太合理。“手书”如同“草书”一样,显得较为随意,不符合常规与礼节,如改为“谨书”则还勉强可以。所以我认为,“穆莳拜手书”应解释为:“穆莳”是落款者的姓名,“拜手”是一种表示十分谦恭的拜礼,这里表示恭敬和祝贺,“书”是写的意思。理由如下,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红楼梦鉴赏辞典》中对“穆莳”条目的解释是:“东安郡王,贾府世交。荣国府正室堂屋对联书写者。”这里十分明确,“穆莳”是人名。《辞海》对“拜手”一词的解释是:“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既跪,两手拱合,俯头至手与心平,而不至地,故称'拜手’。”显而易见,将“拜手”作为一种礼节来讲更为合适,在这里可解释为“恭敬和祝贺”是一种礼貌用语。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中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1.请简要概括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内容,用以说明作者对“穆莳拜手书”如此断句的理由。要求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不超过30个字。(3分)

22.中国书画中常见的落款有两种:一为单款,一为双款。双款又分上款和下款,其中,上款中除了有对方的名字、称谓,还有说明作品是应对方要求所作或请对方指导之类的词语。请仿照示例,从“垂赏”“斧正”“正腕”“补壁”中任选两个加以解释。(6分)

【示例】雅属,敬辞。雅,用于称对方的举动;“属”同“嘱”,含有嘱咐之意。表明这件作品是应对方的嘱托而作,表达了创作者对对方的尊重。

20.语句:①。修改为:《红楼梦》第三回中写到荣禧堂中的一副对联。(2分)

语句:⑤。修改为:“世教弟”是年长的同辈间的一种自称。(2分)

21.示例:假宝典明确“穆莳”为人名,借辞书认定“拜手”乃礼节。(3分)

22.①垂赏,敬辞。垂,用于称对方的举动;赏,观赏,欣赏。表明创作者希望对方观赏这件作品,表达了创作者对对方的尊重。

②斧正,敬辞。瓮,斧子;正,改正,纠正(错误)。表明创作者希望对方修改这件作品,表达了创作者对对方的尊重。    

③正腕,敬辞。正,改正,纠正(错误):腕,手腕。表明创作者希望对方指正,表达了创作者对对方的尊重。

④补壁,谦辞。补,填补,修补;壁,墙。表明这件作品价值不高,只可作修补墙壁的材料,表达了创作者的谦虚态度。

(6分,意思相近即可,每点3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