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北分治》之一百一十:文皇帝陈蒨即位

 老夏说书 2024-05-15 发布于云南

感谢大家对《老夏说书》的关注,我们会继续在每周三、周六把老夏留下的精彩历史故事带给大家,如果您们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后台留言,谢谢您们的支持。

认识作者老夏是谁——写在“老夏说书”第一篇推文之后
《南北分治》故事系列(点击以下文章标题可查阅):

《南北分治》之一百零九:陈霸先建立南陈

《南北分治》之一百零八:宇文觉建立北周

《南北分治》之一百零七:陈霸先保卫建康

《南北分治》之一百零六:萧方智建康即位

《南北分治》之一百零五:梁元帝定都江陵

《南北分治》之一百零四:萧绎江陵即帝位

《南北分治》之一百零三:王僧辩攻克建康

《南北分治》之一百零二:侯景圆梦当皇帝

《南北分治》之一百零一:高洋即位建北齐

《南北分治》第五十一集至第一百集

上集说到陈武帝下诏令开府仪同三司周文育都督众军出豫章讨伐余孝万劢(mai)。

永定三年(公元559年)五月,周文育与高州刺史黄发氍(qu)、衡州刺史周迪共同讨伐余孝劢(mai)、余公逊,豫章内史熊昙朗带兵来会合,共有一万多人。文育军屯金口(今江西金溪县西北,金溪水入抚河之口),余公逊诈降,阴谋抓住文育,被文育识破,将他押送建康。文育进屯三陵。王琳派部将曹庆帅兵二千救余孝劢。曹庆分派部下常众爱带部分兵力与文育对抗,自己带其余兵力攻打周迪、熊昙朗等。周迪等战败,文育退屯金口。熊昙朗失利,想谋杀文育投降常众爱。监军孙白象听说,劝文育先下手,文育不听。当时,周迪弃船逃走,不知去向。二十九日,文育得到周迪的信,就带着去给昙朗看,昙朗在座位上杀死周文育,吞并了他的军队,乘势占领了新滏(fu)城。昙朗率兵一万袭击宁江刺史周敷,被周敷打败,昙朗单骑逃奔巴山。第二年,熊昙被山民杀死,首级送到建康。

周文育讨伐余孝劢时,陈武帝派南豫州刺史侯安都去支援他。文育死后,安都返回,遇王琳部将周炅、周协回南方。安都与他们交战,活捉了他们。余孝劢的弟弟孝猷帅所部四千家向安都投降。安都进军到左里,打败曹庆、常众爱。常众爱逃往庐山。六月初五日庐山平民杀死常众爱,把首级传到建康。

陈武帝诏令临川王陈蒨在南皖口(今安徽怀宁县东六十里皖水入长江口)设置城池,派东徐州刺史钱道戢镇守。

十二日,陈武帝陈霸先身体不适,二十一日,病逝。皇上每临军事,都能克敌制胜,谋划英明,运作独到;而处理政务则崇尚宽和简朴,非军旅紧急,不轻易派兵。他生性俭朴,平常膳食不过几个菜,私人宴席都是用陶器、蚌盘,肉类、果蔬充饥而已;后宫嫔妃没有披金带翠的饰物,不设女妓乐队。在位二年,享年五十六岁。

当时,陈霸先唯一在世的儿子陈昌被俘在长安。陈朝内无嫡继嗣,外有强敌,旧将都带兵在外,朝中无重臣,只有领军杜棱率领禁卫兵在建康。章皇后召杜棱和中书侍郎蔡景历到宫中商议,决定秘不发丧,急召在南皖的临川王陈蒨。蔡景历亲自和宦官、宫人办理装殓器具,当时天热,要做棺材,怕锯斧的声音传到外面,就用蜡制成棺材,文书诏敕,依旧颁发执行。

侯安都带军队回来,刚好到南皖,与临川王一起回朝。二十九日,临川王到建康,安都与群臣商议决定,奉临川王继位。临川王谦让不敢当。皇后因为陈昌的缘故,不肯下令,群臣犹豫,不能决定。安都说:“如今四方还未平定,怎么有工夫顾及远方的人!临川王对天下有功,必须共同立他。今天的事,最后答应者斩!”随即按剑上殿,叫皇后拿出玉玺;又亲手解开陈蒨的头发,把他推到继嗣的临丧位置,把大行皇帝灵柩迁移到太极殿西阶。皇后才下令,以陈蒨继承大统。当天,陈蒨即皇帝位,大赦。这就是陈文皇帝。

秋,七月初一,文帝尊皇后为皇太后。初六,任命侯瑱为太尉,侯安都为司空。八月,葬武皇帝陈霸先于万安陵,庙号高祖。

北周御正中大夫崔猷建议,认为:“圣人延续或变革,都是因时制宜。现天子称王,不足以威慑天下,请求遵照秦、汉旧制称皇帝,建年号。”十五日,北周王宇文毓开始称皇帝,追尊文王为文皇帝,改年号为武成。

十月初十日,北齐显祖文宣皇帝高洋去世。齐显祖刚当皇帝时留心政务,凭才用人,人能为他尽力。又能用法驾驭下属,即使功勋亲戚,也不宽宥。至于军国策略,决定于胸;每临战阵,亲冒箭石,所向无前。为了防御北方突厥、柔然,先后三次筑长城三千多里,从西河总秦戍(今山西大同西北)向东延伸到渤海,沿城设置二十五戍所要害处设州城。

然而几年以后,逐渐以功业自傲,嗜酒发狂,成为暴君。高洋的故事请回看《〈陆贞传奇〉探奇》之七《历史上第一暴君高洋》高洋死后,太子高殷继承皇位。

王琳听说高祖死了,就任命少府卿孙惕为郢州刺史,留守郢州;自己奉梁永嘉王萧庄出屯濡须口(今安徽含山县西南六十里),北齐扬州道行台慕容俨帅兵临江,为他声援。

十一月初二日,陈文帝下诏侯瑱、侯安都及仪同徐度帅兵抵御。安州刺史吴明彻夜袭湓城,王琳派巴陵太守任忠攻击明彻,明撤军大败,他只逃脱性命。王琳乘势带兵东下。

天嘉元年(公元560年)正月初一,南陈大赦,改年号为永嘉。

王琳军到栅口(今安徽芜湖市东北巢湖泄水口),侯瑱督领诸军出屯芜湖,相持一百多天。东关春水稍涨,船舰可以通行,王琳带领合肥巢湖的军队,船舰首尾相接,依次而下,军势十分盛大。侯瑱进军虎槛洲(今安徽繁昌县东北五十里长江中,东接芜湖市),王琳的舰队也陈列在长江西岸,隔洲停泊。第二天,交战,王琳军稍稍退却,退保西岸。到晚上,刮起猛烈的东北风,将他的舟船吹坏,搁浅在沙滩上,浪大,不能靠岸。到天亮时,风静下来,王琳靠岸修船,侯瑱也领兵退回芜湖。

北周听说王琳东下,派遣都督荆、襄等五十二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史宁率兵数万乘虚袭击郢州,孙惕依靠城池固守。王琳听说,怕军心动摇,就率舟师东下,距芜湖十里处停泊,巡夜打更的梆子声传到陈军营中。北齐仪同三司刘伯球率兵一万多人协助王琳水战,行台慕容恃德的儿子慕容子会率铁骑兵二千屯芜湖西岸,为他造声势。

二月十四日,侯瑱令军士早晨吃饱饭等待敌军。当时,西南风正急,王琳自认为得到上天帮助,领兵直扑建康。侯瑱等慢慢出芜湖跟在王琳的后边,西南风反倒被侯瑱利用。王琳军掷火炬想烧陈军的船,火势顺风反倒烧着了自己的船。侯瑱发拍(古代兵器)攻击敌舰,又用牛皮蒙着的艨艟小船撞击敌舰,并用熔化的铁水洒过去。

王琳军队大败,军士淹死的十有二、三,其余的都弃船登岸逃走,又被陈军斩杀殆尽。在西岸的齐兵互相践踏,陷入芦苇泥潭中,骑兵都弃马而逃,幸免的只有十之二、三。陈军活捉刘伯球、慕容子会,斩杀、俘获以万计数,收缴梁、齐全部军用物资器械。王琳乘小船逃到湓城,带上妻妾左右十多人逃奔北齐。御史中丞刘仲威送萧庄逃回北齐。

十六日,陈文帝下诏:“衣冠士族、将帅士兵陷在王琳党中的,全部赦免。随才录用。”二十三日,任命太尉侯瑱为都督湘、巴等五州诸军事,镇湓城。

围攻郢州的北周军队听说王琳兵败,陈军将至,就撤走了。孙惕献出中游的土地投降陈朝。

北周听说陈武帝去世,放陈昌回来,侯安都去迎接。渡江时陈昌死了,报告说掉到江中淹死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