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论文:抗连续倒塌设计真的划算吗?

 陆新征课题组 2024-05-15 发布于北京

论文:Risk-based life cycle cost–benefit analysis for progressive collapse design of RC frame structures. Structures. 2024. 

DOI: https:///10.1016/j.istruc.2024.106468

00

太长不看版    

结构连续倒塌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抗连续倒塌设计可以有效提高结构在偶然局部破坏下的鲁棒性,减小倒塌概率,但同时也会增加房屋的建造成本。那么,抗连续倒塌设计真的划算吗?

为此,本研究提出考虑风险的连续倒塌设计全寿命周期成本-收益分析模型。首先,采用集群计算辅助的非线性动力连续倒塌优化设计方法(详见:新论文:基于高性能计算的RC框架结构连续倒塌设计优化),考虑不同荷载安全系数(在开展非线性动力设计时,将设计荷载组合乘以荷载安全系数γ后,施加到结构上,考虑结构的安全储备),开展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进一步地,考虑结构参数(材料参数、几何参数、结构荷载)不确定性,基于拆除构件法计算结构在偶然局部破坏下的连续倒塌概率(详见:新论文:面向多层RC框架的连续倒塌易损性简化评估方法);最后,考虑威胁事件概率以及资金折现率,量化不同荷载安全系数γ对应的结构连续倒塌设计全寿命周期成本与收益。

在此基础上,以一个四层RC框架结构为例,分析了RC框架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设计收支平衡点和最优荷载安全系数γ

01

考虑风险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收益分析模型

如图1所示,本文的成本-收益分析模型从结构失效概率和损失成本两个方面出发,对结构全寿命周期的失效成本-收益期望进行计算。包括:(1)由于抗连续倒塌设计提升结构性能所带来的收益;(2)由于抗连续倒塌设计而增加的建筑成本。

图1 基于风险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收益分析流程图

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Step 1:选定结构,开展基于非线性动力分析的抗连续倒塌设计,如图2;

Step 2:计算设计后的结构倒塌易损性曲线,求得结构失效概率,如图3;

Step 3:考虑威胁事件年化概率,计算全寿命周期内的结构失效概率;

Step 4:计算由于抗连续倒塌设计所增加的建造成本和建筑初始价值;

Step 5:考虑资金折现率,计算全寿命周期内的建筑价值;

Step 6:计算抗连续倒塌设计前后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连续倒塌损失期望;

Step 7:根据抗连续倒塌设计带来的性能收益和增加的建筑成本计算全寿命周期内的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收益。

图2 基于非线性动力分析的抗连续倒塌设计

图3 结构失效概率计算

02

四层RC框架应用示例   

(1)结构基本信息

如图4所示,该RC框架结构平面布置为3×4跨,首层层高4.2m,其余层高3.5m;梁、柱截面尺寸分别为200mm×400mm和400mm×400mm;设计活、恒载分别为2.0kPa和5.5 kPa;结构的随机变量信息(材料、几何特性和荷载大小)如表1所示。

图4 4层RC框架结构示意图

表1 结构随机变量分布

(2)抗连续倒塌设计结果

依据中柱、边柱和角柱三种柱失效工况和梁的平面位置将同一楼层的框架梁划分为六种,如图4b所示,并将其对应的纵筋设置成不同的设计变量,开展抗连续倒塌设计(详见:新论文:基于高性能计算的RC框架结构连续倒塌设计优化)。

对案例框架分别按照线性静力和非线性动力拆除构件法进行设计。设计时,均按照楼层从上至下,同楼层按中柱-边柱-角柱顺序对不满足要求的拆除构件工况进行设计。基于设计结果,统计不同荷载安全系数γ对应的建筑抗连续倒塌设计成本和失效概率,与设计前的原型框架对比如表2所示,增加的钢筋用量如图5所示。

表2 不同设计方案的结构失效概率和增加的材料成本

图5 不同设计方案的钢筋用量对比

03

全寿命周期成本-收益分析

(1)成本-收益分析结果

本研究里,威胁事件出现的概率及其导致灾害的条件概率分别取为8×10^-6和23%,折现率和设计使用年限分别为8%和50年。

对上述线性静力及非线性动力设计后的RC框架(表2)分别开展全寿命周期的成本-收益分析,结果如图6-8所示。图中,β表示建筑倒塌的潜在损失(直接损失(人员伤亡、建筑破坏)、间接损失和社会影响)与建筑成本之比,β越大则表示该建筑的重要性、人员密集程度越高

图6 设计收益随荷载安全系数γ和建筑成本的变化

图6为抗连续倒塌设计收益与荷载安全系数γ和建筑成本的三维曲面,可以看出,随着建筑成本越高,开展抗连续倒塌设计收益越大。基于图6,绘制设计收益与荷载安全系数γ的关系如图7所示。结果表明,结构的设计收益并不随着荷载安全系数γ的增大而增大,取决于建筑的重要程度β和建筑的初始成本。

β=5为例(图7b),当建筑价值为$1×10^7时,开展抗连续倒塌设计是不划算的(设计收益始终小于0);当建筑价值为$4×10^8时,开展抗连续倒塌设计可以获得比较大的收益,但当γ超过一定值之后,结构的设计收益增长趋于平缓。因此,开展抗连续倒塌设计时,并不是考虑越大的荷载安全系数γ获得的设计收益越大,存在一个最优荷载安全系数γ使结构连续倒塌设计收益最高。

图7 不同建筑价值($1.0×10^7~$4.0×10^8)的设计收益

根据图7的结果,我们知道对应不同的荷载安全系数γ,可以计算该建筑抗连续倒塌设计成本与收益平衡时对应的建筑成本阈值,如图8所示。当建筑成本小于该阈值时,开展连续倒塌设计仅能获得负收益,此时不推荐开展抗连续倒塌设计。结果表明:随着β增大,算得的建筑成本阈值逐渐减小,说明建筑重要性较高时,例如商业、政府建筑等,即使其建筑成本较低,也应当开展抗连续倒塌设计

图8 成本-收益平衡时不同荷载安全系数γ对应的建筑价值

(2)参数敏感性分析

最后,本文还讨论了折现率和威胁事件的概率对抗连续倒塌设计收益的影响,如图9和10所示。具体的分析大家可以参阅我们原文。

图9 折现率m对设计收益的影响(P(T)=8×10^-6)

图10 威胁事件概率P(T)对设计收益的影响(m=8%)

04

结语

最后,让我们来回答本文一开始的问题:抗连续倒塌设计真的划算吗?

根据上面分析,我们知道,应当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综合评价结构的连续倒塌成本和收益。当建筑成本或者其本身重要性较高(β)时,一般推荐开展抗连续倒塌设计。针对不同建筑,可以依据本文的方法开展相应的成本-收益分析,基于图6所示的成本-收益曲面选择合适的荷载安全系数γ,开展抗连续倒塌设计,从而保证在增强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同时,有效提升设计收益。

联络邮箱: 

林楷奇:linkq@fzu.edu.cn

郑俊浩:jhzheng1999@163com

---End---

---End---

智能设计平台网站

AIstructure2023:从智能设计云平台到AIstructure-Copilot

相关研究

学术会议通知

学术报告视频

  1. 《从基于模拟的结构设计到基于人工智能的结构设计》学术报告视频

  2. 混凝土结构的智能设计和对专业教学的思考》学术报告视频

  3. 《基于数字孪生的城市防灾减灾研究》学术报告视频

  4. 《地震巨灾情景构建》科普报告视频

  5. 《城市抗震弹塑性分析及其在情景构建与地震应急中的应用》学术报告视频

专著

  1. 英文版《工程地震灾变模拟:从高层建筑到城市区域(第2版)》出版

  2. 专著《城市抗震弹塑性分析》出版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结构智能设计

  1. 新论文:AIstructure-Copilot的技术实现细节

  2. ai-structure.com 剪力墙结构生成式智能设计系统内测邀请

  3. 拓扑-模式-尺寸三层次的优化改进AI结构设计 | 新论文:基于规则学习与编码的剪力墙智能设计优化

  4. 新论文:剪力墙结构的GNN梁布置智能设计

  5. 新综述论文:建筑结构的生成式智能设计方法研究进展

  6. 如何更好的融合基于模拟的设计和基于人工智能的设计

  7. 左右互搏大法 | 新论文及发明专利:基于结构优化和半监督学习方法提升AI设计效果

  8. 揭秘:图神经网络如何精细考虑抗震设计条件影响?| 新论文:设计条件嵌入GNN的剪力墙布置智能设计方法

  9. 揭秘:AI如何做到1秒内算出用钢量?| 新论文:基于知识增强图神经网络的建筑结构材料用量评估方法

  10. 新论文: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剪力墙布置人工智能设计方法

  11. 视频:建筑结构生成式智能设计在实际投标项目中的应用

  12. 除了剪力墙结构,AI能不能设计框架结构?| 论文和发明专利:基于图神经网络的框架梁智能化布置

  13. 老师划重点啦,AI工程师学会了么?| 新论文:注意力增强的剪力墙结构人工智能设计方法

  14. 新论文和发明专利 | 规则增强的框架-核心筒结构人工智能设计方法

  15. 新论文 | 剪力墙结构智能化生成式设计方法:从数据驱动到物理增强

  16. 简便高效的建筑结构AI设计系统 | 新论文:集成式智能生成设计系统及其在剪力墙结构上的应用

  17. 利用设计文本指导AI建筑结构设计 | 新论文及发明专利:融合文本和图像数据的建筑结构AI设计方法

  18. 新论文:面向自动合规审查的知识增强语义对齐和自动规则解译方法

  19. 新论文:融合自然语言处理与上下文无关文法的审图规则自动解译方法

  20. 新论文及发明专利 | 基于深度学习的楼盖结构智能化设计方法

  21. 新论文:面向建筑领域自然语言处理的领域语料库及预训练模型

  22. 用“图”和“图”来生成“图”?中文快不够用了 | 发明专利:多模态输入深度神经网络、框架结构梁柱设计方法及装置

  23. AI想做结构设计?它得先学结构力学!| 新论文及发明专利:物理增强的剪力墙结构智能化设计方法

  24. AI+PKPM | 给个建筑户型图,结构设计全自动

  25. 糟糕!结构高度从50m改为100m了。AI:5秒完成新结构方案 | 发明专利:融合文本和图像数据的建筑结构AI设计方法

  26. 揭秘人工智能设计剪力墙结构的科学原理 | 新论文: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剪力墙结构设计方法

  27. 用人工智能进行结构方案设计| 发明专利:基于对抗生成网络的剪力墙结构布置方法

  28. 5分钟!从设计结构方案到完成计算书 | 人工智能设计剪力墙结构案例演示

  29. 新发明专利:一种将规范文本自动转为可计算逻辑规则的方法及系统

---其他土木工程领域人工智能研究

  1.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 新论文:用深度集成学习来智能构建滞回模型

  2. 新论文:结构响应行为预测的深度学习模型有N种,该怎么选?

  3. 新论文:智能建造研究进展综述—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对比

  4. 新论文:基于单目视觉和深度学习位姿估计的结构三维位移测量

  5. 提升小样本下预测性能近一个数量级 新论文 |  神经网络响应时程预测中的迭代自迁移方法 (附数据集和程序)

  6. 新论文:使用深度学习超分辨率技术提升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位移测量精度
  7. 新论文 | 基于深度学习的滞回模型如何拥有“误差自纠偏”能力?(附数据集和程序)

  8. 新论文 | 倾斜摄影点云+深度学习=城市风环境自动化模拟

  9. 新论文 | 卷积神经网络 + 小波时频图:基于地震动时频域特征的震害评估新方法

  10.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新论文: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结构地震响应识别

  11. 新论文:为提升AI振动识别效果,小波、HHT、MFCC、CNN、LSTM我们都试一试

  12. 如何将地震破坏力评估加速1500倍?| 新论文:基于LSTM的地震破坏力实时评估

  13. 新论文: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多元地震动强度指标比选与实时震害预测

  14. 新论文:给振动信号拍个照,可以提升振动控制效果!

  15. 这栋楼是什么结构的,元芳,你怎么看?——大人,时代变了!|新论文:使用机器学习方法预测城市建筑结构类型

  16. 新论文:基于无人机与深度学习的建筑震害评估方法

  17. 新论文:无人机+机器学习+城市弹塑性分析=震后近实时损失预测

城市灾害模拟与韧性城市

  1. 综述论文:城市密集建筑区新型地震次生灾害研究进展

  2. 灾后如何最优化恢复?新论文: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韧性社区灾后恢复决策支持模型

  3. 新论文:通过网格多路径建模优化的基于机器视觉建筑结构振动识别方法

  4. 上班的电梯好挤啊,这时候地震了怎么办?| 新论文:地震下电梯被困人员评估

  5. 新论文:台风导致的港口运营中断对中国沿海地区造成的经济影响评估

  6. 新论文 | 基于相位的结构运动识别

  7. 新论文 | 复杂地形下场地-城市效应的振动台试验和数值模拟

  8. 新论文 | 传感器质量和密度对震后快速评估影响的成本效益分析

  9. 提升震害分析精度,更多数量 or 更高质量的加速度计? | 新论文:加速度计类型对地震动记录和震损评估的影响

  10. 新论文 | 基于倾斜摄影、深度学习和CFD的城市尺度窗户风损评估

  11. 新论文 | 强震台网密度对震害评估的影响

  12. 新论文:城市尺度树木风灾破坏近实时评估:方法框架及清华园案例应用

  13. 新论文:基于实测地震动的近实时地震滑坡预测方法(并附源程序)

  14. 新论文:基于实测地震记录的区域地震动场模拟方法

  15. 新论文:“场地-城市”效应对区域震害评估的定量影响分析

  16. 新论文:基于城市信息模型、并同时适用于城市建筑群和单体重要建筑的多灾害模拟框架

  17. 新论文:台风风灾对港口运营的经济影响:以中国港口为例

  18. 新论文:基于BIM与虚拟现实的建筑震后火灾救援场景模拟

  19. 新论文:社区地震安全韧性评估系统及社区应用示范

  20. 新论文:武汉火神山医院病房有害气体的高空排放设计和分析

  21. 新论文:主余震作用下区域建筑震害预测方法

  22. 新论文:城市抗震弹塑性分析的开源框架

  23. 新论文:考虑劳动力资源约束的城市尺度建筑抗震韧性模拟和震后维修规划

  24. 新论文:结合BIM和FEMA P-58的建筑地震损失预测方法

  25. 新论文:扔砖头、跳盒子,这也是做科学试验哦!| 地震次生坠物情境中的人员疏散模拟

  26. 综述:城市抗震弹塑性分析及其工程应用

  27. 新论文:适用于多LOD BIM的建筑地震损失评估

  28. 新论文:城市建筑群多LOD震害模拟及北京CBD算例

  29. 美国NSF SimCenter+清华城市弹塑性分析=旧金山184万建筑地震模拟

  30. 新论文:BIM+新一代性能化设计=喷淋系统破坏后的地震次生火灾模拟

  31. 新论文:村镇建筑群火灾蔓延模拟与案例

  32. 新论文:建设地震韧性城市所面临的挑战

  33. 新论文:烈焰焚城 | 地震次生火灾的精细化和高真实感模拟

  34. 新论文:城市韧性——基于“三度空间下系统的系统”的思考

  35. 新论文:城市抗震弹塑性分析中如何确定高层建筑的损伤程度?

高性能结构与防倒塌

  1. 转载:抗震性能化专题Ⅶ | 陆新征等,建筑结构防地震倒塌性能设计

  2. 新论文:带可更换脚部件装配式RC剪力墙试验研究

  3. 新论文:面向多层RC框架的连续倒塌易损性简化评估方法

  4. 新论文 | 一致阻尼模型在OpenSees中的实现(附程序与说明)

  5. 新阻尼模型论文 | 频域分布任性变,开源程序免费领

  6. 新论文:中柱节点向上和向下冲剪破坏引起的板柱子结构连续倒塌研究

  7. 新论文:有限元携手物理引擎,倒塌模拟新思路

  8. 新论文:美国佛罗里达公寓大楼倒塌的初步分析和讨论

  9. 综述论文:建筑结构抗震“体系能力设计法”综述

  10. 新论文:不同钢筋构造对RC板柱节点冲剪破坏后性能的加强作用

  11. 新论文:地震-连续倒塌综合韧性防御超高层体系

  12. 新论文:基于数字孪生的强震下大跨斜拉桥倒塌易损性评估

  13. 新论文丨不同冲剪方向下板柱节点抗倒塌性能研究

  14. 新论文:大跨斜拉桥的非线性模型更新及倒塌预测

  15. 新论文:新一代地震-连续倒塌综合防御组合框架——综合韧性防御组合框架

  16. 新论文:中柱失效后混凝土板柱结构承载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17. 新论文:不同冲剪方向下板柱节点抗倒塌性能研究

  18. 新论文:次边缘柱失效后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连续倒塌承载力的试验分析和计算评估

  19. 新论文:基于集群计算的大跨斜拉桥精细有限元模型更新

  20. 新论文:钢筋混凝土板柱节点冲切及冲切破坏后行为的数值模拟

  21. 新论文:边柱以及边中柱失效后平板结构连续倒塌行为试验研究

  22. 新论文:抗震&防连续倒塌:一种新型构造措施

  23. 新论文:混凝土梁柱子结构连续倒塌动力效应的试验研究

  24. 层间位移角判别准则不适用于剪力墙,怎么办?|新论文:基于曲率的剪力墙损伤评估方法

  25. 新论文:地震-连续倒塌综合防御组合框架结构体系研究

  26. 新论文:改变框架-核心筒结构剪力调整策略对其抗震性能影响的研究

  27. 新论文:新型地震和连续倒塌综合防御韧性PC框架承载力计算方法

  28. 新论文:角柱失效后平板结构连续倒塌行为实验研究

  29. 新论文:受折纸启发的可更换承载-耗能双功能耗能器

  30. 新综述论文:21世纪建筑结构连续倒塌和鲁棒性的研究和实践

  31. 新论文:中柱失效后板柱结构连续倒塌传力机理研究

  32. 新论文:一根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你能算对么?| 梁的压拱效应计算方法

  33. 新论文:这个混凝土框架能抗震,能防连续倒塌,还功能可恢复,您不进来看看么?

  34. 新论文:一个好汉三个帮|带端部阻尼器伸臂桁架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35. 新论文:防屈曲支撑伸臂桁架?几个“狗骨头”可少不了!

  36. 新论文:考虑楼板影响的钢筋混凝土框架边柱连续倒塌试验

  37. 新论文:提高地震荷载分项系数,抗震安全性提高了多少?

  38. 新论文:采用减振子结构来控制超高层建筑的地震楼面加速度

  39. 新论文:500m级超高层建筑简化模型及其在结构体系对比中的应用

  40. 课题组2015年的论文:超高层建筑火灾结构安全分析

  41. 606m 超高层建筑OpenSees模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