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捧上天的3种保健品,不但坑钱还伤身,马上劝告父母:千万别购买

 胡侃社会百态 2024-05-15 发布于河南

一、老年人为何深陷保健品之瘾?

在现代社会,我们不难发现,老年人对保健品的热衷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这种现象并非偶然,其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心理和社会因素。从心理层面分析,老年人对保健品的痴迷主要源于几方面原因。

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各项机能逐渐衰退,老年人普遍面临着身体健康的挑战。他们希望通过保健品来改善或延缓这些退行性变化,如骨质疏松、心血管问题等。这种对健康的渴望和对疾病的恐惧,促使老年人不断购买和服用保健品。

其次,老年人的孤独感也是推动他们购买保健品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子女忙碌,老年人往往感到孤独和无助。而保健品业务员通常会给予老年人关心和陪伴,这种“关心”往往成为老年人的精神寄托。因此,他们更容易被保健品业务员的话术所打动,从而购买更多的保健品。

再者,老年人的从众心理也是他们购买保健品的原因之一。当看到周围的人都在购买和服用某种保健品时,老年人往往会认为自己也应该购买。这种从众心理加上保健品业务员营造的热销抢购氛围,使得老年人更容易陷入保健品的购买漩涡中。

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陈士渠指出,保健品诈骗正是利用了老年人的这些心理需求,精心编造对应疗效,增加老人购买欲。骗子们通过免费赠送物品、组织“健康讲座”和免费旅游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参与,然后高价推销保健品进行诈骗。这些骗术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

二、保健品市场的三大骗局模式

保健品消费骗局防不胜防,老年人如何预防受骗呢?专家表示,保健品骗局多包含以下三个特征:

制作PPT显示专业:为了提高产品的专业度,骗子公司会向业务员提供精美的产品PPT,并培训他们如何升级销售。这些PPT往往利用话术增加老年人的焦虑情绪,夸大疾病的严重后果,同时声称产品能够“下药对症”,实现治愈效果。

宣传名医光环:经过话术培训后,这些业务员摇身一变成了“名医讲师”。他们不需要考取任何资质证明,只要能说话、口齿伶俐就可以被公司包装成高端专业人士。这些“名医”往往会以专家的身份向老年人推销保健品,增加其信任度。

设有面诊环节:诈骗团伙会经常举办线下体验活动或打着专家养生课的旗号,提供免费体检、面诊环节。在面诊过程中,他们会向老年人推销各种保健用品和保健食品。由于这些面诊往往是在老年人家中或社区内进行的,因此老年人更容易被说服购买保健品。

三、保健品滥用的三大危害

虽然保健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营养素和保健功能,但过量摄入或滥用保健品也会给身体带来一系列的危害。

损害身体正常功能:我们的身体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当身体缺乏某种营养素时会自动进行补充。然而如果摄入过多的营养素或保健品,会干扰身体的正常调节机制,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例如长期过量摄入钙可能导致肾结石等问题;过量摄入维生素A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等问题。

增加肝脏负担:保健品中可能含有一些对肝脏有害的成分或杂质。当这些成分或杂质摄入过量时会在肝脏中积累并增加肝脏的代谢负担。长期下来可能导致肝脏功能受损甚至引发肝病。

诱发癌症:一些保健品中可能添加了雌激素等激素类成分。这些成分长期作用于人体可能增加某些癌症的风险如子宫内膜癌等。此外一些不明添加物也可能对中枢神经和心脑血管造成损害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除了以上三种危害外专家还提醒我们并不是所有的保健品都有保健功效尤其以下几种保健品不建议购买:大麦青汁、酵素和羊胎素胶囊等。这些产品往往存在夸大宣传、成分不明等问题购买时需要特别谨慎。

因此老年人在购买和服用保健品时一定要保持理性不要被虚假宣传所迷惑。如果确实需要补充营养素或保健品最好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避免盲目跟风造成不必要的身体损害和经济损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