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我说“黄色”,而你从未见过黄色,那么就不能理解我

 大侃说 2024-05-15 发布于山东

博尔赫斯说:如果我说“黄色”,而你从未见过黄色,那么就不能理解我,而如果我了解“绝对”,而你不了解,你也不能理解我 

所以你说理解也并不是真正的理解,要理解他人,首先要了解自己,而了解自己需要不断地反思。反思是逆人性,人性是什么?人性是人类诞生之后,为了生存留在DNA里的本能。比如恐高,恐高告诉你站在高处有危险,一种潜意识的反应。比如欲望,欲望是人类发展的动力。

欲望里有性的欲望,物质的欲望,权利的欲望,美食的欲望。用一个词概括就是过犹不及。过了,不及都不可取。如何平衡需要反思。

当看到了一辆车,被它的外观,科技所吸引。你只是看着,触摸着,没有拥有的念头,那么欲望就不会延续。如果产生了拥有该多好的念头。那么欲望就有了延续,再摸摸口袋,好像还不够,失望的情绪就会生出;就算拥有了,那么物质带来快乐也就持续几个星期。还有更好的存在。就会陷入努力,消费,拥有;再努力,再消费,拥有更多的循环。因此拥有的越多,快乐越少。

在解决吃穿住行的基本保障之后,快乐已经与物质没有关系了。快乐来自内在的平静,平静才会产生愉悦的感受。

萨古鲁说:人虽然活着,但未注意到生命的过程。当大多数人说生活时,他们指的是生活的附属品------工作,家庭,人际关系,住所,开的车子,穿的衣服,或他们所祈祷的上帝。他们错过的是生命,-------生命过程本身,而那实质的生命就是你,在你犯下把不是你的某件事物认同为你这个根本错误时,生命就变成一种不必要的挣扎,平静和喜乐的基础不在于处理生命的外在现实,而是在于接近和安排生命的内在本质。

反思源于内在,了解也源于自己。一切都与自己有关,你可以把天空描绘成黄色,你可以说月季花的盛开把天空片成黄色,这没什么不对。但非要和别人争执天空之蓝,那就是自己的问题了。

我可以欣赏黄色,你也可以迷恋蓝色。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天空本身是没有颜色,在我们的眼中呈现的蓝色是因为空气中分子、微粒会让太阳光在四周散射,而太阳光的蓝色因为波长短,蓝色的光最容易从其他颜色中分离出来。

所以:有人看成黄色,看成紫色都是对的。当从了解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外在,才会理解他人。反思是了解自己的必经之路。没有反思,那么人生只是重复,重复情绪失控,重复对自己是对的执着,重复抱怨,重复妒忌。那么就错过了生命的本身。

反思让我们觉醒,在重复中感受新鲜的力量,就像写作,写作就是反思,让昨天,甚至四十年前和现在有了联结。并不是修正错误,而是增加看世界的角度,可以蹲下,也可以站在高处。当有了多视角,那么理解就产生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