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拳师都不愿透露的,五趾抓地,最根本并不在脚本身!

 梦泽赤子 2024-05-16 发布于湖北

打太极拳一直有一句拳谚,叫做:“五趾抓地牢,八方任其飘”。然而很可惜的是这只是一句形容,而下盘的稳固最核心的东西却不在五趾,而在腰胯!

图片

为什么笔者要这么说呢?道理很简单。根据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节第三中所讲:

以腿言之:胯为根节,膝为中节,足为梢节。

以臂言之:膊为根节,肘为中节,手为梢节。

以手言之:腕为根节,掌为中节,指为梢节。

笔者不妨再加一句:以足论之:踝为根节,掌为中节,趾为梢节。

以腰胯到足底来讲,依然遵守梢领,中随,根节催的原则。五趾抓地的力的源头在腰胯,而五趾仅仅起到一个瞄准目标的作用,至于膝则是起到连通劲路的作用。

既然如此,作为膝盖,打拳时必然不能出现跪膝或者左摇右晃的情况,气和劲就像是水管里面的水,流畅是第一原则,某一个部位要么使劲弯折,要么左右扭曲,迟早这个位置会烂,这就像我们的跪膝或者膝盖左摇右晃,最终把膝盖练废了。这些广大拳友要特别注意!

再来说说脚趾,不能一味地用脚趾抓地面,那就僵了,根本抓不住,因为区区两只脚的脚趾,没多大劲的。而正确的情况是,两只脚的脚底像一个吸盘扣在地上,涌泉穴是虚的,整个脚的劲力是从腰胯通过催动膝盖,进而达到脚底。这是一个整体过程。

单论两只脚来讲,周身下盘阴阳转换的细微之处就要靠十只脚趾以及脚的其他几个着力点来进行调节。这也就是笔者曾经所说过的,脚底阴阳转换与每只脚轮廓的一整圈都有关系,而不仅仅与十只脚趾有关。

那么五趾抓地与四梢齐的关系是什么呢?这么来讲,四梢齐是五趾抓地的前提条件,做不到四梢齐,五趾抓地就做不到位。当然这里的四梢齐,更加苛刻,指的是血梢、肉梢、骨梢、筋梢。即发、舌、齿、指甲。

最后笔者总结一下,先要四梢齐,四梢齐之后,于腰胯至足底为根、中、梢三节,以梢领、中随、根节催为原则,结合足本身之三节,由大到小,又以小见大,劲力从腰胯发动,经膝、踝、脚掌、再到脚趾。

这就是整个过程。广大拳友千万不敢说是五趾抓地,就真去五趾抓地,一旦理解偏差,整个就错了!

那么如何去练它呢?根据笔者经验,在地板砖地面不伤脚的前提下,赤脚打拳,练一段时间,你就会慢慢体会到打拳时脚底的变化了!当然这只是一种针对性训练,前提是要把上文所说的那些要领或者注意事项做到才行。(本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