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500年前的这块碑刻是极其特殊而珍贵的魏碑,看似随心所欲却无定法而有法,一经发现争相临摹,原创对此文逐句解释,越往后越精彩..

 昵称40525636 2024-05-15 发布于陕西
魏碑极品、原大拓片、简体旁注、适合临创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汝南王修治古塔铭》

也叫做《魏汝南王元悦修治塔铭》。北魏孝明帝元湖的正光五年,也就是公元524年刻的。近代被人们从河南洛阳的山里挖出来,现在保存在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里。

这块碑刻是北魏时期石刻的代表作之一,它高度有31厘米,宽度是47.5厘米,厚度是5.5厘米。上面刻着27行字,每行有17个字。虽然字儿不算大,但每个字的结构都很紧凑,看上去很工整,给人一种严肃但又不失潇洒的感觉,藏着很多巧妙的细节。1986年,书法家沈鹏先生和其他一些北京的书法家们认为这种书法风格和之前发现的方魏和圆魏都有所不同,引起了一场临摹的热潮。

图片

碑刻上的文字侍中太尉公汝南王修治古塔,时年卅一造。夫非善莫能崇洪业,匪恶无以坠苦津。要藉因兴以感果,假修行而招缘,处迷晦而悟空,居惑境以晓真,贪觉门以进神,希正路而耸思。慕善见之苦行,仰须达而舍财。信生情表,想起心里。虽少诞乾宫,长育坤庭,正应骄欲自态,奢声任怀,何其勤志,克身立诚,猛已而能弃有,薄荣专以贪无。磨河大檀越、清信士、侍中太尉公汝南王元悦敬修古塔。毁坏形象,更加功力,在饰令新,使如初妍。本昔始或,随喜功德,普治璨丽,想尊仪容,严净尊妙,令道俗众生,见者增善。以斯微因,仰资高祖孝文皇帝,愿灵飞十方,神出三界,面奉慈氏,闻法悟空,超拔生死,逢狮子吼,值龙花坐。次愿:皇帝陛下、皇太后二圣钦明,治同三光,万岁无疆,下及蠕动蠢类。一切法界众生:永断五恶趣,常舍六道形。速发普提心,忽口法津荣。成蒙慈愿故,普登正觉明。凝并如虚空,安乐恒不倾。超越百非表,端坐涅槃城。湛尔长满足,灵智坚固平。大魏正光五年闰月十日威例将军、汝南王侍郎宋普营作。

重点来了!!!碑刻上的意思是什么呢?咱们一起学习一下碑刻内容和背景故事,增加些“字外功”:


《汝南王修治古塔铭》

北 魏

图片

【1】侍中太尉公汝南王修治古塔,时年卅一造。侍中太尉公汝南王(元悦)修复了一座古老的佛塔,当时他年仅三十一岁。)

图片

【2】夫非善莫能崇洪业,非恶无以坠苦津(人们都知道,没有善良就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而没有邪恶就不会陷入痛苦的深渊)。要藉

图片

【3】因兴以感果,假修行而招缘,处迷晦而悟空(要借助因缘来成就结果,通过修行来招引善缘。在迷茫和困惑中悟出真理

图片

【4】居惑境以晓真,贪觉门以进神,希正路而耸(在疑惑的境界里找到真实的自我。通过追求觉悟来提升精神,渴望走上正路而深入思考

图片

【5】思。慕善见之苦行,仰须达而舍财,信生情表(他仰慕那些苦行僧的善行,敬仰须达长者(古印度一位大慈善家)的慷慨布施。这种信仰表现在他的行为上

图片

【6】想起心里。虽少诞乾宫,长育坤庭,正应骄欲(也深藏在他的心中。尽管他从小在皇宫中长大,享受荣华富贵,本应娇纵欲求

图片

【7】自态,奢声任怀,何其勤志,克身立诚(放纵自己的情感,但他为何如此勤奋,克制自己的欲望,真诚地修行呢?),猛已而

图片

【8】能弃有,薄荣专以贪无。磨河大檀越、清信士(他猛烈地放弃了对物质的执着,轻视荣华富贵而专心追求精神的无我

图片

【9】侍中太尉公汝南王元悦敬修古塔(侍中太尉公汝南王元悦是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他恭敬地修复了这座古塔)。毁坏形

图片

【10】象,更加功力,在饰令新,使如初妍(对于损坏的佛像和塔身,他加大了修复力度,使其焕然一新,仿佛回到了最初的光彩)。本昔始或,

图片

【11】随喜功德,普治璨丽,想尊仪容,严净尊妙(通过他的善举,他希望所有人都能因喜悦而增加功德,共同营造一个美丽而庄严的环境),令

图片

【12】道俗众生,见者增善。以斯微因,仰资(让所有人看到佛像时都能增加善念,他以此微薄的力量,祈求

图片

【13】高祖孝文皇帝,愿灵飞十方,神出三界,(高祖孝文皇帝的保佑,愿其灵魂飞升到十方世界,神游三界之外)面奉

图片

【14】慈氏,闻法悟空,超拔生死,逢狮子吼(亲自聆听佛陀的教诲,领悟空性,超越生死轮回,听闻狮子般的佛法),值龙花

图片

【15】坐。次愿:皇帝陛下、皇太后二圣钦明(坐于龙花之上。他还祈愿皇帝陛下和皇太后两位圣主英明

图片

【16】治同三光,万岁无疆,下及蠕动蠢类(治理国家如同日月星辰般光辉灿烂,万岁无疆。同时也祈愿所有的生灵)。一切法

图片

【17】界众生:永断五恶趣,常舍六道形(无论大小,都能永远摆脱五恶趣的困扰,摆脱六道轮回的束缚)。速发普提

图片

【18】心,忽口法津荣。成蒙慈愿故,普登正觉明(迅速发起菩提心,接受佛法的滋润。愿所有众生都能得到慈悲的庇佑,共同登上正觉的明道)。凝

图片

【19】并如虚空,安乐恒不倾。超越百非表(希望他们的心如同虚空一般凝聚而深邃,永远享受安乐而不被倾覆。超越一切烦恼的束缚),端坐涅

图片

【20】槃城。湛尔长满足,灵智坚固平(端坐于涅槃之城,心中充满满足与智慧,灵智坚固而平静)。大魏正光

图片

【21】五年闰月十日威例将军、汝南王侍郎宋普营作。这项修复工程是在大魏正光五年的闰月十日,由威例将军、汝南王侍郎宋普负责营建的

图片

汝南王是谁呢?他是北魏孝文帝元宏的第六个儿子,也是孝文帝五个儿子中的一位,和清河王元怿是同一个母亲生的弟弟。汝南王元悦是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的太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494年)出生的。他和他的哥哥元怿都非常信仰佛教。
《魏书·汝南王传》记载,汝南王元悦喜欢读佛经,也读其他的历史书籍。他的性格比较特别,难以捉摸。有一个人叫崔延夏,用一些不正规的方法与元悦交往,他们一起服用了一些像仙药和松术这样的东西。当时他们经常一起出去采灵芝,晚上就住在城外的小人住的地方。他们断绝了酒肉粮食,只吃麦饭。
正光元年(公元520年)七月,元乂在刘腾的逼迫下,把孝文帝的孙子肃宗关在了显阳殿,把灵太后关在了后宫,把元怿关在了门下省,并诬陷元怿有罪,最后害死了他。
但是元悦对这件事一点都没有仇恨的意思,反而用桑落酒去侍奉元乂,表现得非常恭顺,元乂非常高兴,就任命元悦为侍中、太尉。正是在元乂掌权的时候,元悦大力推崇佛教,在正光三年(公元522年)和正光五年(公元524年)都修建了塔。这个“古塔铭”就是第二次修塔时留下的题记
关于汝南王元悦为什么要修治古塔,在《洛阳伽兰记》中可以找到一些线索。当时洛阳建阳里有一个隐士叫赵逸,他自称是晋武帝司马曜时期的人,对晋朝的事情记得很清楚。他来到京城,看到杜子休的宅子,就感叹说:“这宅子过去是太康寺。”人们开始不信,他就解释了这寺的由来。他还说,龙骧将军王濬平定吴国后,建立了这个寺,原本有一个三层的塔,是用砖建的。杜子休挖开一看,果然挖出了很多砖,还有一个石碑上写着:“晋太康六年,岁次乙巳,九月甲戌朔,八月辛巳仪同三司襄阳侯王濬敬造。”步兵校尉李澄问赵逸太尉府前的砖塔是什么时候建的,赵逸说那是晋义熙十二年刘裕伐姚泓时,军人建的。
汝南王元悦听了之后觉得很神奇,就拜赵逸为义父。他问赵逸怎么长寿的,赵逸说他不讲究养生,就是自然长寿。他还说郭璞曾经给他算过命,说他能活五百岁,现在只活了一半。所以,汝南王元悦拜赵逸为义父,可能是为了求长寿,这也许就是他修治古塔的原因




魏碑书法,通常可以归纳为两类:方魏(早期以方笔为主的魏书)和圆魏(后期以圆笔为主的魏书),或者两者兼有的风格。然而,这座塔上的铭文书法,却打破了这三种传统风格的常规,走出了自己独特的新路。

||强烈推荐||

魏碑极品、原大拓片、简体旁注、适合临创

从整个铭文的结构来看,它并没有遵循任何固定的规则。有时文字结构极为舒展开放,有时又极其严谨紧凑。这种开放与紧凑的结合,恰好形成了一种对立统一的艺术美感
笔法上,这种书法十分随意,点画既显得恣意又厚重,同时也不失清秀。书写时,文字的中心位置可以随意偏移,向左或向右,向上或向下,没有任何固定的布局和衬托。这种看似无拘无束的笔法,却遵循着书法中“无定法而有法”的自然规律。
书写过程中,笔画的长度可以随心所欲,看似漫不经心,实则顺应着笔势的流动。这种处理方式使得整个铭文的书法字字都如珍珠般璀璨,既古朴雅致又灵动多变。它既有着儿童书写般的稚嫩和淳朴,又蕴含着成熟书法的优雅和刚劲。
这种书法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正是这篇文字虽然字形较小,但气势宏大、令人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