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数点移动学生会再哪里出错

 杞乡青年 2024-05-15 发布于宁夏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这个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是有难度的。今天的新课也让我见识到了它的难度。

      开课我用小数的性质导入,在黑板上写下两组数,4.6和4.60,2.36和23.6。问学生:它们大小相等吗?学生说第一组相等,第二组不相等,我接着追问:“它们都没有改变数的顺序,怎么第二组就不相等呢”学生自然就说出来因为小数点移动了。哦,原来小数点移动会改变小数的大小啊!

        接下来就出示小数点搬家,给出原始数据2.63,将小数点搬家产生了一些新的小数26.3、263、0.263、0.0263。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告知小数点左移数变小,右移数变大。上完课后这个地方我想到了重构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自己讲小数点搬家产生出新的小数。然后再把学生的小数写在黑板上来研究,这样或许突破学生的易错点要好很多。

       学生第一个易错点是,搞不清楚小数点移动了几位!如果进行上面的重构,把难题抛给学生或许会好很多。课堂上26.3、263、0.263、0.0263这四个数据是我给出来的,学生就失去了探究的动力,沿着我给的路径去思考,课堂还不够开放。如果把小数的搬家丢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创造新的小数,这个时候学生应该就会思考讲小数点怎么移,移几位。从学生生成的数据作为教学的起点,学生兴趣浓厚,而且有话可说。然后在小组讨论一下小数点的移动怎么观察最快捷?(是小数点对齐还是数字对齐?)学生就会相到把数字对齐,再看小数点的移动。

       第二个易错点和难点是小数点移动与小数大小的变化,怎么变,要量化。这里用孙悟空的金箍棒引入,几次变化在黑板上写下0.009米、0.09米、0.9米、9米。学生直观是金箍棒表长了,数据变大了。请看,这四个数据单位都相同,数据不一样,那这四个小数的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你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吗?学生相等变成更小的单位,0.009米=9毫米,0.09米=9厘米,0.9米=9分米,9米=9米。这是孩子错误的地方,我们课堂上可以就错误的资源进行教学,错误中也有正确的,比如这里学生知道用单位转换,值得肯定,那接着追问,你通过单位转换,把它们数据都变成一样了,那前面这四个小数大小也一样吗?这时学生就体会到,单位不一样不能比较,接着就想到要统一单位。于是就有新的想法0.009米=9毫米,0.09米=90毫米,0.9米=900毫米,9米=9000毫米。这时前后单位都一致了,可以看出数据间的关系。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相当于原数×10,也就是扩大到原数的10倍。后面的就交给学生完成。

       课堂上做练习,506小数点怎么移动变成0.506,有三四个孩子说向左移动一位。新课的错误肯定是要纠正的,但是我还是想知道孩子们到底怎么想的。原来是这样的,学生不知道506的小数点在哪里,以为是在5和0之间,所有就是向左移动一位。这种错误两个班都有,这也是我没有预料到的。开课复习一下整数的小数点会好很多。

       那如果还是这样数据我想把小数点向左移呢?异口同声说,从下往上看,就是左移。后面的内容也就水到渠成了。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