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话 | 沙利文张葛建:“食品行业处于发展与变革阶段,创新与数智化仍是发展主题”

 食安时代 2024-05-15 发布于河北

食品行业是一个既传统又新兴的产业,由于本身市场壁垒较低,再加上消费需求不断调整变化,目前处于新老品牌同台竞技的阶段,市场竞争也异常激烈。对于身处其中的品牌而言,面对整个市场的发展与变革,还需要找到增长机会点。

如何在竞争激烈的食品行业保持优势地位,以及如何应对新的消费需求和发展潜力?《食安时代》采访到了沙利文大中华区合伙人及董事总经理张葛建,凭借多年以来在食品领域的丰富咨询经验,张葛建也给出了一些可行建议和策略,助力食品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和应对市场挑战。

沙利文大中华区合伙人及董事总经理张葛建

Section 1

食品行业增速放缓,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食品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说是一个既传统又新兴的市场。传统主要是有着不少的老品牌、老品类、老模式,与之对应的新兴则是新品牌、新品类、新模式,在为食品行业带来改变的同时,也让食品行业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以消费者偏好的六大食品品类,即方便食品、坚果炒货、膨化食品、烘焙零食、糖果巧克力、卤制品为代表,作为食品行业重要的细分领域,也是品牌之间开展竞争的重点发力市场。

就拿糖果巧克力来说,玛氏、亿滋、费列罗等品牌在市场中占据着突出位置,要想撼动他们已经拥有的市场并不容易,但如果换个思路出发,以功能性糖果、黑巧克力等细分品类入局,可能会获得一些机会以及精准吸引消费者。

近些年来比较热门的糖果巧克力品牌,如每日黑巧、BUFFX、贝欧宝等,基本上都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细分”品类,并且在这一细分市场闯出了一片天地。与此同时,传统企业其实也在布局细分赛道,角逐新的潜力市场,像德芙推出了0糖黑巧、减糖25%且含更高比例膳食纤维的牛奶巧克力等。

实际上,就目前的食品行业来说,市场规模虽然在持续扩大,但是整体增长放缓,长期处于存量竞争状态。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0万亿元、同比增长2.5%,增速较上年放缓3.1%。

对于身处其中的新老品牌来说,面临的市场竞争不言而喻,而要想在存量竞争中脱颖而出,可能还需要不断调整、迎合新的市场潮流,把握变化中的机遇、积极应对市场挑战。

Section 2

在食品行业变化中求胜,积极寻找突围方向

从食品行业中新兴品牌、新兴品类出现的原因来看,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消费需求的变化。再加上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力度不断增强,国内食品行业的产业结构也在持续调整,新兴细分领域像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

其实细分化应该是食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经济发展持续增长、人均消费水平不断提升之际,自然会带来新的消费需求,食品行业也不可能一直停留在原地、始终维持过去的样子。

就拿消费需求来说,健康意识提升、品质要求增加等为食品行业出现变化带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中像功能性食品、具备健康卖点的产品、高端细分产品等都呈现出了较快的发展,也成为了不少食品品类升级的方向。

像方便面这种在印象中可能比较低端的产品,都已经走起了高端化、健康化路线,康师傅、统一等传统方便食品巨头纷纷进军客单价达10-20元的高端方便面市场,从满足基本的“饱腹”需求到满足“营养、美味、健康”等多元需求。

至于国家政策层面,其实也为新兴食品品类的出现和发展带来了助力,预制菜就是其中一个比较具备代表性的品类。虽然目前预制菜仍然褒贬并存,但是不容忽视的是预制菜有着较快的发展速度,并且还在被大力推广。

去年预制菜被写进了中央一号文件,被视为一个对预制菜产业的重大利好。之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文,为推动预制菜产业规范发展带来了助力,在一定程度上约束预制菜企业以及减少影响预制菜发展和认知的不利因素。

对于品牌来说,食品行业虽然充满挑战却也不乏机遇,如果能够更好地把握消费需求和发展潮流,相对来说也更容易找到突破口,方便品牌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Section 3

食品行业处于发展和变革阶段,仍然具备良好的增长前景

食安时代:对于当前中国食品行业的市场现状有何深入的了解和见解?您认为哪些因素对企业的发展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张葛建:国食品行业目前处于快速发展和变革的阶段,其中健康意识提升、电商和新零售浪潮、科技创新与智能化生产、政策法规和监管环境、品牌建设和市场竞争、国际化发展趋势等都会对企业发展产生影响。

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中国食品行业的发展,企业也需要根据市场趋势和自身条件积极应对挑战,同时抓住机遇并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通过不断研发新品,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食安时代:依据您丰富的咨询经验,在当前竞争激烈的食品市场中,企业应该采取哪些策略来保持竞争优势?是否可以分享一些成功案例或实践?

张葛建: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不断创新、强化品牌建设,以及拓展多元化销售渠道并注重质量和安全,同时关注环境和社会责任,这些都是值得其他企业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比如在不断创新产品中,通过不断研发新品,不仅可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还可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像薯片市场中的各种口味创新、无糖饮料等都是比较成功的案例。

食安时代:对于食品行业在中国的增长前景,您有何预测?未来几年内可能出现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张葛建:中国食品行业在未来几年内仍然具有良好的增长前景,在此过程中结构将不断优化、品牌创新也会十分活跃。

随着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食品的健康性、安全性和质量,他们会查看产品配料表,特别关注盐分、糖分和油脂含量,可能会更加青睐天然、有机、无添加等标签的食品。

另外在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不断进步的当下,食品行业将加快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在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食安时代:食品安全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焦点之一,特别是在监管环境日益严格的情况下,您认为食品企业应该如何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是否有一些创新的方法或者最佳实践可以分享?

张葛建:食品安全和质量问题仍是食品行业存在的一个重要挑战,需要继续关注食品安全和质量问题,避免食品添加剂滥用、食品欺诈和食品污染等事件。

食品企业可以从生产、检验、溯源、认证等多个方面出发,比如建立全程质量控制体系,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到销售,全程监控食品质量和安全。利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快速检测设备等,及时发现并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食安时代:针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您认为食品企业在产品创新和营销方面可能会面临的哪些挑战?是否有一些建议或者建议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

张葛建:对于食品企业而言,未来在产品创新和营销方面可能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随着消费者对健康、营养、环保、个性化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适应市场变化,才能保持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食品企业可以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并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来开发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品以及提升产品竞争力。还可以强化品牌建设,通过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价值观,赢得消费者信赖和认可,从而提升品牌忠诚度。另外注重数字化营销,利用数字化营销工具和社交媒体平台开展精准营销活动,与消费者建立更紧密的互动和关系等。

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是重要挑战

Section 4

新需求、新技术影响食品行业,需要企业作出积极回应

食安时代: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品质的关注不断提升,您认为食品企业应该如何调整产品和营销策略以满足市场需求?

张葛建:以乳制品市场为例,品牌可以推出健康功能性乳品,如添加益生菌、高钙低脂乳等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的追求。发展有机和无添加乳品,比较符合消费者对天然、无污染、无添加剂食品的需求。注重营养配比和功能性,如针对不同年龄段、特定人群的营养需求进行定制化。

食安时代:随着消费者对可持续性和环保的关注不断提升,您认为企业在这方面应该如何做出积极的回应?

张葛建:企业在面对消费者对可持续性和环保的关注时,可以采取一些积极的回应举措和战略。比如推广可持续包装,如可降解包装、可回收包装等,减少塑料污染提倡环保理念。开展、参与社会环保责任活动,积极履行企业的环保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此外食品企业还可以推行绿色生产,通过优化生产工艺、采用可再生能源等方式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在与消费者交流时倡导绿色消费,引导消费市场向环保方向发展等。

食安时代:针对新技术对食品加工和生产的影响,您持何看法?哪些技术可能会在未来改变食品行业的格局,是否有一些案例或者示例可以说明这一点?

张葛建:未来食品产业面临着许多创新和变革,其中新技术对食品加工和生产的影响至关重要。其中数字化、智能化食品产业模式可能会更为明显,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食品加工过程将变得更加智能化、绿色化和可持续。

比如植物基肉制品和乳制品就是利用生物构重组技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化生产的数字化食品。还有某些饮料生产企业已经通过物联网技术在生产线上安装传感器,实现了从产品调配到包装等环节的在线实时监测,进一步优化了生产过程。

食安时代:对于新兴市场和消费者群体,您认为企业应该如何进行定位和市场开拓?

张葛建:企业应该根据市场特点和消费者需求进行定位和市场开拓,首先要进行全面的市场调研,了解新兴市场的特点、消费者需求、竞争对手情况等,然后根据调研结果进行市场定位,确定目标市场和定位策略。其次进行产品定制以及建立本地化运营团队,然后利用数字化营销工具开拓市场以及提升品牌曝光度和销售量。

面对新兴市场和消费群体,还应该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关注价格策略等,同时持续进行产品创新和改进,有助于保持市场竞争力和提高市场占有率。

作者:胡鹏雪

运营:铁兵

监审:范慧新

有探索 有观点 有态度

食品产业新媒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