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利司那肽:短效GLP-1受体激动剂

 小药士 2024-05-15 发布于云南


------------我想 追随浪漫 与和平
哈喽!大家好!欢迎来到小药频道!
小药今天起给大家更新一些重点药物的基本API,给大家罗列出其中涉及到的四大药的相关考点

每天一个药点,每天进步一点~

后台回复:

“我想进群”

加入专属群聊!



利司那肽

NO. 248

今天继续给大家介绍胰岛素促泌剂

GLP-1受体激动剂:这类药物模仿GLP-1的作用,促进胰岛素分泌,并抑制胰高糖素的分泌。常见的GLP-1受体激动剂有利拉鲁肽、贝拉鲁肽、利司那肽、度拉糖肽和索马鲁肽。

利司那肽(Lixisenatide)

 1.结构特点:

通常为无色澄明液体,是一种胰高血糖素样肽受体激动剂,其氨基酸序列为:H-His-Gly-Glu-Gly-Thr-Phe-Thr-Ser-Asp-Leu-Ser-Lys-Gln-Met-Glu-Glu-Glu-Ala-Val Arg-Leu-Phe-Ile-Glu-Trp-Leu-Lys-Asn-Gly-Gly-Pro-Ser-Ser-Gly-Ala-Pro-Pro-Ser-Lys Lys-Lys-Lys-Lys-Lys-NH2,分子量为 4858.5

 2.合成机理及代谢:

利司那肽是通过重组DNA技术在大肠杆菌中生产的,克隆编码利司那肽的基因,将该基因插入到大肠杆菌的质粒中,形成重组DNA。将含有重组DNA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细胞中,并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培养细胞。在细胞内,重组DNA会指导利司那肽的生产

 3.作用特点:

利司那肽是降糖药物,属于胰高血糖素样肽受体激动剂,能够与相应的受体结合,从而作用于胰岛β细胞。当葡萄糖水平较高时,可以刺激胰岛素释放,起到降糖的作用。当葡萄糖水平下降时,会减少胰岛素分泌。


研发背景

利司那肽的研发源于对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研究。GLP-1是一种由肠道L细胞分泌的激素,具有葡萄糖依赖性降糖作用。由于GLP-1能够智能化降糖,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同时具备保护胰岛β细胞、降低体重、抗炎降脂降压、保护心血管等多重生理作用,成为了糖尿病治疗领域的重要靶点。GLP-1受体激动剂的研究始于1987GLP-1的发现。1990年,科学家们在墨西哥巨蜥蜴的唾液中分离得到Exendin-4,这是一种与GLP-1同源性达53%的肠促胰岛素类似物,具备GLP-1受体激动活性且半衰期长。2005年,FDA批准了基于Exendin-4的艾塞那肽注射液上市,开启了GLP-1受体激动剂的研发浪潮。目前,全球已上市的GLP-1受体激动剂有多个,包括利拉鲁肽、利司那肽、阿必鲁肽、度拉糖肽、贝那鲁肽等。利拉鲁肽是目前全球累计销售额最高的GLP-1受体激动剂。在中国,GLP-1受体激动剂市场还处于培育期,但随着医保改革、新药创制等政策利好,市场份额有望快速增长。尽管目前市场占比未达到预期,但GLP-1受体激动剂销售额呈快速发展态势。

药物化学

利司那肽是一种合成的肽类药物,其化学结构是由44个氨基酸组成的链状结构,分子式为C215H347N61O65S,分子量为4858.5。它是一种无色澄明的液体,用于皮下注射。

药理学

作为GLP-1受体激动剂,利司那肽能够增强胰岛β细胞的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分泌,同时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此外,它还能延缓胃排空,减少餐后血糖的急剧上升

药物代谢动力学   

利司那肽通过皮下注射给药后迅速吸收,不受给药剂量影响。其在腹部、大腿或上臂皮下给药的吸收率之间无临床相关差异。利司那肽与人血浆蛋白有中等水平的结合(55%),并且主要通过肾脏清除

药物剂型

 利司那肽目前主要以预填充注射笔的形式提供,包括10μg20μg两种剂量。这些注射笔便于患者自我管理,每日一次给药,通常在餐前一小时内注射

药物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利司那肽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和腹泻,这些反应多为轻度和一过性的。在接受利司那肽治疗的患者中,可能会出现抗利司那肽抗体。利司那肽的禁忌症包括对药物成分过敏的患者,以及存在重度肾功能损害或终末期肾病的患者

临床应用

利司那肽主要用于在饮食控制和运动基础上,接受二甲双胍单药或联合磺脲类药物和/或基础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

药物相互作用

利司那肽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它对GLP-1受体具有高选择性,不与其他潜在的药物靶标有相关的相互作用。在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应注意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并根据需要调整剂量。

重点相关(考察及应用)

利司那肽属于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与内源性GLP-1具有相似的作用。利司那肽通过激活GLP-1受体,增强胰岛β细胞对葡萄糖的反应,刺激胰岛素的释放,并在血糖水平较高时降低血糖。同时,它还能延缓胃排空,减少食欲,从而帮助控制体重。利司那肽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特别是那些在饮食控制和运动基础上接受二甲双胍单药或联合磺脲类药物和/或基础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成年患者。利司那肽通常以皮下注射的形式给药,每日一次,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利司那肽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以及低血糖(尤其是与磺脲类药物和/或基础胰岛素联合使用时)。除了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利司那肽还在研究中显示出对帕金森病进展的潜在减缓作用。在使用利司那肽时,需要注意其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对特定人群(如肾功能损害患者)的使用限制。

— GO FOR PROGRESS—

一起药学吧~

点击关注我们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